徐州市體育運動學校簡介
徐州市體育運動學校(含徐州市少年兒童業余體育學校和徐州市體育中學)是1987年經江蘇省人民政府批準成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等體育專業學校,學校的主要任務是為國家培養輸送高水平競技體育后備人才和體育技能型專業人才,融運動訓練、教育教學、體育科研為一體,是徐州市競技體育的龍頭單位和業余訓練的最高階段。學校承擔了籃球、足球、乒乓球、舉重、摔跤、柔道、擊劍7個奧運項目的訓練任務,并承擔著全市各運動項目運動員的文化教學任務。
到目前為止,學校已向國家隊輸送47名、省級運動隊輸送400余名優秀運動員,并向各類大學輸送近500名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奧運會金銀牌得主閆森、楊影、孫晉、黃海洋;乒乓球世界冠軍許昕;摔跤世界冠軍秦曉慶;男籃國手宮魯鳴、胡衛東;女足門將張艷茹;男足新秀孫可;擊劍新秀李菲、孫偉;乒乓球新星趙巖、張薔等一批著名運動員均出自學校。學校已經成為徐州市的名片。
徐州市體育運動學校辦學條件
建校以來,在上級部門與社會各界的關心和支持下,經過學校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學校各項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學校管理制度規范、場館設施完善、科研檢測齊備、三線網絡健全、師資配備合理。2001年,被國家體育總局評為“全國青少年體育工作先進集體”;自2005年起已經連續三輪被國家體育總局命名為“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且名列全省乃至全國前茅;是“全國籃球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全國重點乒乓球單位”和江蘇省摔跤、擊劍、乒乓球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單項訓練基地。
2014年,在徐州舉行的江蘇省第十八屆運動會青少年部比賽中,市體校7個項目共483名運動員參賽,最終取得賽會68枚金牌,27枚銀牌,38.5枚銅牌,133.5枚獎牌,總分1345分的優異成績。加上全運會和大賽帶入金牌,學校共獲得126枚金牌,超額地完成了上級下達的指標任務,創造了學校成立以來省運會最好成績。同年10月31日,市委市政府召開省運會表彰大會,徐州市體育運動學校榮立集體二等功。
徐州市體育運動學校辦學理念
學校始終堅持與時俱進,不斷創新辦學理念,提出了“育人為主體、訓練為重點、教學為基礎、科研為支撐”的辦學思想,確立了“勤奮、求實、文明、拼博”的育人宗旨。特別被首批命名為“國家高水平體育后備人才基地”以來,學校圍繞“基地”建設,不斷改進教育教學方法,多方面強化訓練質量,努力提高科研服務水平,摸索出了一套集訓練、教學、科研、行政后勤“四位一體”的管理模式,打造了一批高水平的教練員隊伍,匯集了一批熱愛教育、責任心強的教師隊伍,吸納了一批技術精湛、學有專長的科研人員,逐步形成了以“基地”建設為龍頭,以培養輸送為主導,以育人奪標為目標,各項工作相互協調、共同促進的辦學特色,為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1.本網信息僅供參考,為降低投資風險,建議您在學習投資前多做考察咨詢、多對比分析。具體信息請以該品牌官方信息為準。
2.本網信息來源于網絡,本網對此不承擔任何相關連帶責任。
3.本網對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從任何與本網站有關服務所獲得的資訊、內容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內容的正確性、真實性或可靠性;并且對于您通過我方平臺廣告、資訊或要約而展示、購買或取得的任何產品、資訊或資料,本網站亦不負品質保證的責任。您與此接受并承認信賴任何信息所產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本網對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網站信息的商業活動及其風險不承擔任何責任。
4.關于網站極限詞失效協議:本網站全力支持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實施的“極限化違禁詞”相關規定,且已竭力規避使用“違禁詞”。故即日起凡本網站任意頁面含有極限化“違禁詞”介紹的文字或圖片,一律非本網站主觀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戶任何行為的參考依據。凡訪客訪問本網站,均表示認同此條約!感謝配合!
5.本網所有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如您發現頁面有任何違法或侵權信息,歡迎向本網舉報并提供有效線索,我們將認真核查、及時處理。溝通熱線:13309699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