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走到了駕駛員這一行列中。然而,鑒于老年人的特點,若要保證行車安全,老年人駕駛車輛應需注意以下問題。
首先是法律上的問題
根據《機動車駕駛證申領和使用規定》(公安部令第123號)規定
第五十條 年齡在60周歲以上的,不得駕駛大型客車、牽引車、城市公交車、中型客車、大型貨車、無軌電車和有軌電車;持有大型客車、牽引車、城市公交車、中型客車、大型貨車駕駛證的,應當到機動車駕駛證核發地車輛管理所換領準駕車型為小型汽車或者小型自動擋汽車的機動車駕駛證。
年齡在70周歲以上的,不得駕駛低速載貨汽車、三輪汽車、普通三輪摩托車、普通二輪摩托車和輪式自行機械車;持有普通三輪摩托車、普通二輪摩托車駕駛證的,應當到機動車駕駛證核發地車輛管理所換領準駕車型為輕便摩托車的機動車駕駛證。
第六十二條 年齡在60周歲以上的機動車駕駛人,應當每年進行一次身體檢查,在記分周期結束后三十日內,提交縣級或者部隊團級以上醫療機構出具的有關身體條件的證明。
駕駛人如果因疾病等原因身體條件發生變化,但符合準予駕駛的其他準駕車型條件的,應當在30日內到駕駛證核發地車管所申請降低準駕車型;如果身體條件(如:存在影響肢體活動的神經系統疾病等)不適合駕駛機動車的,應當在30日內到駕駛證核發地車管所申請注銷駕駛證。需要提醒的是,如果在身體條件發生變化不適合駕駛機動車,仍駕駛機動車的,公安機關交管部門將依據有關規定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并按相關規定予以降低準駕車型或者注銷駕駛證。
所以老年人開車上路首先要明確自己是否有駕駛資格!身體條件是否容許!年紀大了身體條件變化比較快,如果已經不符合準予駕駛的其他準駕車型條件,還是不要抱有僥幸心理,合法是最重要的!
前段時間還有報道老年代步車的,這個也是違法的!交警看到要沒收車輛和罰款的!4輪車上路必須要有駕駛證!
其次:在每年必須的駕駛資格體檢除外,我們建議仍在開車的老年人定期體檢,這個是非常有必要的,老年人的健康關系著自己家庭的和睦,也關乎其它社會車輛的安全!
第三:老年人開車要注意自我保護,老年人視力相對下降,行車時應注意對眼睛的保護。睛天最好戴上太陽鏡,刺眼的光線危害極大,讓駕車人幾乎處于“盲眼”狀態。同時注意清洗擋風玻璃,不要讓灰塵模糊了視線。另外,行車兩小時后,要停車休息,活動一下手、肩、腰、頸等部位。
第四:老年人開車要注意規劃路線,每次駕車出行前合理選擇行車路線,尤其在車輛較多的市區行車,盡量繞開車輛相對集中的道路,這樣開起車來才能心中有數。
第五:老年人開車要注意避開高峰,每天早七點至九點,下午五點至六點半是車輛行駛高峰時段。老年人駕車相對來說速度比較緩慢,在擁擠的路段更易被擠、被催促,從而使心情變得過于緊張,駕車時容易出現動作機械,影響行車安全。所以老年司機如無急事,應盡量避開車流高峰時段。
第六:老年人開車要注意避免高速,老年人反應速度變低,若高速行駛,一旦出現險情,難以采取果斷應變措施,故應避免高速行車,更不能強行超車。
第七:老年人開車上高速是要注意的是:如果實在不能避免要上高速公路行駛,那么一定要小心,高速上車速都很快,超車、并線的情況時有發生,老年司機朋友在高速上應該盡量走外車道,時速在60到80公里為宜,在超車、變道之前一定要主要前后車輛,留出足夠的空間,這樣遇到突發情況,可以有采取防范措施的時間!
第八:老年人開車應該減少夜間行車,夜間能見度低,視線模糊,尤其在沒有路燈的道路上行駛,稍不慎,就很容易發生事故,故老年司機應盡量減少夜間行車,若特殊情況必須出行時,應有他人陪伴,以防不測。
第九:老年人開車應該常年備藥,經歷半輩子的風雨,很多人都多少患上些疾病。一定要在車上攜帶常服用的藥物,一旦發生狀況要及時吃藥。
第十:老年人開車要關注天氣,盡管車里比較暖和,但氣候變化無常。這里提示中老年司機朋友,出車前要對天氣情況作詳細了解。
十一:老年人開車嚴禁疲勞,駕駛疲勞是大忌,切不可在駕車中逞能,要量力而行。建議大家在駕駛一段后就活動筋骨,調節放松一下。
十二:老年人開車要結伴而行,老年人在駕車時最好結伴而行,讓親人或朋友坐在旁邊是一種保護。尤其是在長時間行駛中可以互相照顧。
十三:老年人開車要注意日常保養,開車是一項耗費大量體力的活動,老年人睡前最好用熱水泡腳,睡時將小腿和腳稍微墊高,以防下肢水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