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旬辭職創千萬家業 辦殘疾人公益駕校
來源:合肥駕校編輯:培訓一點通發表時間:2015-02-11
感動人物
姓名張建明
年齡66歲
職業長沙遠征駕校校長
頒獎詞
一個人的付出與努力或許不能照亮整個世界,但他卻可以照亮一個群體。
50歲再創業,近古稀仍奮斗,克己省下的每一分錢,創建的不僅僅是一座讓殘疾人重拾生活自信的公益永動機,更是一座供奉人生信仰的豐碑。
堅持的付出才是最大的感動。他的人生信仰是“實現自我價值,做一顆社會進步的螺絲釘。”所以,他一生都做著克己利人的事情。因利他而辭公職,51歲創業,66歲仍然奮斗在一線。15年艱苦創業,他獲得財富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卻是想到用畢生心血建一座可以永久供殘疾人自我成長實現社會價值的公益駕校。文/記者 梁筱石 圖/記者 唐俊
千萬“門衛”
省下每一分錢為公益
“擁有財富就為了讓它實現它應有的社會價值,賺再多錢始終都要回歸社會。”
這不是張建明第一次被認作是駕校門衛。身邊幾個被他介紹為“同事”的小年輕在捂嘴偷笑,記者有些不解,直到在駕校走廊盡頭看見老人與中國殘聯主席張海迪的合影,才恍然明白這個手拿老年機、身穿百元夾克、老舊皮鞋的花甲老者,就是遠征駕校的校長張建明。
被張建明稱呼“同事”的年輕人都是遠征駕校的員工。在他們的記憶中,這樣尷尬的情形時常發生,“有次皮鞋穿破了1個多月他都舍不得買新的,去參加駕培行業協會的活動還被同行笑話。”
遠征駕校是長沙駕培行業的龍頭,張建明經過15年打拼已擁有4000多萬的身家,誰都知道他不缺錢,但很少有人理解他為什么這么省錢。小女兒愛好攝影,妻子背著他偷偷給女兒買了一部價值1萬多的單反相機,他沒有苛責,卻對女兒訓誡道:“你知道1萬多元的意義嗎?一萬多元是一名環衛工人半年的收入,是一名農民一年半的收入,既然擁有了你就得好好珍惜,讓它實現它應有的價值。”
“擁有財富就為了讓它實現它應有的社會價值,賺再多錢始終都要回歸社會。”面對記者張建明這番話依然說得很坦然。所以,他不介意旁人嘲笑他一輛十幾萬的車開了8年,一部400多元的老年機用了6年,他不介意旁人笑他喝5元一斤的大葉茶,他也不介意旁人笑話他每天擠食堂跟學員搶“蘿卜菜”……
連妻子都笑稱張建明是個省心的老公,“他每個月的零花錢都沒超1000元。”而張建明省下的錢,妻子也從來不敢大手大腳地花掉,“因他搞殘疾人培訓確實需要錢。”
2010年,遠征駕校啟動公益性殘疾人駕考培訓基地項目,先后投入3600多萬元建設,對殘疾人的直接捐款也達100多萬元。
長沙的冬天很濕冷,66歲的張建明一早起來,跳進湘江冬泳一圈,便會帶著90歲的老母駕車前往位于長沙城郊大托鋪鎮的駕校本部。這里距離他中心城區的家有將近1個小時的車程,他卻如此往返堅持了十多年,老母親也跟著他吃了十多年的食堂。
員工們都勸說:“老板你年紀大了,還是不要這么操勞,工作我們會做好。”但妻子女兒們卻任由他去,“他就是那么一個人,說要讓自己的每一天都過得有意義。”
辭官讓賢
副處級干部半路創業
“還是把我的名額留給那些家庭困難的同志。”
1999年辭去公職時,張建明51歲,已經是長沙市公安局的副處級干部。這年,全國的機關單位大型精簡人員,雖然有不少人面臨淘汰下崗,但張建明卻是部門里最不會被淘汰的那個人,“他業務熟悉、連年評優,又是個老同志。”
但就是這個最不可能被淘汰的人卻在精簡通知一出就遞交了辭呈。領導勸他:“你還有幾年就退休了,何必呢?”而他說:“還是把我的名額留給那些家庭困難的同志。”
也正是這一年,大女兒剛剛以湖南省高考文科狀元的成績順利升入大學,家里正是用錢的時候。張建明迫不得已拿著家里僅有的2萬多元存款,在長沙汽車南站旁的一個垃圾場里開始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創業。
駕校創始之初,僅有3臺二手車、3名員工—張建明、妻子和70歲的門衛張大爺。張建明白天是教練,晚上是建筑工,“一到晚上就扛著個鐵鍬修整場地。”在“垃圾場”漏風的閣樓上,他一住就是3年,夏天喂蚊蟲,冬天喝冷風。
如此這般艱難地度過3年后,遠征駕校的前身“南站駕校”有了花園般的校區,上萬名學員。
昔日的同事再見,羨慕他有了這么一份家業,笑說:“再過兩年你就可以開奔馳了。”
可這位一向和藹的老人卻黑了臉:“人生需要為信仰而奔馳,卻不一定要開奔馳。”
實現價值
虧本經營殘疾人駕校
“實現自我價值,做一顆社會進步的螺絲釘。”
采訪中,記者遇到的每一個人都曾聽過張建明“活得有信仰有價值”的座右銘。
張建明稱自己的信仰就是“實現自我價值,做一顆社會進步的螺絲釘。”在他的眼中,每一個殘疾人天生就為社會進步作出了貢獻:“因為他們小兒麻痹,我們才會研究出疫苗,因為他們吃錯藥致聾啞,我們才知道哪些藥是禁忌。我們應該回報他們用不幸帶來的社會進步。”
因此,多年來他一直堅持慈善捐款。而有關如何更好地服務殘疾人的想法,直到2008年才變得具象。
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帶著員工前往四川綿陽捐款40多萬元。當時,在災區的安洲駕校看見有學員因地震致殘疾而痛不欲生,他就在想“如果殘疾人也能考駕照開車就好了。”
所以,2010年公安部頒布《111號令》,促使殘疾人駕駛汽車合法化后,他萬分驚喜。第一時間站出來創辦了長沙第一家殘疾人駕校,“曾經感覺這是一個夢,現在居然有機會實現了,當然要馬上行動。”
購進C5培訓車、修建場地,初期投資500多萬元。后續為殘疾人修建免費的招待所、專門的考場又累計投入3600多萬元。可張建明卻給出了一個讓同行大跌眼鏡的報價—2480元,且一直堅持4年沒變。長沙駕培行業協會的人為我們算賬:“這個費用一個學員就要虧3000元。”
作為公益駕校,遠征既是長沙唯一也是全國唯一。記者在此遇到的殘疾學員既有湖南省湘潭、瀏陽、吉首等地的,更有湖北、廣東、海南等外省的。多年來,在遠征駕校順利考到駕照的殘疾人學員有600多名,張建明為他們進行的后續保障投入超過180多萬元。當遇見有困難學員時,他還會主動捐款,累計捐款也達100多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