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做SEM工作(百度競價)的時候,有這么一個契機。
大家都知道,百度的關鍵詞匹配只能做到同義詞擴展(這里強調精準營銷,排除廣泛)。
比如“電腦學校”,只能匹配出“XX電腦學校”、“電腦學校xxx”等等相近詞;
那么,當通過“關鍵詞匹配”來挖掘用戶達到一定瓶頸的時候,一般會怎么辦呢?
--------------------------------------------------正式開始的分割線---------------------------------------------------------------
我試著從目標客戶群的需求階段,而衍生出來的選擇,進而的搜索詞,推演出可以投放的幾個聚類。
以IT培訓行業為例,當時我們的購買客戶中,初中生占到70%以上,且咨詢報名的轉化率較高,也是作為核心用戶群體。
為了了解生源情況,實現精準鎖定,做了生源調查,得出絕對性的結論:
1、學習成績不好,高考大學統統沒戲,只能考慮學個技術某求發展(需求);
2、喜歡電腦,超愛玩電腦,說白了就是打游戲(興趣);
3、應屆生和往屆生占比達到5:5。
注意第三點。
也就是說,有一半的人是畢業之后,主動或是被迫做出選擇的生源;
另外一半,則是畢業之后不想上學,加上年齡又小,就在家耗著或是外出打工的,時隔半年、1年之后,突然浪子回頭的,我相信人性的力量——懶,會讓這群人的基數無限擴大。
也就是說!
我們之前所投放覆蓋的最大上限,只會是那些主動做出選擇,主動在網上搜索的生源,而這部分人,就像是冰山一角,只是冒出水面的那一小部分!
按照二八法則,80%的生源是那些不會去主動思考未來的渣渣好么!
--------------------------------------------------發起號角的分割線---------------------------------------------------------------
【果斷展開分析】:
1、那些整天在家打游戲、泡妹子的祖宗們,想找到他們的搜索軌跡,太難了!
2、外出打工的,這個比較靠譜,哪些初中生常做的工作能證明他是喜歡電腦的呢?
3、我的媽呀,可算讓大哥逮著了,游戲代練么!!!
【發起進攻】
1、為了保證低成本進行測試,避開百度競價,選擇成本較低的網盟投放測試;
2、針對性廣告創意、著陸頁面、統計追蹤等等,全面上線。
3、主打游戲代練、游戲代練招聘、LOL/夢幻/DNF等游戲代練招聘等,選擇初中生比較常玩的一些;
投放一周測試結果,平均轉化成本=8塊錢,之前的平均成本在30塊錢左右,首戰告捷!
快速復制到其他生源群體,高中生、退伍軍人等等,退伍軍人招聘的平均轉化成本達到5塊錢!
完全沒有競爭對手的感覺太爽了。
如果通過百度的關鍵詞匹配技術判斷,這簡直就是扯犢子,
其實,也挺有意思。
這個方法操作起來的方式是:針對百度搜索“游戲代練招聘”的人,投放網盟廣告。百度網盟廣告是客戶搜索某個搜索詞后,在之后的幾天內所有有百度網盟的的網站上都可以看到你投放的廣告!但是這里有一點,你不能投放“游戲代理”這個詞,因為搜索這個詞的人數中有大部分是有錢人,找代練的!所以說,需要分析客戶需求,真實需求!
作者:阿強,營銷偏執分子。
原文地址:http://www.zhihu.com/question/21486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