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這地方謹慎前往!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緊急提醒:中國公民近期謹慎前往此地!
前往美國的小伙伴是非常需要注意了,駐美大使館緊急提醒此地謹慎前往,那么今天出國留學小編就給大家介紹駐美大使館緊急提醒,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話,歡迎點擊出國留學網,下面和出國留學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美國這地方謹慎前往!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緊急提醒:中國公民近期謹慎前往此地!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緊急提醒中國公民近期謹慎前往此地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3月1日提醒中國公民近期謹慎前往美國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市及周邊地區。
3月1日,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提醒中國公民近期謹慎前往美國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市及周邊地區。近日,一列運載危險化學品的列車在美國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市脫軌并起火,導致多種有毒化學物質泄露,可能對當地居民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長期危害。
需要警惕的是,影響或在蔓延。海外網援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美國俄亥俄州“毒火車”脫軌事故引發的惡劣后果,正不斷蔓延至其它州。科學家測試后警告稱,事發地東巴勒斯坦鎮的某些化學物質含量異常高,隨著時間推移,或對周邊居民健康造成惡劣影響。
回到市場層面,目前華爾街對美國通脹、利率進一步上升的擔憂正在加劇,美債市場再度遭遇拋售潮。美債市場出現了罕見的收益率曲線倒掛,2年期美債收益率較10年期美債收益率高出近0.9個百分點,倒掛幅度為自1981年10月以來的最大。暗示市場投資者正在大舉押注,美國經濟衰退即將來臨。
最新消息顯示,由于冬季風暴,美國加州州長加文·紐森 (Gavin Newsom) 宣布,阿馬多爾、克恩、洛杉磯、馬德拉、圣貝納迪諾等13 個縣進入緊急狀態。同時,州長還啟動了美國國家行動中心,為縣領導的應急響應工作提供國家支持,并協調鄰近司法管轄區的互助,尤其是在圣貝納迪諾縣。
近日,一列運載危險化學品的列車在美國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市脫軌并起火,導致多種有毒化學物質泄露,可能對當地居民健康和生態環境造成長期危害。
中國駐美國大使館提醒中國公民近期謹慎前往俄亥俄州東巴勒斯坦市及周邊地區。已在當地人員密切關注后續事態發展,切實做好個人防護。如遇緊急情況,請及時報警并與中國駐美國使領館聯系尋求協助。
此前,當地時間2月3日晚間,諾福克南方公司一列貨運列車駛經東巴勒斯坦鎮時發生事故,共50節車廂脫軌或損壞;20節運載危險品的車廂中有11節脫軌,其中5節載有氯乙烯。應急人員6日以避免大規模爆炸為由,對脫軌的氯乙烯罐車進行“受控釋放”,燃燒產生的滾滾黑煙在東巴勒斯坦上空彌漫。
美國聯邦和俄亥俄州政府官員多次宣稱,東巴勒斯坦鎮空氣檢測和居民家中沒有發現達到令人擔憂程度的污染物。當地一些居民稱出現紅疹、頭疼、惡心和流鼻血等癥狀。
俄亥俄州政府說,當地飲用水安全。但脫軌事故發生三周來,附近受污染水體中的死亡動物數量據測算接近4.4萬只。
“毒火車”惡劣影響蔓延
3月1日,海外網援引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美國俄亥俄州“毒火車”脫軌事故發生已有三個星期,事故引發的惡劣后果正不斷蔓延至其它州。科學家測試后警告稱,事發地東巴勒斯坦鎮的某些化學物質含量異常高,隨著時間推移,或對周邊居民健康造成惡劣影響。
報道稱,“毒火車”事故發生后,現場污染物外運工作于27日再次啟動,兩個危險品處置點分別是俄亥俄州一處焚化設施和印第安納州一處填埋場。
印第安納州州長埃里克·霍爾科姆表示,當得知火車出軌后產生的危險污染物將運往印第安納州時,感到十分震驚。這些有毒物質本應送到附近的處理機構,而不是轉移到印第安納州。目前需要迫切了解運輸、處理過程中將采取哪些預防措施。
“毒火車”事發地東巴勒斯坦鎮州界對面是賓夕法尼亞州比弗縣,該州在比弗縣新設了一處衛生資源中心,方便民眾咨詢公共衛生專家,民眾還可以申請對當地井水進行水質測試。當地5000余名居民急切希望了解“毒火車”引發的后果,因為“毒火車”殘骸燃燒數天,危險化學品不斷釋放到空氣中。
美國科研人員通過最新分析數據表明,美國環境保護署持續監測的數十種化學物質中,有九種在東巴勒斯坦地區的含量高于正常數值。其中,濃度最高的是丙烯醛,常溫下為透明液體,有毒,會刺激人們皮膚、呼吸道和粘膜,引發炎癥。科研人員認為,如果某些化學物質含量依然很高,隨著時間推移,或對周邊民眾健康造成影響,且溫度變化及強風有可能激發化學物質,使其釋放到大氣中。
脫軌列車上的化學品,危害到底有多大?
脫軌列車上到底有哪些化學品,存在怎樣的危險?
《ny時報》曾援引環境保護署的一封信,列舉了釋放到環境中的化合物,包括:
? 丙烯酸丁酯,一種帶有水果氣味的透明液體,會引起呼吸困難和皮膚刺激。
? 丙烯酸乙基己酯,一種用于制造油漆和塑料的透明液體,會刺激皮膚、眼睛和呼吸道。
圖為事故現場。
? 乙二醇單丁醚,一種用于制造油漆和清漆的無色液體。在一項讓人們接觸高濃度化學物質數小時的實驗中,一些受試者報告眼鼻受到刺激、頭痛和嘔吐。
? 氯乙烯,一種用于制造塑料產品的無色氣體。環保署稱有五節車廂載有這種化合物。毒理學家描述這種氣體有“溫和的甜味”,短期內吸入會導致頭暈、頭痛和嗜睡,長期接觸會導致一種罕見的肝癌。
燃燒時,氯乙烯會分解成含有氯化氫和光氣的氣體。根據聯邦有毒物質目錄的說法,氯化氫具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并且任何身體組織在接觸到氯化氫時都會被腐蝕。光氣聞起來像剛收割的干草,如果吸入會引起咳嗽和氣喘。
《紐約郵報》還報道稱,得克薩斯農工大學環境保護署日前發布的一項獨立分析數據發現,在東巴勒斯坦及其周邊地區,有9種空氣污染物的水平可能引發長期健康問題,而“這顯然與州和聯邦監管機構給出的空氣安全聲明相矛盾”。
毒氣泄露如何自我保護
1. 氯乙烯是什么?
氯乙烯是一種無色、有毒、易揮發的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 C2H3Cl,常溫常壓下為氣態。它是一種重要的工業原料,用于生產聚氯乙烯等合成材料。氯乙烯還被廣泛用于工業中的清洗劑、溶劑、涂料、油墨等。
2. 氯乙烯泄漏對人體有什么危害?
氯乙烯揮發性強,泄漏后易擴散到空氣中。作為一種有害氣體,氯乙烯具有較強的致癌和致畸作用,在高濃度下吸入會對呼吸系統、肝臟、中樞神經系統等造成危害。
3. 氯乙烯泄漏對環境有什么危害?
氯乙烯泄漏會對水環境和土壤環境造成危害。氯乙烯易溶于水,進入水體會影響水生生物健康,這也是俄亥俄州東部居民發現當地溪流中出現死亡的魚和青蛙的原因。氯乙烯如果進入土壤會對植物和土壤微生物造成危害,長期污染會讓土壤會變貧瘠,對農業生產造成影響。
此外,氯乙烯還是一種臭氧層破壞物質,它的排放會加速臭氧層的破壞,從而導致紫外線過度照射地球表面,危害生物的生存和健康。
4. 以氯乙烯為例,燃燒泄漏的危險化學氣體是應對危險品泄漏的一個好辦法嗎?
雖然燃燒可以將氯乙烯轉化為二氧化碳和水,但是這種方法會產生大量的熱量和有害氣體,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和氯化氫等,對環境和人體都有潛在的危害。
吸入過量的一氧化碳會導致缺氧、窒息、頭痛、惡心、嘔吐、疲勞、失去意識等癥狀,甚至會危及生命;高濃度的氯化氫會引起喉頭、氣管、支氣管和肺部的刺激和炎癥,引起咳嗽、氣喘、呼吸急促等癥狀;高濃度的氯氣會刺激眼睛、鼻子、喉嚨和肺部,引起呼吸道炎癥和水腫;揮發性有毒有機物苯蒸氣會引起頭痛、頭暈、惡心、嘔吐、昏迷等癥狀,長期接觸苯還會增加白血病等疾病的風險。
5. 遇到危險化學品泄漏,最應該先做什么?
在危險化學品泄漏發生后應立即遠離,并向上風方向移動,避免吸入有毒氣體。
6. 如果不能立即離開,怎么辦?
如果不得已需要接近泄漏現場,應穿戴個人防護裝備,如呼吸器、防毒面具、防護服、手套和護目鏡等,以保護自己的呼吸系統、皮膚和眼睛等;期間要避免進食、飲水,以防食物被污染,攝入有毒物質。
接觸過泄漏現場后應盡快進行全身清洗,更換干凈的衣服,以防止有毒物質殘留在皮膚和衣物上。
7. 如果不小心吸入有毒物化學品怎么辦?
如果沒能及時逃離不得已吸入有毒物質,也應立即遠離泄漏現場,前往空氣清新的地方呼吸新鮮空氣;倘若已經出現身體不適的癥狀,立即到醫院就診,告知醫生所接觸的有毒物質種類和程度,以便采取適當的處理和治療。
8. 接觸有毒化學品后可以如何自救?
在等待醫療救援的過程中如果感覺呼吸困難或胸悶,可以嘗試坐下來,保持放松狀態,慢慢深呼吸,緩解呼吸困難;如果眼部疼痛或刺痛感,應用大量清水沖洗受影響的眼睛,直到疼痛感減輕為止;如果有毒物質沾染在皮膚上,可用肥皂和大量清水徹底清洗,避免使用有機溶劑或其他可能加重毒性的物質。
總之,保持冷靜,盡快離開現場,尋求專業幫助,進行適當的處理和治療。
9. 哪些食物適合作為營養補給?
如果接觸了有毒物質或者處于污染環境中,補充營養非常很重要,不過不是所有的食物都適合作為補給。我們也整理了一些可以作為補給的建議:
飲用大量清水,以便排除體內的有毒物質,保持身體水分和電解質平衡;富含纖維的食物可以助于促進腸道健康,排出體內的有毒物質,比如水果、蔬菜等;富含維生素 C 的食物有助于增強免疫力,抵御有毒物質對身體的傷害,例如橙子、檸檬、西紅柿等;高蛋白質的食物有助于維持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修復受損組織,例如雞蛋、豆類、魚類。
10. 在有毒化學品污染下,寵物怎么辦?
應該立即將寵物帶到遠離泄漏現場的安全地方,避免讓它接觸有毒物質,保證其飲水衛生,并盡可能為其提供干凈、無毒的食物。
如果寵物已經接觸到有毒物質,應立即洗凈受污染的部位,以減少毒性的吸收;在處理有毒物質的過程中,切勿將寵物置于污染環境中,避免其接觸到有毒物質,也不要將有毒物質隨意丟棄在寵物可接觸的地方。
如果寵物表現出呼吸困難、咳嗽、嘔吐、腹瀉、眼部刺痛等癥狀,應盡快就醫尋求專業的獸醫幫助,告知獸醫寵物可能接觸到的有毒物質種類和程度。
11. 在被有害化學品污染后,家里用品應該如何處理?
在遭受有毒氣體泄漏的情況下,一些家庭用品也可能會吸收有毒氣體。
床上用品、窗簾、地毯等紡織品,它們可能會吸收有毒氣體并保留較長時間,沙發、椅子等軟墊式家具同理;電子設備、塑料制品中通常含有同類別有害化學物質,會更容易吸收到有毒氣體并持續釋放。
要注意的適合,在丟棄吸收有害氣體的物品時也需要佩戴合適的防護設備,避免直接接觸有毒物質。對于對于未被污染的物品,可以嘗試使用清潔劑和工具進行清潔。
12. 危險化學品泄漏后會有長期的潛在輻射嗎?
危險化學品通常不會產生輻射,然而某些化學品在被釋放或使用時可能會釋放出放射性材料,如放射性同位素,這些物質可以產生輻射。如果這些物質被釋放到環境中,可能會導致長期的潛在輻射。輻射可以對健康造成嚴重影響,包括癌癥、生殖障礙和遺傳損傷等。
13. 有毒化學物品泄漏需要經過多少時間才可以對人和環境無傷害?
有毒化學物品泄漏對人和環境無害的時間取決于多個因素,包括泄漏物品的種類、泄漏的數量和濃度、環境因素等等。因此,無法給出一個具體的時間范圍,有些可能需要數小時或數天才能從環境中分解或轉化為無害的物質,而有些物質可能需要數周或數個月,甚至可能會對環境造成長期污染。
在泄漏之后需要持續監測污染區域,并繼續挖掘和清除被污染土壤和河流。
14.有毒化學物品泄漏有致癌風險嗎?
這具體取決于泄漏物品的種類和程度以及人暴露的方式和程度等因素。現在有一些化學物質已經被證實與癌癥有關聯,例如苯、氯乙烯、甲醛等。這些物質會對人體造成慢性損害,增加患癌癥的風險。
俄亥俄州列車脫軌事件盡管未造成人員死亡,但是引發公眾對鐵路工人危險工作條件的關注以及對生態長期損害才是更需要大家關注和去解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