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五精準五確保”扎實推進教育脫貧攻堅
福建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的重要講話精神,把教育脫貧攻堅作為重中之重,圍繞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特別是“義務教育有保障”,精準施策、大力推進,以教育脫貧攻堅助推全省脫貧攻堅目標如期實現。
精準控輟,確保因貧輟學全面控制。先后印發《關于做好控輟保學工作臺帳管理有關工作的通知》《關于加快落實義務教育階段疑似失學輟學適齡兒童核查勸返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確掌握輟學學生數據。省教育廳會同省扶貧辦、省殘聯等省直部門做好疑似輟學學生信息核查和勸返工作,多部門聯動加強對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適齡子女就學情況監管。指導各地成立控輟保學工作領導小組或聯席會議制度,明確控輟目標。將解決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學生輟學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情況納入對市、縣(區)教育督導內容,對工作進度緩慢的縣進行通報。截至目前,全省建檔立卡貧困家庭適齡兒童疑似輟學人數從2019年5月底的2838人降至83人。
精準支持,確保辦學條件全面改善。教育脫貧攻堅經費安排重點向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52個原中央蘇區縣以及4個基礎薄弱、財力困難的設區市傾斜,對重點縣每年增加專項補助資金400萬元,支持貧困地區基礎教育發展。支持重點縣加強鄉鎮寄宿制學校和鄉村小規模學校建設,2019年下達重點縣省級及以上義務教育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補助資金4564萬元、占全省總資金的40%。健全中小學校舍安全保障長效機制,加大對重點縣傾斜力度。2019年安排23個重點縣中小學校舍安全保障長效機制補助資金1.34億元,切實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學校基本辦學條件。
精準幫扶,確保教育質量全面提升。推動學校建設標準化,支持推進義務教育管理標準化學校、鄉村小規模學校達標建設,目前23個重點縣已有241所學校實施“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化”創建,農村薄弱校“委托管理”改革試點覆蓋459所農村校。推動課程改革示范化,支持重點縣160所義務教育學校創建教改示范性學校建設,推進省級基礎教育課程教學改革項目校(園)培育,并組織省級學科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專家指導,提升教育教學質量。推動優質資源普及化,推進實施學校聯網攻堅行動,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原中央蘇區縣1840所學校實現校園帶寬100M以上,占當地學校總數的96.5%,為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奠定堅實基礎。
精準打造,確保師資能力全面增強。加大鄉村教師補充力度,全省每年新補充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近萬名,其中40%以上補充到鄉村學校。推動職稱評聘向鄉村教師傾斜,對在鄉村任教滿25年的教師實行職稱“定向聘用”制度,拓寬鄉村教師職業發展通道。加大鄉村教師補助力度,2019年安排省級資金2.02億元,用于實施經濟困難縣補充農村學校教師資助計劃、緊缺師資代償學費計劃和提高鄉村教師生活補助政策。加大鄉村教師培訓力度,實施鄉村校長助力計劃和教師素質提升計劃,省級每年培訓鄉村校長和教師2800名。委托6所高校(單位)開展名師“送培下鄉”,每年培訓師資近萬人次。2019年,共選派100名骨干教師赴重點縣開展支教,遴選345名重點縣教師校長到優質學校跟崗學習。
精準滴灌,確保資助政策全面落實。完善義務教育“一補”政策,將義務教育建檔立卡學生6.53萬人全部納入生活補助范圍,實現對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資助政策全覆蓋。下達專項補助資金1.61億元,進一步推進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建設“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信息比對平臺”,利用信息比對系統精準認定建檔立卡學生,跟蹤資助政策落實情況,確保應助盡助。開展“資助政策鄉村行”“家校關懷萬里行”等活動,組織全省高校3500名志愿者,深入基層宣傳國家資助政策,確保資助政策廣覆蓋、廣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