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曾考慮停發中國留學生簽證 負面影響仍在
10月3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今年早些時候,白宮顧問斯蒂芬·米勒等鷹派人士曾鼓動、敦促特朗普停止向中國公民發放留學簽證。美國彭博新聞社、《財富》等多家權威媒體官網均轉載了這一消息。由于部分官員擔心這樣做的經濟和外交影響,該提議目前已遭擱置,但其負面影響仍在。
“所有來到美國的學生都是間諜”
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在特朗普政府討論應對“中國間諜活動”的辦法時,斯蒂芬·米勒曾敦促總統和其他官員“讓中國公民無法到美國留學”。米勒是白宮鷹派人物,在特朗普政府制定強硬移民政策的過程中一直扮演關鍵角色。今年4月美國實施“零容忍”政策驅逐非法移民,米勒就是幕后推手。
英媒稱,美國政府內部對所謂“來自中國的不斷上升的‘間諜威脅’”的擔心普遍存在,美國大學中的中國籍留學生和研究人員首當其沖地受到懷疑。今年2月,美國聯邦調查局局長克里斯托弗·雷表示,該局越來越擔心中國使用“非傳統”情報收集者,包括留學生、教授和科學家。雷還對美國參議院情報委員會宣稱,美國學術界對這一問題存在“一定程度的天真”。
據美國政治新聞網“Politico”報道,今年8月7日,特朗普在新澤西州的私人高爾夫俱樂部宴請15名商界領袖及白宮高級員工,并在晚宴上針對中國發表了一系列言論。一名出席晚宴的消息人士對“Politico”透露,特朗普不點名地表示:“幾乎所有來到這個國家(美國)的學生都是間諜。”特朗普并未表明他指的是哪國留學生,但這名消息人士稱,特朗普說的是中國。
另據美聯社報道,今年6月白宮曾一份針對中國的報告。報告稱,“中國正在將海外的專家、學者等吸引到中國的知名研究機構和大學”。
美國向中國發放的留學生簽證逐年遞減
美國對中國的不信任,已經不僅停留在“間諜論”、“擬禁止中國留學生簽證”上,而是早已在諸多方面展開行動。
12月,白宮的《國家安全戰略綱要》指出,美國將“嚴審簽證程序,以減少非傳統情報收集造成的經濟竊盜行為”,并通過限制STEM專業(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留學生的簽證,“保護美國的知識產權和高科技”。
今年5月29日,美聯社報道稱,美國國務院表示,美國將限制部分中國公民的簽證有效期。與此同時,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的2019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包含一項條款:美國國防部可以終止向參與中國“千人計劃”的學者提供資金。
自6月11日起,在人工智能、航空航天和高科技制造業等敏感領域學習的中國研究生的簽證有效期將被限制為1年,此舉推翻了奧巴馬時代允許中國公民獲得5年學生簽證的政策。
雖然這些學生每年都有機會重新申請簽證,但這無疑增加了留學生的負擔,也意味著學生要承受被拒簽的風險。《紐約時報》指出,如果中國公民在美國商務部的一份公司名單上擔任研究人員或管理人員,那么他們將需要提供多個美國機構的特別許可才能獲得簽證。《紐約時報》稱,這一政策將對研究生、博士后研究人員和美國科技公司的雇員產生較大影響。
美國國務院的數據顯示,美國向中國發放的留學生簽證數量逐年遞減。截至9月,美國共發放F1簽證39.4萬份,較年同期降低17%,較年降低40%,其中中國留學生的簽證數量下降了24%,印度留學生減少了28%。美聯社指出,簽證減少的主要原因是特朗普政府不斷收緊的移民政策。
“拒絕外國留學生將對美國經濟造成巨大損害”
《金融時報》報道稱,米勒的想法引發了美國決策層的激烈辯論,甚至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一次會議上引發了一次“攤牌”,前艾奧瓦州州長、現任美國駐華大使特里·布蘭斯塔德等官員激烈反對這一計劃。
英媒透露,在那次橢圓形辦公室會議召開前,布蘭斯塔德曾稱,相對于富有的常春藤大學,米勒的計劃將給規模較小的院校,包括艾奧瓦州的學校,造成極大沖擊。布蘭斯塔德等官員提出了一個更廣泛的經濟論據,即美國大多數州對華享有服務貿易順差,部分原因就在于中國留學生的支出。
《華爾街日報》稱,美國的學校是“全美最成功的出口產業”,并且這在很大程度要歸功于中國。文章指出,至2020學年,進入美國大學學習的全部110萬國際留學生當中,中國學生占比約1/3。國際教育協會(IIE)的數據顯示,-2020學年,中國是美國最大的留學生來源國,有逾35萬中國公民到美國高校就讀。僅在一年,中國留學生就為美國經濟貢獻了180億美元。
“拒絕外國留學生將對美國經濟造成巨大損害,”美國智庫對外關系委員會移民問題專家愛德華·奧爾登對《金融時報》表示,“美國長期以來一直吸引著世界上最大一部分最有才華的移民,因為他們來這里就是為了就讀世界最好的大學。如果我們關閉這條通道,美國將變得更窮、更弱。”
美國喬治城大學教授、曾在小布什政府擔任白宮亞洲事務高級顧問的邁克爾·格林對《金融時報》表示:“在美國學習的絕大多數中國留學生成為中美之間的橋梁,而非威脅。”
《金融時報》援引了一名中國官員對米勒相關建議的評論,這位官員認為這是“荒謬”和“非常短視”的。“將正常的學生交流政治化,關閉交流與合作的大門,違背全球化趨勢,”這位官員說,“此舉基本不可能只傷害中國而不傷害美國。”
準留學生要做到有備無患
特朗普沒有選擇這一激進做法,但白宮重新拾起這一“大棒”的可能性仍舊存在。廣大準留學生對此須有充分的心理準備,積極籌劃應對之策。
雖然美國在很多領域獨步全球,但英國等其他國家的教育水平也不差,而且考慮到學費等因素,留學性價比要高于美國。在美國的留學和移民政策日益收緊的大背景下,是否應更換目標國家,值得更多留學生認真考慮。
如果確定要赴美留學,那么在申請簽證時務必更加用心,以免被拒簽。
首先,保證自己提供的材料真實準確。美國留學簽證的申請審批十分嚴格,如果申請者遞交了虛假材料,經查驗材料不真實,是一定會被拒簽的。對留學生而言,如果無法描述清楚即將就讀的學校、項目及自己曾經接受的教育,被拒簽的概率會非常高。在國內未能完成學業、沒有畢業的申請者,其學生身份常常會被懷疑,導致被拒簽。
其次,申請材料一定要齊全。雖然簽證官當面核對申請人的每一項材料的可能性并不大,但申請人萬萬不可因此抱有僥幸心理。申請者忘帶某項材料的情況年年都有,那些運氣好的申請人可能會被要求補交材料,然而通常情況下,忘帶材料者會被拒簽。
第三,切勿表現出移民傾向。在同簽證官面談的過程中,如果申請人的回答表現出移民傾向(例如非常向往國外的生活,對未來回國就業沒有規劃),或者被認為有移民傾向,就有可能被拒簽。那些申請敏感領域專業的留學生,則要做好更加充分的面簽準備。對于未來的規劃,不要說大話套話,而要具體地表達回國準備做什么工作,在美國讀書對回國后的工作有什么幫助等。
第四,保持冷靜,理順思路。簽證官常常將關注的重點放在留美原因、未來的職業規劃等方面。針對簽證官關注的重點問題,申請人一定要在談話之前做好準備,以防出現回答沒有邏輯、思維混亂、表達不清、前后矛盾等情況。在談話的過程中,應當保持冷靜,切忌答非所問。如果簽證官感覺申請人過分緊張或者在刻板地背誦答案,就可能拒簽。
最后,保證充足的留美資金。留學的費用對很多家庭來說都是高昂的,一定要提供足夠的資金證明,讓簽證官明白申請者在留美期間的學費和日常開銷能夠得到支撐,不存在“打黑工”的風險,否則有可能遭到拒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