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名校重量級背提下一個趨勢——科研經歷
對于很多中國學生和家長來說,高中階段就開始做科學研究有點不可以思議。但是,美國頂尖大學是基于美國高中教學體系來制定錄取和篩選標準的,而在美國高中,無論文科還是理科的課程都會有小論文或者科研報告的探索和寫作。
留學通小編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高中生的科研方法,附最全高中生科研方法和注意事項,有需要的小伙伴就和留學通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在美國高中,一般學生會分成幾個小組,選題、收集數據和資料、分析數據和資料、使用數據和資料來支持自己的觀點并形成報告或者論文,再將報告或者論文交給老師評估或者在班上宣講、展示自己的報告或者論文,所以,美高的學生在進入大學已經在寫論文方面有過系統的訓練,清楚如何做LITERATURE REVIEW(文獻總結)、引文,以及在論文寫作中的一些禁忌,尤其是抄襲。
美高也有些一些高中通過DUAL ENROLLMENT,學生們在修高中課程的同時,也參加附近大學的課程,在這些大學課程中,有些學生會和教授一些做論文和研究。美國鼓勵美國高中學生從事科研和寫論文,也有不少的專門的比賽和競賽。美高學生這樣的機會比較多,優秀的學生往往可以抓住這樣的機會來突出自己,所以美國頂尖大學預期學生有這樣的經歷,并且優先錄取已經抓住這樣的機會并獲得成就的學生。
和中國大學不一樣的是,美國的頂尖大學的學生,尤其是到3年級和4年級的時,會有相當大的比例跟著教授做研究,如果過往有這樣的經歷,并且經過了研究、訓練,就可以充分利用大學的設施和支持,在某些領域做深入的研究,同時,美國大學也特別忌諱學術抄襲,學生了解和明白在學術要求和準則以及道德方面,摔跟頭的可能性不大。
除了以上的原因,美國頂尖大學還特別看重學生的好奇心、熱情和對事物研究的持久性,而通過科研項目,可以體現這種品質。當然,如果你的科研導師為幫你寫一封推薦信,對你的申請當然有錦上添花的作用,因為這樣可以從第三方的角度來佐證你的技能和個人品質。
美國頂尖大學在申請文書中,也經常會到科研的題目,斯坦福大學有這樣一道文書題目:
The Stanford community is deeplycurious and driven to learn in and out of the classroom. Reflect on an idea orexperience that makes you genuinely excited about learning(譯文:斯坦福大學的學生都屬于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在課堂內容不斷學習的驅動力。請思考一個你真正感興趣去學習的想法和經歷)。
對于這個問題,不一定就是科研經歷,但如果有深入的科研經歷,不僅滿足這題目的要求,而且有機會寫得比較出彩。
奇葩大拿校芝加哥大學的夏校申請文書,問得就更直接了:
Describe your most rewarding recent academic projector academic experience。Upload a legible copy of an academic (not a personal) essay orresearch paper written by you which is typed, written in English, and includesyour teacher’s grade and comments.(請描述你最近一次收獲最大的學術項目或者經歷。請上傳一份你寫過的學術作文或者科研論文,包括你老師給你的分數和評價。)
芝加哥的這道題是必答題,對于中國的申請者,極少可以提供這樣的學術作文或者科研論文,申請難度可想而知。
對于來自中國大陸的申請者,由于特定的原因,往往科研經歷的少,如果有機會參與這些尤其是可以取得大學有認知的成果,對于申請會有比較大的幫助。那么,國內的高中生(包括普高、IB、ALEVEL、AP等國際課程的學生)有哪些渠道可以獲得科研經歷的機會呢?
可選渠道(一)
參加所在高中或者城市政府舉辦的項目。
例如,著名的全國范圍內的”英才”計劃(上海地區做得比較好)和北京市的“翱翔”計劃。基本的思路就是讓優秀的中學跟著著名大學的教授(甚至是院士)一起做科研(名額有限),“英才計劃”雖然在全國15個省市開展,但每年參與的學生都大約600名,通常由學生所在學校推薦。
這類項目優勢主要有:不需要遠行也不需要費用;教授和學科選擇比較多,劣勢是:普通的中學沒有名額,重點高中才有名額,但是需要所在學校推薦,多會照顧普通班,國際部一般沒有名額;進入項目后,是否有收獲或者成就,主要靠運氣,加上教授們也會忙于自己的科研,因此,更多的感覺就是重在參與了。
對于這個渠道,如果有這種機會,仍然強烈建議抓著,積極參與,畢竟這種機會很難得,而且美國頂尖大學現在對于這兩大計劃有越來越多的認知。
可選渠道(二)
參加美國大學或者第三方面機構舉辦的科研類夏校。
這類夏校往往時間比較長,從4周到7周不等,集中的學科領域在數學、天文、物理、生物、化學等基礎學科。項目的優勢主要有:篩選比較透明;時間集中,可以在這個時間段全力以赴;一般招生的學生數量少,指導教授往往都會給寫推薦信,對申請大學有利,劣勢是要單獨抽出時間去美國,而且費用一般會比較高,從幾千美金到上萬美金不等,申請也比較激烈。
項目選擇要和未來申請院校以及專業或者自己興趣愛好有關,不要盲目申請,同時務必不要低估這類項目的申請難度,不僅要非常早就準備,而且對待申請和對待大學申請一樣慎重。
可選渠道(三)
參與專門協助高中生寫學術論文和發表的線上或者線下項目。
目前在中國市場活躍的項目有十幾個,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推薦一些具體的機構和科研項目,有利于提升申請競爭力。這類項目的優勢是相對參與門檻不是那么高,如果是線上,也非常方便,一般導師也會給參與者寫推薦信。劣勢是一般會需要比較高的費用,另外,部分學生在參與項目的時候不積極投入,家長會覺得投入的時間和精力不值得。
不是所有的學生都適合這類科研項目,另外強調一下,這類項目不是雪中送碳,而是錦上添花。如果學生的托福還只有80分,SAT還沒有考,應該集中時間和精力把托福和SAT或者ACT考出來。適合參加的學生,也需要看是否選擇了合適的導師和課題,以及學生是否投入了足夠的時間和精力。
這一類的線上項目越來越多,因為方便,所以參加的美國教授比較多,有些教授也比較出名。一般這種線上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教授講解做科研的方法。第二個階段是教授一對一和學生確認論文的題目和主體內容。優秀的論文教授也會利用自己的渠道去協助發表。
可選渠道(四)
可以通過家庭的親屬、朋友等做找到合適的教授,并且在教授的指導下從事一些科研項目。
不過需要提醒各位學生和家長:
1、科研并不適合所有人,如果想從事深度的科研,需要具備一定的前提條件,包括如果和美國教授做科研,需要有很好的英文基礎;對某一個學科領域有一定的認知和興趣;對于數據分析有一定的基礎。
2、 一定要預期一定有論文發表:對于課外活動極少,或者普高學生,只要英文不錯,應該積極鼓勵孩子參與這類項目,但不要預期論文的發表,這種經歷對于學生文書和面試都會有幫助。
3、科研項目想有成績,需要早一點規劃。現在很多學生在11年級下學期甚至12年級上學期才開始著手進行科研,就有點晚了。美國大學特別看重成果-論文發表,但一般如果是重量級的學術期刊,發表周期很長。所以優秀的學生最好在10年級就開始著手進行。
那么美國大學是如何看待這類科研項目最后的結果——論文的呢?
·如果你是論文的第一作者,而且是在有名的期刊上發表,這種情況下是作為申請者的成就來看待,對申請的幫助最大。
·如果你是論文的第一作者,但是在美國大學從來沒有聽說過的期刊,甚至是國內小報發表,或者你不是第一作者,期刊也不是著名期刊,這種情況下僅僅作為一種經歷,仍然有用,但主要體現在文書和面試中,本身對申請的幫助并不大。
·如果你不是論文的第一作者,而期刊是著名期刊,這種情況美國大學無法判斷你的貢獻和成就,最重要的不是發表論文本身,而是輔導你發表論文的導師的推薦信。
關于高中生科研方法留學通小編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祝大家閱讀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