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專業選擇的16個誤區
對于留學美國的學子們來講,專業選擇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項,那么關于專業選擇,學子們了解多少呢?
今天留學通小編為大家整理了美國留學選擇專業的十六個常見誤區,希望能給大家提個醒,千萬別犯這樣的錯誤。
誤區一、僅僅為職業理想而選擇專業
當然在緊縮的經濟形勢下選擇專業時最好將眼光放在獲得職位上,但這不應當成為你選擇專業的唯一考慮。
首先專業和職業之間并沒有一一對應關系:你不需要因為在商界發展而選擇市場營銷或是商學院的專業;同樣你也不必因為選擇哲學或政治學專業而繼續去讀法學院。
確實有很多的職位是要求專業背景的,但是更多的職位并不看重你所學的專業,他們看重的是你的數學、寫作、溝通、外語或是分析的能力,而這些各個專業的學生都可以鍛煉獲得。
誤區二、STEM專業(即科學、技術、工程、數學)總能讓你賺大錢。
大陸留學家庭對于STEM專業有一種迷之信仰和青睞,當然,這一部分是因為對于國際學生來說。
STEM專業畢業生和其他專業畢業生相比,可以申請額外24個月的OPT延期,也就是說STEM專業的學生將擁有總共36個月的OPT時間用來找工作并申請H1B工作簽證。
因此,選擇STEM項目,對于國際學生在美國找工作來說是莫大的優勢!
排除這個因素,整體上看,計算機科學和工程專業雖然占據薪酬榜首,但具體專業內的薪水差距還是很大的。
天普大學(Temple University)研究學術界收入的經濟學副教授道格拉斯·A·韋伯(Douglas A. Webber)表示:很多學生和家長實際上對專業內部差異的程度沒什么概念。
舉例來看:英語專業1/4收入最高的人群一生中掙到的錢,要多于1/4收入最低的化學工程師。
商科是最受歡迎的大學本科學位,拿該專業的中等終身收入水平來說,一般商科畢業生一輩子能掙286萬美元。
當你把商科畢業生和那些人們眼中的低收入專業放在一起比較時,就會發現,那些在自己領域內薪酬略微高于中等的人,和商科畢業生比起來掙得差不多。
誤區三、在考慮所有的選擇前就做出選擇
有些學校,尤其是大型的州立大學,可選的專業超過了100個。不要在考慮過所有你感興趣的專業之前做出選擇。
不要因為你不是很清楚什么是免疫學專業(Immunology)、古生物專業(Paleontology)、國際發展研究專業(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Studies)、民族音樂學(Ethnomusicology)或是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這些是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5個專業)而排除這些專業。
弄清楚!選擇一門課程,或者至少是在系辦公室或專業主頁上尋求他們所提供的專業簡介。
誤區四、在至少選修兩門專業領域內的高階課程前就做出選擇
很容易只是因為很喜歡課程簡介而選擇某個專業。然而重要的是在選擇專業之前,先看看高年級或高階課程。
很多領域,高年級的學習很具有挑戰性,并且有時在思路、方法或是復雜性上與那些“灌了水”,為整個大學服務的課程介紹大相徑庭。
所以在虛線上簽名前,一定要選修不同教授的兩門或三門課程,他們的課程編號很高(300、400、3000、4000或是別的什么)。
誤區五、選擇一個你不喜歡的專業
假設你需要修10到12門專業課程。你對這個專業的興趣就是一個良好的開始。選擇一個你真正感興趣,有熱情去讀的專業。選擇專業為了取悅別人。
不要僅僅因為家長、兄長、伙伴、配偶、密友或是你在網上看到某人認為某個專業是個極好選擇的鼓動下而做出自己的選擇。
他們可不是每天早上7:30爬起來去上課的人(但是他們卻會讓你在上課期間為此氣得要命)。
誤區六、文科專業找不到工作
大陸高中階段就將學生分為文理科生分別加以培養,加上傳統的重理輕文思維,許多學生或家長在考慮留學美國時,也更傾向于選擇理工科專業。
事實上,人文科學專業的學生通常在人際溝通、寫作、研究、批判性思維等領域很強,而這些都是工作中普遍需要的技能,人文科學專業畢業生往往可以在更廣的領域就職。
此外,除了理工科,文商科有些專業也是歸在STEM大類下。比如近年來十分熱門的金融工程、金融數學、商業數據分析、信息管理系統,還有經濟學方向的計量經濟學、數理經濟學。
雖然這些專業對于數理背景和計算機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但就業上完全不比工科專業差。
誤區七、你需要一個專業
印第安納大學(Indiana University)和州立埃弗格林學院(Evergreen State College)等大學允許學生無視正式的專業列表,設計自己的學習課程。
“專業是人為設置的,具有限制性。”麻省理工學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系主任克里斯汀·奧爾蒂斯(Christine Ortiz)說。她目前選擇暫時離職去設計一所新的非營利大學,它將不設專業,也沒有課堂或教室。
“專業是從大學的學術架構中衍生出來的,與經典學科相關聯。沒必要受這種束縛。它們沒有考慮到那些跨學科的新興領域。”
專業往往滯后于職場的變化,只有不到1/3的大學畢業生從事的是與自己的專業相關的工作。天普大學的韋伯表示,根據當前的工作需求選專業是有風險的,尤其是如果這種職業受到自動化威脅的話。
誤區八、沒緣由地選擇雙專業
有一些大學生選擇在四年里完成兩個專業,這的確是很酷的一件事。但是,你需要知道的是,雙專業意味著很多課程和家庭作業,這些時間你原本可以用來實習、做志愿者、社交等等。
而后者對你的雇主來說是更有意義的。所以,除非你有足夠好的理由修讀雙專業,否則不要輕易選擇這一條路。
誤區九、選擇你有時并不擅長的專業
你可能會對此感到驚訝——總是會有一些學生選擇自己并不擅長,或是沒有能力修完的專業。經驗法則(如果可行的話):選擇一個你拿A比B多的專業。
誤區十、為某個教授的魅力選擇一個專業
專業不會要求你的學習、研究深度和教授一致,所以不要因為大牛教授的“引誘”,而選擇了一個充滿平庸教師、水平低下的系。
去美國留學選擇一個專業只因為學校在這個研究方向上很強。如果你不喜歡那個專業方向,大學的專業實力也是毫無意義的。
誤區十一、不做好兩手準備
有些同學尤其是小學校的,他們確實是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但學校并不提供這個專業。如果你想學的專業不在官方的專業單子上,那么考慮為自己定制一個專業:很多學院允許交叉學科或是自主式的學習模式。
如果你發現學校處事并不靈活,沒有辦法達到這個目的,那么看看同城的大學或其他的學院組成的大學聯盟是否允許交叉注冊(Cross-registration)(例如馬薩諸塞州Amherst的Five College Consortium(五所學校聯盟)或是哥倫比亞大學和Juilliard音樂學院或Manhattan音樂學院的交換項目)。
如果這一切的努力都失敗,那么就做好轉到你理想學院的準備:缺少專業在招生辦看來是你從小學校跳到大學校的最好理由之一。
誤區十二、選擇專業過早
很多學校學生很早就要求在大學本科第一年的入學介紹或是更早的時候做出專業選擇,由導師教授保證能夠盡快拿到學位、所有的這些好處被吹噓為只屬于那些選擇迅速選擇專業的同學。
但學院和高中不一樣,在高中你所喜歡的課程可能和你在大學所選擇的課程很不一樣而且會讓人很失望、做好在大學的前兩年不要選擇專業。
誤區十三、專業選擇與性別有關
如今的大學校園里,女性明顯占大多數,占今年美國大學秋季入學學生的56%。和男性相比,她們成功畢業的可能性更大。
但喬治城大學教育與勞動力中心今年發表的報告顯示,在選專業時,女生往往把自己局限在報酬較低的領域,比如教育和社會服務。
看看那些收入最高的領域,以及女性學習這些專業中的比例,就可以說明問題:商業經濟(31%)、化學工程(28%)、計算機科學(20%)、電氣工程(10%)、機械工程(8%)。
誤區十四、將走路的時間也花在選擇專業上
不要走入死胡同——認為自己的專業選擇事關重大,而事實上并非如此。你的專業不能預示你的未來,或是讓你走上哪條不歸路。
勞動部的數據顯示美國一般員工的職業會在人生中變上三到五次。所以,放松點!拿出最好的選擇,順其自然!
誤區十五、因專業簡單或要求低而選擇
如果你學不到任何東西或是可以為所欲為,這個專業再好有什么用?!這一點無須贅述。
誤區十六、選擇一個專業只因為學校在這個研究方向上很強
如果你不喜歡那個專業方向,大學的專業實力也是毫無意義的。
關于美國留學專業選擇的16個誤區的相關內容留學通小編就分享到這里了,希望可以幫助到想要去美國留學的同學。祝大家閱讀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