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托福學習的 “ 軟實力 ”
20世紀90年代初,美國哈佛大學約瑟夫教授首次提出了“軟實力”的概念。這個概念一經提出,便得到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今天留學通小編將要給大家分享的是留學通老師總結的托福學習的“軟實力”有需要的同學趕快和留學通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從個人角度來講,一個人的實力分為“硬實力”和“軟實力”。硬實力一般指可以證明的能力,比如學歷,證書和本領等等;“軟實力”則是指暫時難以估量的能力,如一個人的思維能力,溝通能力,表達能力,文化修養和學習能力等等。
從事教育行業,更確切地說是留學英語教育行業的第七個年頭,筆者所教過的學生沒有一千,也有八百。
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特點,聰明的,機敏的,擅長邏輯的,批判的,感性的,聽話的,淘氣的,懶惰的…… 從每一個學生學習過程的開始,進行到最后取得不同的結果,一些規律自然浮現。
從托福復習的角度來講,每個孩子也都有自己的“硬實力”和“軟實力”。托福的硬實力一般指每個孩子在學習備考這個考試之前的英語基礎,包括既有的詞匯量,語法體系和聽說讀寫這樣的一些基本能力。
我們不妨先思考的一個問題,從結果論的角度來講,為什么一個托福80分基礎的學生最終的成績會不如一個托福40分基礎的學生? 除了具體的方法,外界的介入輔助之外,必然會涉及到一個托福考生的“軟實力”,包括學習的興趣,取勝的欲望,服從精神和執行力。
毫不夸張的講,“軟實力”從某種程度上來講,意義更大于一個學生既有的硬實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略顯俗套,卻永不過時。
很多學生在做托福閱讀聽力的時候,是在“被動”提取信息,僅僅把這些材料作為“題目”來做,并不知其中樂趣,所以不能真正地讀進去,聽進去,身臨其境的去體會和賞析。
其實細細品味,這些知識點講的都是很有意思的內容。從天文學中行星和希臘神話眾神的關系,生物學中動物的偽裝,到如何設計一個表演大廳可以讓聲音的傳播效果最優化等。
這些內容一方面可以豐富我們的知識,開拓我們的視野,另一方面也可以讓我們欣賞大自然的神奇和人文科學的奧秘!氨粍印钡貙W和“主動”的學,效果自然不一樣。
“信念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結果”。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格言。每每問學生“你的托福目標是多少啊”,答案都不盡相同。
“老師其實我考六十就夠申請了”“我也不清楚我能考多少,越高越好唄”“老師,我一定要考105以上,向110沖刺”。中國有一句古話“取其上而得其中,取其中而得其下”。
人都是有惰性的,當我們把60分作為最終的考試目標的時候,往往孩子們只愿意拿出來百分之五十的努力來做這樣的一件事情,結果可想而知。但當我們把90分作為一個申請目標的時候,我們會拿出百分之八十的努力來做這樣一件事情,最后的結果肯定是大于六十分的。
我們有多強烈的欲望和信念,決定我們在這個過程中忘我的程度,根據黃金等價原則,也就決定了最后的結果。
最后,我們來談談服從性!笆勘粨簟崩镉幸痪浜芟矚g的臺詞,“把簡單的事情做到極致,就是絕招”,量變達到質變是永恒的真理。那些最后能考出來托福高分的學生,都有一個共性,那就是執行力和自律性比較強。
最近帶了一個國內知名學府的高材生,然而給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并不是這個孩子的聰明,也不是他超強的記憶力,而是他的踏實的心態,每節課的課后作業,每天日常任務,我都會收到積極的反饋,此非空穴來風,都是有據可循。
其實客觀來講,這個孩子的思維能力和英文基礎絕對比國內百分之95以上的學生要高出不僅僅一點點,但還是會踏踏實實的把每天該做的事情做好并且及時向老師進行反饋。
我們不僅要重視每一節課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還會花同樣甚至更多的精力去把控學生課下的學習。
三分學,七分管。我們教會孩子知識,同時也在培養孩子的思維方式和學習習慣。在一個浮躁的世界里學會認真,讓我們一路同行。
關于托福學習的“軟實力”的相關內容留學通小編就分享到這里了,想可以幫助到大家。祝大家閱讀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