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進中國現代化個人心得體會推薦
每個人的想法和觀念都不一樣,你覺得是錯的事,別人不一定覺得,對于閱讀或觀看過的作品,用自己的話語把它寫出來,我們稱之為心得體會。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寫過心得體會吧,寫心得體會目的是提升我們的思考能力,指導我們的實踐,心得體會書要如何規范的書寫呢?我們特意為大家收集整理了“推進中國現代化個人心得體會”,歡迎閱讀,希望對你有幫助!
推進中國現代化個人心得體會 篇1
“中國式現代化”是共享發展共同富裕的現代化。《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到2035年“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第一次將“共同富裕”寫進黨的全會文件。
2021年8月17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揭示,“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在高質量發展中推進共同富裕”。
“共享”、“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本質內涵,彰顯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體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優越化,是超越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的顯著標志。“共享”與“共同富裕”是緊密聯系的兩個范疇,“共享”是一種抽象的原則要求和價值規范,指共同、公平或平等地享有;“共同富裕”是一種現實的目標狀態和理想特征,指共同、公平或平等達到富裕的結果。顯然,追求“共享”客觀上要求實現“共同富裕”目標,而實現“共同富裕”則內在地要求貫徹“共享”原則。
共享發展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人民性、正義性、共享性的充分體現。從世界范圍看,共同富裕不僅具有經濟意義,更具有政治意義,還具有世界意義,“(收入和財富的)歷史會怎么演變取決于社會如何看待不平等,以及采取怎樣的政策和制度去衡量和改變不平等。”
“中國式現代化”是社會主義現代化,是絕大多數勞動人民共享利益和幸福的現代化。
推進中國現代化個人心得體會 篇2
中國式現代化是黨領導人民堅持走自己的路的偉大創造。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的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黨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
所謂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重新定義、豐富完善的現代化,有別于既有現代化國家的特點。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現有發達國家人口總數才不到12億,而我們要實現的是14億人口的現代化,因此中國對世界現代化的發展一定會產生非常深遠的影響。區別于西方的兩極分化、貧富差距懸殊,中國式現代化還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這是基于社會主義國家的基本國情為出發點去堅持全體人民共享。不同于西方的物質膨脹,中國式現代化更是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我們要走的現代化道路蘊含著豐富的精神內核,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彰顯和體現。中國式現代化也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我們絕不走西方科技革命、工業革命下先污染后保護的老路,而是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可持續發展道路。中國式現代化還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因為中國向來以和為貴堅持求同存異,那么任何殖民擴張、野蠻掠奪的強盜行徑,都不是我們的發展道路。
中國式現代化的宏偉藍圖已經鋪展,未來的方向和路徑也已經明晰,所以我們必須要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只有堅定信心、埋頭苦干、時不我待、奮勇前進,才能為中國式現代化的實現貢獻出屬于我們這一代的青春力量。
推進中國現代化個人心得體會 篇3
我國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中國要實現的現代化不是部分人和部分地區的富裕,而是涉及14億多人口的全民富裕。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但仍面臨城鄉差距、地域差距和收入差距不平衡等難題。在現代化進程中既要“做大蛋糕”,又要“分好蛋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中國式現代化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始終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堅持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和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社會主義制度和市場經濟有機結合,在發展生產力的同時防止資本無序運作,朝著實現共同富裕的目標扎實前進。
推進中國現代化個人心得體會 篇4
如何理解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
現代化本身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一個過程,也是一個文明發展所追求的方向。正因為大家都追求現代化,它必然有好的東西值得追求。所以不管西方還是我們中國,搞現代化得按照大家都需要遵循的一些規律來展開。比如,要搞現代化,就得搞工業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場化、法制化、國際化,這些都是在追求現代化的過程中要經歷的事情,它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道理。我們中國共產黨也要遵循,也要把這些經驗為我們所用,不閉門造車,通過開放來學習一些好的經驗做法。這是中國式現代化具有的普遍性、一般性的方面。
但同時,中國式現代化確實有中國的歷史發展階段等方方面面的因素影響,所以它肯定有自己的特色。中國式現代化第一個強調這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不是別的政黨領導的現代化。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現代化是干什么?是搞社會主義的現代化,就是要逐步走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這是核心要義。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另外也講到了現代化的實質。這些都有我們中國自己的特色,這就叫特殊性。
中國的現代化建設既要遵循普遍性規律,又要保持自己的特色,把兩個結合起來,才能把我們國家建設好。
未來五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局起步的關鍵時期。從過去到現在,我們國家追求的現代化的概念有沒有變化?過去提到的現代化與現在提出的現代化核心有何不同?
人類對現代化的認識是由淺入深的過程。比如最早人類對現代化的認識就是工業化。因為過去都是農業國家,后來英國工業革命以后,大家覺得這個厲害,促進了生產力高速發展。資本主義工業革命的一兩百年創造了整個人類幾千年沒有的生產力,創造了工業革命的神話,所以一開始都要追求工業化。
實際上,現代化是從工業化起步的,后來覺得光叫工業化,可能不足以表達人類社會的變遷。比如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關系、和信息化的關系,包括農業現代化的關系。人們覺得工業化這個概念不夠用了,所以才發明了現代化這個詞。現代化這個詞就包括了這些內容,人們的認識就是這樣發展起來的。
我們共產黨進京之前,就講要把一個落后的農業國變成先進的工業國,這也是想追求現代化,后來提出四個現代化,再后來四個現代化的內涵也有了變化。這都說明,人們對于現代化的認識在不斷變化,追求現代化要干的事也在變化,現代化的構成也有變化。
現在,我們要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就不是四個現代化而是“N個現代化”,方方面面都得好才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包括了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黨的建設、軍隊國防等都是跟現代化有關系。
中國式現代化的目標就盯著偉大復興。中國現代化往前走一步就離偉大復興更進一步。我們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既是路徑,也是目標,也是方向。
推進中國現代化個人心得體會 篇5
“中國式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
中國式現代化,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之所以是中國的,是因為中國式現代化是黨領導人民成功開創出來的,有著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擁有完全的“自主知識產權”;之所以說是世界的,是因為中國式現代化又是“開源代碼”,對于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而言,提供了一種全新的現代化的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示范。
進一步對中國式現代化進行了全面系統闡釋。人口規模巨大、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等五個方面重要特色,反映了我國國情和現代化建設規律;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等九個方面本質要求,指明了推進現代化建設的著力點和主攻方向;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等五個堅持重大原則,既闡釋了“什么是中國式現代化”的方向指引,又提供了“怎樣實現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遵循。
科學回答現代化的“人民之問”。一個14億多人口的大國要整體邁入現代化,在人類歷史上是空前偉大的創舉,必然要付出艱辛努力,克服更多艱難險阻,也必然會產生更廣泛的世界性影響,對人類進步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當前,我國存在城鄉差距、地區差距和不同群體居民收入差距,在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要自覺主動地解決“三大差距”問題,使全體人民共享現代化成果。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既要做大做好“蛋糕”,又要切好分好“蛋糕”。
扎實推動共同富裕的關鍵之一在于分配制度。堅持多勞多得,鼓勵勤勞致富,促進機會公平,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范收入分配秩序,規范財富積累機制。
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最鮮明的品格和根本的政治立場。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國式現代化是中華兒女團結奮斗、不斷奔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和要求,也是區別于資本主義的本質特征。新時代非凡十年,黨領導人民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打贏了脫貧攻堅戰,實現了千百年來中華民族擺脫貧困的夙愿。黨始終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科學回答現代化的“中國之問”。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就開始了對中國現代化目標的規劃,提出要將中國由落后的農業國變成先進的工業國。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中國的現代化發展戰略從最初單一的“工業化”逐步轉變為“四個現代化”。改革開放新時期,“中國式現代化”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總體指導思想。進入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創造性地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開辟了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新境界。
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堅持不懈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從第一個五年計劃到第十四個五年規劃,一以貫之的主題是把我國建設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雖然在探索中遭遇過一些困難和挫折,但黨和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意志和決心始終沒有動搖。在這個過程中,黨對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認識不斷深入、戰略不斷成熟、實踐不斷豐富,加速了中國式現代化進程。我們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奇跡和社會長期穩定奇跡,用幾十年時間走完了發達國家幾百年走過的工業化歷程。
獨特的中國國情、獨特的文化傳統和獨特的歷史進程,決定了中國必須堅定不移獨立自主推進適合自己特點的現代化,必須具有中國特色、符合中國實際。
在新中國成立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的長期探索和實踐基礎上,經過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理論和實踐上的創新突破,我們成功推進和拓展了中國式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既有各國現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國情的中國特色。既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科學回答現代化的“時代之問”。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許多發展中國家眼中的現代化就是西方資本主義現代化。單純追求經濟、政治等單一向度的、非均衡的現代化,最終難以持續;即使已經實現現代化的國家,也會因為忽視某一方面的發展不均衡而導致國家衰落。世界現代化的歷史特別是拉美、中東地區一些發展中國家的現代化歷史表明,通過“跨越式”發展追趕世界現代化前沿的過程,必然會牽動整個社會發生劇烈變革,這就需要國家現代化所涉及的各個方面統籌協調、重點推進。
推進中國現代化個人心得體會 篇6
(一)感悟新成就,增強四個自信
過去五年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五年來的成就是全方位的、開創性的,五年來的變革是深層次的、根本性的。五年來,我們黨以巨大的政治勇氣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出臺一系列重大方針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舉措,推進一系列重大工作,解決了許多長期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難題,辦成了許多過去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這一切的表述,并不僅僅只是寫在紙上,而是真真切切地改變了我們生活。祖國的厚積薄發,讓我不再懷疑、終于挺起腰桿來信心十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這意味著中華民族迎來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意味著我們的道路、我們的理論、我們的制度、我們的文化不斷發展,給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發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國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選擇,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了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二)銘記新目標,提升理論素養
我生于60年代,真真切切感受到祖國建立之初的艱難。祖國從山河破碎到建立新中國,從一窮二白到現在全球第二。尤其是改革開放以后,也就是在1978年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后,我們黨對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戰略安排,提出三步走戰略目標,一是解決人民溫飽問題,二是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三是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前兩個目標已提前實現。黨中央把從xx年到本世紀中葉的目標分為兩個階段來安排。第一個階段,從xx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第二個階段,從2035年到本世紀中葉,在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基礎上,再奮斗十五年,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
作為一名基層黨務干部,我們也應該響應黨中央的號召。追求新知的光榮傳統,始終保持旺盛的學習熱情和強烈的求知欲望,要堅持知與行的統一,把向書本學習、向實踐學習、尤其要向群眾學習,深入基層單位,關注基層員工的工作生活方面的需要,積極努力為基層員工解決實際問題,做好本職工作,做好工會的大管家職工的娘家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全面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壯麗篇章!
(三)牢記新囑托,踐行新的思想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有史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作為一名基層的黨務工作者,必須全面牢記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把這個初心和使命與我們自身結合起來,做到融于心、表于行。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創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最為顯著的標志,實現了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又一次飛躍,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理論意義、實踐意義。同時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思想,為我們企業發展指明了方向,也為我們企業如何適應新時代作出新作為和基層黨務干部如何做好黨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時代發展的必然產物,對于科學客觀認識我國當前國情、解決當前我國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對于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對于取得未來的勝利、對于我國乃至世界都會產生深遠且里程碑式的影響。
小編精心推薦
心得體會范文 心得體會怎么寫 心得體會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