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一点通 - 合肥驾校 - 合肥新亚驾校 - 合肥八一驾校




關閉
今日支付寶掃碼大紅包
當前位置: 培訓一點通 > 新聞資訊

世界的氣候說課稿通用

更新時間:2025-05-20 07:19:59發布時間:2023-02-21 08:51:53

  在每次上課前我們都要準備教案的,我們要做好一切準備。教案有助于鍛煉教師的思維,提高教學能力,你知道應該從哪幾個方面著手去故事一份完美的教案嗎?現在,有請閱讀欄目小編推薦的《世界的氣候說課稿》,如果對這個話題感興趣的話,請關注本站!

世界的氣候說課稿(篇1)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識記:

  (1)歐洲地形特征;

  (2)溫帶海洋性氣候特征、地中海氣候特征;

  2、理解: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的成因;

  二、能力目標:

  學會分析自然環境各基本要素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影響

  教學重點:

  1、歐洲地形特征;

  2、溫帶海洋性氣候特征、地中海氣候特征;

  教學難點:

  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的成因

  教學方法:

  讀、講、議、練

  教具使用:

  掛圖、投影片、錄像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復習:

  師問:亞洲和非洲的地形各以什么地形類形為主?

  生答:亞洲地形以高原、山地為主。非洲地形以高原為主。

  導入:

  我們今天來學習有關歐洲的地形和氣候的知識。

  新課:

  (將學生分成3組,每組選一位組長,組長負責組織本組的課堂學習和競賽,并負責檢查別組的學習情況。為激勵競賽,規定課堂競賽得分少的一組要表演節目。)

  引導學生讀圖13、7歐洲的地勢和歐洲西部地形圖,完成22頁活動內容,并思考問題:

  歐洲的地形特征是什么?歐洲的平原有什么特征?成因是什么?冰川作用能形成哪些地形?

  1、學生活動:小組內可互相討論要完成的內容,組長負責檢查別組的學習情況,沒完成一人次扣一分。并搶答問題。

  2、老師:在黑板上畫出歐洲西部的板圖,邊小結邊畫板圖。

  3、要求學生也畫出歐洲西部的草圖,并填上西歐平原、中歐平原、阿爾卑斯山、斯堪的納維亞山、勃朗峰。

  學生自學西歐的氣候: 學生讀圖13、9西歐的氣溫和降水,從降水和氣溫兩方面分析西歐的氣候特征。

  答:西歐氣溫冬季比較溫和,夏季比較涼爽;全年降水的季節分配也比較均勻,海洋性特征顯著。

  學生讀圖13、10西歐的氣候類型及其成因,討論完成23頁活動內容。并在圖上填出各氣候類型的分布范圍。 老師在板圖上邊畫邊小結。 學生討論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的特征和成因。 學生發言后老師小結:

  溫帶海洋性氣候的特征:氣溫冬季比較溫和,夏季比較涼爽;全年降水的季節分配比較均勻。成因:西歐瀕臨大西洋,北大西洋暖流流經沿岸,強勁的西風把暖濕氣流輸送到大陸內部,地形以平原為主,山脈多東西走向,有利于水汔進入內陸。

  地中海氣候特征:冬雨夏干。成因:冬季,西風帶南移,帶來暖濕的氣流,氣候溫和多雨。夏季,受副熱帶高壓帶北移控制,天氣晴朗干燥。(用投影片演示)

  1、老師小結后,看有關內容的教學錄像,鞏固效果。 學生做課堂練習。老師總結本節課的學習情況,并讓得分少的小組表演節目。

  板書設計:

  湖泊

  地形:平原-----波狀起伏-----冰川作用-----冰川地形---- 峽灣

  u形谷

  歐洲西部

  特征:海洋性特征顯著

  特征:冬季溫和,夏季涼爽,降水季節分配均

  氣候溫帶海洋性氣候 勻。

  成因:海陸位置、洋流、地形、風帶

  地中海氣候 特征:冬雨夏干

  成因: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移動

世界的氣候說課稿(篇2)

  學習目標:

  1、了解世界各地區的氣候差異地;

  2、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及分布地區;

  3、了解影響氣候的幾個因素及其基本道理。

  學習重難點:

  1、世界主要氣候的類型及分布。

  2、分析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對氣候的影響。

  學法指導:小組合作探究,合作完成,個別指導重點點拔。

  導學過程:

  1、請同學們結合前兩節學習的知識,能說出來“天氣”與“氣候”的區別。

  2、天氣的特點是什么?氣候的特點是什么?

  3、課本p57的A、B、C三幅圖是描述哪些地區的氣候的?

  4、其中A、B兩幅圖中,都有“一年到頭”這幾個字,同學們想一想,這里的一年指的是某一特征的年份,還是一般而言呢?

  5、人們描述天氣,關注的時間是一天,常用到氣溫、降水、風、云、霧等要素。從圖3.22的談論中看,人們描述氣候,關注的時間是多長?一般只注意哪兩個要素?你們能用一句話概括當地的氣候特點嗎?

  6、在前兩節的學習中,我們知道世界上氣溫和降水的地區差異很大,同學們想想,世界上哪些地區溫度高,哪些地區溫度低?哪些地區降水量多,哪些地區降水量少?

  7、課本p58,看圖3.23能說出世界上有哪些主要氣候類型。

  8、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9、除了自然因素,人類活動對氣候有哪些影響?

  達標檢測:

  1、課本p58活動題2。

  2、課本p59—60活動題1、2、3、4。

  3、課本p61—62活動題2、3、4。

  教學反思:

  1、本節課我采用復習舊知識引出新知識的方法,得出影響氣侯的主要因素,由淺入深,易化難點。

  2、影響降水的主要因素理解起來有困難,通過小組間的互助學習加深理解。

世界的氣候說課稿(篇3)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認識熱帶景觀的差異。

  2、掌握世界氣候分布圖上的熱帶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

  3、掌握熱帶氣候的氣溫曲線圖和降水量逐月分配圖的判讀方法。

  4、能根據氣溫和降水的資料簡要描述一個地區的氣候特征。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氣溫曲線和降水柱狀圖的閱讀分析,提高讀圖、析圖能力和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2、通過閱讀教材,提高閱讀及分析能力。

  三、情感、態度及價值觀

  1、擴展知識,拓寬視野,激發探究未知領域的欲望,培養研究性學習的能力。

  2、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樹立保護環境的觀念。

  教學重點

  熱帶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

  教學難點

  熱帶氣候類型的氣候特征。

  教學準備

  1、了解教學目標和重難點,確定課堂教學形式和方法。

  2、播放熱帶氣候的視頻課件,課堂放給同學們看,給學生視覺、聽覺上的直觀感受。

  3、制作本節課適用的學練一體案和課件,使之更為適合課堂使用。

  教學方法

  1、基于對學生已有學習水平的估計,同時針對初中學生的認知規律,本節課要注意聯系生活實際,運用比較法、討論法等教學方法,開展小組討論,讓學生在合作與交流中獲取知識。

  2、教學中采用“學練一體案”為主、多媒體為輔的教學方式,過程設計由情景入手,引導學生思考問題,調動每位學生的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教學過程

世界的氣候說課稿(篇4)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通過實例分析,讓學生體會各因素對氣候的影響,從而使學生受到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

  2.通過“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的教學,使學生體會、感悟“氣候與人類活動的關系”,培養學生的地域觀念、災害意識。

  [知識和能力]

  1.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

  2.舉例分析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因素對氣候的影響。

  3.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4.初步學會閱讀世界氣候的分布圖,建立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分布的空間概念。

  5.培養學生初步學會通過讀圖,分析某一地區氣候特征的能力。

  教學重點1.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

  教學難點1.緯度位置等主要因素對氣候的影響。

  2.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空間分布。

  教學設計

  [導入新課]

  復習提問:1.在熱帶、溫帶、寒帶分別有哪些氣候類型?

  2.影響氣溫和降水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出:是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是影響氣溫和降水出現地區差異的主要因素。而不同的氣溫和降水的組合又形成了世界各地氣候的差異,因此,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和地形也是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板書

  二、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對于本段教學內容,要圍繞課本P59活動的設計,讓學生在活動中讀圖、討論、運用舊知,分析歸納,體會各因素對氣候的影響。

  1.投影展示課本P60圖3.24“兩地氣溫、降水量的月份分配”。教師先指圖說明其是“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的組合,圖的下端表示一年的12個月,圖的左側是氣溫刻度,右側是年降水量刻度。閱讀時以“氣溫曲線圖”“降水柱狀圖”的方法和要領進行分析判讀。然后把學生分成兩大組,每組討論分析一地的氣溫是什么特點?降水是什么特點?組合成什么樣的氣候特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屬于何種氣候類型?并選出代表在全班交流。

  2.各組的代表發言交流、大家評判補充、教師評價點撥,并畫黑板簡圖或投影展示甲圖。使學生認識和體會緯度位置對氣候的影響。A地的氣溫各月均在20℃以上,降水各月都很多,年降水量超過20xx毫米。因而該地的氣候特征是全年高溫多雨。該地位于赤道地區,緯度位置低,形成了熱帶雨林氣候。

  甲圖

  3.把教室比成是亞歐大陸的溫帶地區。學生分成三部分,兩邊的學生分別位于大陸的東岸和西岸,中間的學生位于大陸內部。各組由于所處的海陸位置不同,分別討論本組形成了哪些氣候類型?并結合世界氣溫和降水分布的特點,說說各氣候類型的特征。

  4.各組代表發言、大家評判補充、教師評價點撥,并畫黑板簡圖或投影展示乙圖。使學生認識和體會海陸位置對氣候的影響。由于地處同緯度的溫帶地區,氣溫夏季陸高海低,冬季海高陸低。但是所處的海陸位置不同,東西兩岸地區距海洋近而且能受到海洋濕潤氣流的影響,降水較多,而遠離海洋的內陸地區,降水就少,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氣候。

  位于亞歐大陸溫帶地區沿海的大陸東岸,形成的是亞熱帶季風和季風性濕潤氣候以及溫帶季風氣候,其特點是一年之中四季分明,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亞熱帶季風氣候的氣溫冬季在0℃以上,年降水量要比溫帶季風多。

  乙圖

  位于亞歐大陸溫帶地區沿海的大陸西岸,形成的是濕潤的地中海氣候和溫帶海洋性氣候。前者的氣候特征是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后者的氣候特征是全年溫和多雨,氣溫和降水的年變化比較小。

  位于溫帶的亞歐大陸內陸地區形成的是冬冷夏熱,氣溫變化大,降水較少(集中在夏季)的溫帶大陸性氣候。

  5.讓學生觀察課本P60圖3.25,指出A坡屬于(迎風坡),B坡屬于(背風坡),降水多的是哪個坡?(A坡)。教師畫黑板簡圖或投影展示丙圖,加深學生認識和體會地形對氣溫和降水的影響。

  丙圖

  6.組織學生先獨立完成課本P10活動4,然后讓3名學生說說自己的答案和做題思路,大家評判補充。

  (1)青藏高原緯度較高,但是氣候寒冷。(地形因素,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每升高100米,氣溫約下降0.6℃)

  (2)海南島終年如夏,降水較多;黑龍江省

  北部冬季漫長,多冰雪。(緯度位置:海南島緯度低,氣溫高;而黑龍江省北部,緯度較高,氣溫低)

  (3)新疆塔里木盆地氣候干燥,同緯度的北京氣候較濕潤。(海陸位置:二者雖同處亞歐大陸的溫帶地區,但新疆塔里木盆地位于大陸內部,距海較遠,降水少;而北京位于大陸東岸沿海地區,降水較多)

  板書

  三、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

  氣候與人類的生產和生活關系密切。這里的教學,通過從學生的自身體驗出發,實例討論分析,讓學生認識體會不同地域,由于氣候條件不同,人們的生活和生產活動也不一樣。

  1.學生從自身體驗出發,結合當地的實際,列舉一年內的不同季節,人們在衣、食、住、行以及農業生產方面有什么不同。學生相互交流、補充,教師引導評價。

  2.指導學生閱讀課本P61活動1,分成學習小組,談談這是氣候對人類活動哪方面的影響,而且這種影響正在發生著怎樣的變化?為什么會發生這樣的變化等,互相交流感想。并推選一個代表概括大家的發言,在全班進行交流,如果能選用當地的實例或讓學生結合自己家里的變化等,學生的感受會更深。通過討論交流,教師的引導點撥,使學生認識氣候對人類生活有很大的影響,但是隨著經濟、技術水平的提高,人類生活受氣候的限制越來越小。

  3.讓學生閱讀課本P61“水稻種植與氣候”。結合自己對當地氣候條件的了解,結合水稻的生長習性,看看當地適合不適合種植水稻,使學生認識氣候對人類農業生產活動的影響。

  4.用兩個學生扮演小強和小明進行對話,讓學生進行討論,看看他倆的愿望能不能實現,為什么?通過討論交流,教師評價點撥,使學生認識到不同的地區,氣候條件不同,不能簡單地把甲地區的樹、農作物移到乙地區,不能憑主觀愿望做事,人類的活動必須要符合自然規律。

  5.組織學生閱讀活動3,然后把學生分成兩組,并結合當地發生過什么樣的自然災害,造成哪些損失或危害,組織學生進行辯論。

  根據雙方辯論的情況,教師要適時啟發引導,使學生認識到自然災害是對人類危害而言的。否則只是自然現象,成不了災害。沙漠地區,荒無人煙,長時間不下雨,對人類來說造不成危害,所以這只是一種自然現象。而我國南方一些地區就不同了,這里人口稠密,城市集中,經濟發達,又是我國的主要農業區,一個月不下雨,人們的生活和農業生產就要受到影響,造成損失。同理,就是同樣等級的災害,在人口密集或經濟發達區造成的損失,要比人口稀疏或經濟落后的地區大得多。

  通過對實例的辯論、分析,使學生自己去體會氣候異常變化對人類活動的影響,以培養學生的災害意識。

  6.投影展示漫畫欣賞:“地球出汗了”。地球為什么出汗了?

  讓學生閱讀課本P62“氣候變暖”。然后組織學生分成學習小組討論:地球為什么出汗了?面對全球變暖的趨勢,人類應該怎么做,我們應該怎么做。

  讓學生自由發揮,不要作過多要求。教師要引導學生認識到:人類活動對氣候的影響,所以,人類應該理性地控制對氣候有負面影響的活動。

  [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主要學習了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和氣候對人類活動的影響。通過這些實例的分析,一方面要認識緯度位置、海陸位置以及地形對氣候的影響;一方面要體會、感悟“氣候與人類活動的關系”。特別是氣候變暖已成為人類普遍關心的環境問題,要保護好大氣環境,這需要全人類的共同努力,作為新世紀未來的青年,同學們也要積極投入行動行列。

  板書設計

  作業布置閱讀下列材料,結合課堂的討論,以及通過調查、查找資料,自擬題目,寫一篇地理小論文。一星期后,組織一次論文交談評比活動。

世界的氣候說課稿(篇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1)記住世界主要熱帶、亞熱帶氣候類型的名稱

  (2)能在地圖上說出熱帶、亞熱帶氣候的分布規律和主要分布地區

  (3)記住各種熱帶、亞熱帶氣候的氣候特征

  2、能力目標:

  學會閱讀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正確分析某一氣候類型的特點。

  3、情感目標:

  認識到氣候與環境的關系,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

  重難點

  各種熱帶、亞熱帶氣候的分布及特點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二)、熱帶氣候類型

  1、介紹熱帶的位置(南北回歸線之間的廣大區域)

  2、熱帶雨林氣候

  a、出示熱帶雨林氣候的氣溫曲線與月降水量柱狀圖

  b、通過看圖教學生總結熱帶雨林氣候的特征

  全年高溫多雨

  c、出示熱帶雨林氣候的世界分布圖

  d、通過看世界的氣候類型分布圖來總結熱帶雨林氣候的分布區域

  赤道附近:(亞馬孫平原、剛果盆地、馬來群島),期中以亞馬孫平原雨林氣候面積最為廣闊,并介紹“地球之肺”。

  e、看熱帶雨林氣候區的景觀圖加深對熱帶雨林氣候特點的印象。

  3、用以上的方法講解熱帶地區的其他幾種氣候類型

世界的氣候說課稿(篇6)

  一、教學要求

  1.在世界氣候分布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

  2.舉例分析緯度位置、海陸分布、地形等對氣候的影響。

  3.舉出日常生活中的實例,說明氣候對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影響氣候的主要因素。

  難點:分析各類型氣候的特征。

  三、教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

  四、課時安排:2課時

  五、教學過程

  播放多媒體課件,展示圖片和文字。

  師:在前面的學習中我們認識了天氣,大家看看圖中哪個描述的是天氣呢?

  生:略。

  師:其余的這些叫做什么呢,它包括哪些方面?和天氣有什么區別呢?

  生:略。(教師引導學生認識:一個地方的氣候具有一定的特征,一般變化不大;氣候的兩個基本要素:氣溫和降水。)

  師:世界上不同的氣候類型控制下會呈現不同的自然景觀,大家看圖來欣賞一下吧!

  教師利用多媒體展示圖片,讓學生對氣候有感性認識。

  師:同學們,能否描述一下我們這里的氣候狀況呢?

  學生紛紛舉手,因為孩子們對家鄉的情況比較了解,這樣發問有種親切的感覺,從而激發孩子們展示自我的欲望。

  教師出示“世界主要氣候類型圖”。

  師:你能否在圖中找到我們這里的位置,進而說出這里的氣候類型呢?

  學生上臺指出。

  教師根據學生的表現做適當的評價。

  師:大家都看到了,這幅圖上不只一種氣候類型,你們可以數數有幾種?(生答略)原來世界上還有這么多的氣候類型呢。那么其他地區的氣候都有什么類型?又有什么特點呢?想不想知道呢?

  生:想。

  教師出示熱帶雨林氣候圖片、熱帶沙漠圖片、溫帶季風圖片和相應的描述語句。

  教師讓孩子們分角色朗讀。

  師:通過前面的學習你知道世界氣候有什么特點呢?

  生:世界氣候復雜多樣,地區差異大。

  師:現在我們做個游戲,這個游戲叫做“二人賺”。游戲的規則是這樣的:本班同學分成三個組,每組推舉兩位同學,一位在圖中任意指出一種氣候類型,另外一位同學要說出它的名字,指出其緯度位置和海陸位置,然后指的同學要做出判斷,兩個人都答對方可“賺”到一分,每組有4次機會。下面大家就努力記憶這些氣候類型及其相應的地理位置吧!

  學生記憶。(約5~8 分鐘)

  學生比賽開始。

  比賽結束,決出優秀小組──“二人賺大王”。

  教師引導學生復習溫度帶知識和大陸東岸、西岸和內部的知識。

  學生總結不同溫度帶的氣候類型和大陸不同位置的氣候類型,完成表格。

  (分別找兩位學生到圖中說出,其他同學在書上完成P59。)

  師:下面我來認識幾種氣候類型的特點和它們的分布地。

  教師出示“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帶領學生分析其特點。

  師:誰能總結一下判斷氣候類型的方法?

  生:先看氣溫曲線圖,判斷在哪個溫度帶;然后看降水柱狀圖,判斷屬于什么氣候類型。多次做練習進行知識鞏固。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世界上主要的氣候類型,他們各有各的特點。在你的生活中有沒有感受過不同的氣候類型呢?

  學生舉自己經歷的事情,如有的同學去了黑龍江,還有去了新疆,為什么不同的地方氣候不一樣呢?是什么影響了氣候呢?下面讓我們一起合作,探個究竟吧。

  活動探究1

  教師出示南極和赤道地區的景觀圖、當地的降水柱狀圖、氣溫曲線圖和世界地圖。

  學生分組討論。

  學生發表討論的結論,教師和同學做出評價。

  緯度因素影響:緯度越高,氣溫越低,降水越少。越低,氣溫越高,降水越少。

  活動探究2

  教師出示新疆和杭州的景觀圖、各自的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和中國地圖。

  學生分組討論。

  學生發表討論的結論,教師和同學做出評價。

  海陸位置影響:離海近,降水一般多;離海遠,降水少。

  師:那么同一緯度地區的夏季,是海上熱還是陸上熱?冬季呢?

  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回答,指出海陸位置對氣溫的影響:同一緯度地區的夏季,海上氣溫低于陸上氣溫,冬季相反。

  活動探究3

  教師出示青藏高原和長江中下游地區的景觀圖,以及他們的降水柱狀圖、氣溫曲線圖和中國地圖。

  學生討論。

  學生發表討論的結論,教師和同學做出評價。

  地形因素的影響:海拔越高,氣溫越低;海拔越低,則氣溫越高。

  教師播放多媒體:迎風坡降水。

  學生看課件,討論回答:迎風坡降水多,背風坡降水少。

  教師出練習題進行知識鞏固和應用。

  師:不同的氣候條件對我們的生產和生活造成不同的影響,大家舉例說說。

  學生舉例子說明。

  學生閱讀《水稻種植與氣候》。

  完成活動題P61頁。

  師:人類活動也可以對氣候造成很大的影響,近幾年的氣候變暖現象和人類活動有著不可推卸的關系。誰來給大家講述一下關于全球氣候變暖的有關知識。

  生:略。(參照P62)

  師:通過這節課你們學到了什么?

  生:略。

  教師總結。

世界的氣候說課稿(篇7)

  教學目標

  1.說出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的特點。知道1月0℃等溫線的分布與地理意義。

  2.知道我國溫度帶劃分依據及劃分地區,明確我國地理環境的巨大差異。

  3.通過閱讀等溫線分布圖,培養學生判讀等值線的技能。

  4.理解并掌握我國降水的時空分布規律;掌握我國干濕地區的劃分依據及分布。

  教學重難點

  1.1月0℃等溫線的分布與地理意義,知道我國溫度帶劃分依據及劃分地區。

  2.理解并掌握我國降水的時空分布規律;掌握我國干濕地區的劃分依據及分布。

  教學工具

  掛圖、教學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展示學生收集到的圖片,北國冰城哈爾濱的自然景觀(冰天雪地)和人文景觀(“冰燈游園會”):在冰燈游園會上人們冒著零下二十多攝氏度的嚴寒,觀賞那正在開屏的冰孔雀、競相開放的冰荷花……晶瑩剔透,色彩繽紛,像是步入神話中的水晶宮。南國的廣州,在一年一度的春節迎春花市上,數不清的奇花異卉、爭妍斗麗,競放芳香,使學生獲得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很大的感性認識。

  (教師小結)可見,同是冬季、同是春節期間,我國南北的氣溫和景觀差別很大。

  二、新課教學

  (一)冬季南北氣溫相差很大

  1.比較學習新知

  讀圖2.13,我們比較一下哈爾濱和廣州兩地冬季的氣溫。

  要了解我國南北氣溫差別的具體情況,還要看我國1月、7月平均氣溫圖--等溫線分布圖。

  根據我們學過的等溫線知識,我們分析一下我國1月、7月平均氣溫圖,看看我國冬、夏氣溫分布有什么規律?(學生讀圖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

  (1)冬季等溫線排列密集,說明冬季南北溫差大。黑龍江最北部1月平均氣溫在-32℃以下,海南省1月平均氣溫在16℃以上,我國南北氣溫相差很大。

  (2)1月平均氣溫0℃等溫線大致通過秦嶺-淮河一線,向西到青藏高原的東南邊緣。

  2.設疑導讀

  為什么我國冬季南北氣溫相差這么懸殊呢?學生討論。

  教師總結: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將近50個緯度。除緯度因素外,還有冬季風的影響。

  引導學生讀課本P40圖2.28,思考以下問題:

  (1)冬季風的源地在哪兒?風向如何?

  (2)冬季風對我國北方和南方氣溫的影響在程度上有什么差別?

  (3)青藏高原、云貴高原、海南島和臺灣島能否受到冬季風的影響?

  (學生討論、回答。)

  教師總結:冬季風南下,我國北方首當其沖,寒冷的冬季風加劇了我國北方的嚴寒。且冬季風在南下過程中,受崇山峻嶺阻擋,勢力漸弱,故南方受冬季風的影響而降溫的程度遠低于北方。

  過渡:我國冬季氣溫南北相差很大,那么夏季氣溫是不是相差也很大呢?我國夏季氣溫分布有什么特點呢?

  (二)夏季全國普遍高溫(青藏高原除外)

  1.讀圖導讀

  用同樣的方法,分析我國7月平均氣溫圖。(學生讀圖討論回答。)

  指圖總結:

  (1)夏季全國等溫線排列稀疏,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區7月平均氣溫在20℃以上,說明我國普遍高溫。

  (2)黑龍江省北部7月平均氣溫為16℃,海南省南部7月份平均氣溫為28℃,我國南北平均氣溫相差僅為12℃左右,氣溫差別不大。

  (3)7月我國氣溫最低的地區在青藏高原。因為青藏高原地勢很高,故青藏高原成為我國夏季平均氣溫最低的地區。

  2.設疑導讀

  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了解到我國冬季氣溫南北相差很大,夏季全國普遍高溫,同學們想一想這些特點對我們平時生產和生活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影響?

  (討論回答。)

  (1)夏季普遍高溫,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熱量資源,有利于農作物生長。

  (2)冬季北方嚴寒,使北方取暖的燃料造成很大損失,另外,容易使北方農作物造成凍害等。

  過渡:什么樣的溫度才能使農作物活躍生長呢?劃分溫度帶的主要指標是什么?引導學生閱讀教材。

  (三)溫度帶的劃分和分布

  根據活動積溫,我國劃分了五個溫度帶和一個氣候區,請同學們讀圖2.17《中國溫度帶的劃分》。說明讀圖要求,指導讀圖方法:

  (1)我國共劃分哪五個溫度帶和一個氣候區?

  (2)這五個溫度帶和一個氣候區分別分布在哪些地區?

  (3)暖溫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大致與幾月份的哪條等溫線一致?

  (4)我們生活的地區屬于哪個溫度帶?東北大部分地區、黃河中下游的大部分地區、海南島、長江流域、塔里木盆地各屬于哪個溫度帶?

  小組討論、回答。

  結合課本P33“活動”,說一說在不同的溫度帶,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有哪些不同?(如水果、房屋、服飾、耕地、農作物、飲食、植被、河流水文特征等。)

  (四)東西干濕差異顯著

  1.讀圖知新知

  讀圖2.18,小組合作,相互交流。

  (1)找出800mm、400mm、200mm年等降水量線的位置。

  (2)用彩色筆描出800毫米、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觀察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線與哪條等溫線幾乎重合,及其東部大致經過的地區。

  (3)總結我國降水的地區分布規律。

  教師總結:我國年降水量分布總趨勢: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2.設疑導讀

  (1)造成我國降水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2)找出我國降水最多和降水最少的地方在哪里?

  (3)我國降水量的地區差異很大,一個地區的干濕程度僅僅取決于當地年降水量的多少嗎?

  學生回答:干濕程度與蒸發量也有關。根據各地的降水量與蒸發量的對比關系將我國劃分為四類干濕地區。

  (五)干濕地區

  劃分依據:一個地區年降水量和蒸發量的對比關系。

  1.讀圖2.22,小組交流:

  (1)我國分為哪四類干濕地區?其中,山東省有哪兩類干濕地區?

  (2)我國四類干濕地區的分界線大致與哪條等降水量線相一致?

  (3)我國四類干濕地區各以什么植被為主?

  2.讀課本P37“活動”

  (1)降水量的不同,會影響到建筑、飲食、民俗等許多方面。比較圖2.23中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這與當地的降水情況有什么關系?

  學生比較、討論和發言。

  (2)不同的干濕地區對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有不同的影響,閱讀課本P37“活動2”,并加以補充,說明干濕地區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的影響。

  提問:書中的描述材料究竟說明了不同的干濕地區對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有什么不同的影響呢?

  (學生分小組討論一下,然后各小組代表發言,教師小結。)

  ①干濕地區影響地面植被:濕潤地區,降水豐沛,因而林木繁茂;干旱地區,降水稀少,因而草木矮小。

  ②干濕地區不同,植被不同,農業類型不同,農作物(經濟作物)也不同。

  ③干濕地區不同,種植的主要糧食作物不同,人們的飲食習慣和身體狀況也不同。

  三、課堂小結

  本節課我們通過學習,了解了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普遍高溫;降水不僅有南北的差異,也有東西的差異。

世界的氣候說課稿(篇8)

  一、教學目標:

  1、掌握全球氣候類型的分布、成因、特點;

  2、掌握全球氣候類型的判讀方法。

  二、課時安排:

  1課時。

  三、課型:

  新授課。

  四、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全球氣候類型的分布、成因、特點;

  2、教學難點:掌握全球氣候類型的判讀方法。

  五、教學方法:

  讀圖法。

  六、教學過程:

  1、導入:看圖識區域:觀看圖片,根據圖片景觀判斷它所屬的地區,從而確定其氣候類型。(熱帶雨林地區、熱帶沙漠地區、溫帶地區、寒帶地區)

  2、氣候:一個地方的氣候是多年天氣的平均狀況。

  天氣指一個地方短時間內的陰晴、風雨、冷熱等的大氣狀況。

  下列句子描述的是天氣還是氣候?

  昆明四季如春;——氣候

  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天氣

  明天大風降臨;——天氣

  全班分十個組,抽簽選取一種氣候類型,探究氣候類型的分布規律,形成原因和氣候特征。

  熱帶雨林氣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附近地區。世界上最大的熱帶雨林分布區在亞馬孫河流域,在非洲剛果河流域、東南亞的島嶼上也有大面積分布。全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全年高溫多雨。

  極地地區全年嚴寒;——氣候

  風和日麗。——天氣

  3、讀世界氣候類型分布圖:

  熱帶草原氣候:主要分布在熱帶雨林氣候區的南、北的兩側,最大一片分布在非洲大陸上。受赤道低氣壓帶和信風帶交替控制,全年高溫。分干濕兩季,干季時炎熱干燥,濕季時高溫多雨。

  熱帶季風氣候:主要分布在亞洲南部的印度半島及亞洲東南部的中南半島、菲律賓群島等地。受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和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影響,全年高溫、年降水量大,有明顯的旱季和雨季之分。

  熱帶沙漠氣候:分布在南北回歸線附近的大陸西部和中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最大的熱帶沙漠。在亞洲的阿拉伯半島上和澳大利亞中部也有熱帶沙漠分布。全年受信風帶或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全年炎熱干燥。

世界的氣候說課稿(篇9)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知道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特點。

  2.了解我國主要的溫度帶以及劃分的標準。

  能力目標

  1.初步學會分析氣溫形成原因。

  2.培養學生判讀分析等值線分布圖的技能。

  德育目標

  使學生懂得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資源,使人和環境相互協調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我國氣溫和降水的分布特點及差異。

  ●教學難點

  1.有關氣候圖的分析判讀。

  2.溫度帶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的關系。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展示學生收集到的圖片,北國冰城哈爾濱的自然景觀 (冰天雪地)和人文景觀(“冰燈游園會”):在冰燈游園會上人們冒著零下二十多攝氏度的嚴寒,觀賞那正在開屏的冰孔雀、競相開放的冰荷花、展翅待飛的冰天鵝,還有那昂首欲鳴的冰公雞、活潑可愛的冰小貓……,晶瑩剔透,色彩繽紛,像是步入神話中的水晶宮。

  南國的廣州,在一年一度的春節迎春花市上,數不清的奇花異卉、爭妍斗麗,競放芳香。穿著花花綠綠的人們,有的抱著五顏六色的鮮花,有的手捧金燦燦的盆栽柑橘,……,喜氣盈盈,流連忘返。”使學生獲得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很大的感性認識。

  (教師小結)可見,同是冬季、同是春節期間,我國南北的氣溫和景觀差別很大。

  (板書)第二節 氣候

  一、南北氣溫的差異

  1.冬季南北溫差很大

  [講授新課]

  (提問)我國冬季南北氣溫為什么會有很大差異呢?

  看書《中國1月平均氣溫的分布》圖(圖2.13)

  (讀圖觀察)下面同學們仔細閱讀一下代表北半球我國冬季的《中國1月平均氣溫的分布》,怎樣讀懂這幅圖呢?

  ①搞清圖例和氣溫數值,仔細觀察氣溫遞變有什么規律?(學生答后,教師小結:我國冬季氣溫的空間分布規律是由南向北遞減,即越往北去,氣溫越低)

  ②觀察等溫線的延伸方向及突變部分,了解、分析氣溫空間分布的變化趨勢及影響其分布的因素。(教師引導學生在圖中找到0℃等溫線,用彩筆描出來,觀察此線穿過哪些地形區、河流等,在哪些地形區發生突然變化,想一想為什么會發生變化?(學生答后,教師小結:從圖中可看出,0℃等溫線大致穿過秦嶺—淮河一線,在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向南彎曲,主要是因為地形地勢的影響)

  ③觀察1月份0℃等溫線以南,平均氣溫有什么特點?(學生:在0℃以上或>0℃);0℃等溫線以北,平均氣溫有什么特點?(學生:在0℃以下或

  ④再觀察一下等溫線的疏密和空間變化的幅度。想一想,等溫線分布密集,說明了什么?(學生:氣溫的差異較大)⑤在圖上找出我國最南、最北的氣溫極端數值(學生:最南16℃、最北-32℃多)計算一下我國南北1月平均氣溫大約相差多少攝氏度?(學生:近50℃)

  (教師小結)由此可見,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的特點是:越往北去,氣溫越低,冬季南北氣溫相差很大。(板書)

  (提問)為什么我國冬季南北氣溫相差這樣大呢?

  (投影) 冬至日下列三地的正午太陽高度、晝長時間概況

  (讀表)(1)比較一下,在冬至日,三地正午的太陽高度角和晝長時間有什么不同?(學生:冬至日,緯度越低,正午太陽高度角越大,白晝時間越長,反之,白晝時間越短)

  (2)想一想,在冬至日,為什么我國北方的正午太陽高度比南方低,晝長也比南方短?(學生:因為冬季太陽直射在南半球,愈往北去,太陽高度角愈小,白晝時間愈短)

  (3)緯度越低、太陽高度角越大、白晝時間越長,反之,白晝時間越短。這往往意味著什么?(學生:白晝時間越長往往意味著接受太陽光熱越多,氣溫越高;反之,氣溫越低)

  (教師小結)可見,緯度位置是影響我國氣溫分布的重要因素。我國冬季南北氣溫差異很大,與南北緯度位置高低不同很有關系。(板書)

  教師強調:冬季風也是影響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的另一因素

  2.夏季普遍高溫

  (過渡)剛才,我們搞清了我國冬季氣溫分布的特點:冬季南北氣溫相差很大。下面我們再來看看我國夏季氣溫分布有什么特點,為什么會形成這樣的特點?

  《中國7月平均氣溫的分布》圖(圖2.14)

  (讀圖思考)①與1月氣溫分布特點相比,7月等溫線分布的疏密程度如何?我國七月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多少攝氏度?這說明了什么?②等溫線在何處出現明顯彎曲?什么地形區平均氣溫明顯低于全國其他地區?③七月南北氣溫的極值是多少?南北平均氣溫相差多少攝氏度?

  引導學生根據這些問題閱讀《中國7月平均氣溫的分布》圖,并總結7月氣溫分布特點。

  (教師小結)學生回答上述問題后,教師小結:①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7月等溫線分布比1月等溫線分布稀疏,全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在20℃以上,說明我國夏季氣溫的南北差值較小,全國普遍高溫;②等溫線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出現明顯向南的彎曲,并且青藏高原的氣溫明顯低于全國其他地區,這主要是由于青藏高原的地勢很高造成的。

  ③我國最北的黑龍江省北部七月平均氣溫在16℃,最南的海南省七月平均氣溫在28℃,七月南北平均氣溫相差12℃。由此可見,我國夏季氣溫分布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夏季南北溫差不大,全國(除青藏高原等地區)普遍高溫。

  (閱讀材料)引導學生閱讀《我國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熱的地方》小字材料,擴大其知識面。

  (課堂活動)我國氣溫冬夏季分布特點的形成,與地勢有沒有關系?說說你的理由。

  (分組討論)分A、B兩大組(若干四人小組)討論,A組結合《我國1月平均氣溫分布圖》討論,B組結合《中國7月平均氣溫的分布》圖討論。各大組討論后,小組代表發言,相互補充。

  (教師小結)

  ①從《中國1月平均氣溫的分布》圖上可看出,等溫線分布比較密集,說明我國冬季南北氣溫差異較大。特別是1月0℃等溫線穿過秦嶺—淮河一線,之所以在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向南彎曲,主要是因為受青藏高原地勢高的影響。

  ②從《中國7月平均氣溫的分布》圖上可看出,等溫線分布比較稀疏,說明我國夏季南北氣溫相差不大。但等溫線在四川盆地西部(即青藏高原東部邊緣)向南出現明顯的彎曲,并且青藏高原的氣溫明顯低于全國其他地區。這主要是因為青藏高原的地勢很高造成的,因為地形地勢海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

  3.溫度帶的劃分與分布

  (過渡)前面,我們搞清了我國冬夏季南北氣溫的差異及其形成原因,下面再來了解一下我國的溫度帶。

  《中國溫度帶的劃分》圖(圖2.17)

  (讀圖觀察)同學們讀圖2.17,觀察一下我國自北向南劃分為哪5個溫度帶?在我國西南部還有一個什么氣候區?(學生:寒溫帶、中溫帶、暖溫帶、亞熱帶和熱帶;還有地高天寒、面積廣大的高原氣候區)

  (提問)我國的溫度帶是根據什么來劃分的呢?(學生:我國氣溫的南北差異和農業生產的實際)這里的農業生產實際指的是什么?(學生閱讀書中資料回答后,教師補充:這里的農業生產實際主要指一個地方氣候農作物所能提供的熱量條件)那么,我國的各溫度帶都包括哪些地方呢?請同學們仔細閱圖。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我國溫度帶的分布圖,并將溫度帶的分布與地形區、省級行政區等有關地圖相對應,尤其應著重指導學生觀察亞熱帶和暖溫帶的分界線,并將其與0℃等溫線相對應,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間的聯系,同時使學生明確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線(它既是1月0℃等溫線通過的地方,又是暖溫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

  (教師小結)學生觀察判斷后,教師歸納小結:寒溫帶位于黑龍江省北部、內蒙古東北部;中溫帶位于東北和內蒙古大部分、新疆北部;暖溫帶位于黃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區和新疆南部,亞熱帶位于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熱帶位于滇、粵、臺南部和海南省。

  (課堂活動)閱讀下面的資料,再補充有關資料,說說不同的溫度帶對我們的生產和生活有什么影響?

  (1)不同的溫度帶內,生長著不同的果樹。如暖溫帶內適合種蘋果、梨,柑橘只能在亞熱帶生長,芒果、香蕉主要分布在熱帶。

  (2)在不同的溫度帶內,作物能夠成熟的次數也不一樣。如中溫帶內一般只能一年一熟,到了熱帶就可一年三熟。

  (3)南北氣溫的差異在傳統民居的建筑上也有一定反映。如北方的房屋大多數坐北朝南,密閉程度較高,墻體較厚,尤其是東北地區的房屋多有雙層窗戶,房內或以炕代床,或有地爐、火墻,利于取暖保暖;南方的房屋則高大寬敞,比較注重通風透氣。

  (4)不同的溫度帶內,同一種糧食作物(如小麥)選擇的播種時間也不同。暖溫帶適合于秋季播種小麥,收獲的是冬小麥;中溫帶只適合于春季播種小麥,收獲的是春小麥。

  上述資料說明了溫度帶與人們的生產、生活之間有什么關系呢?

  了解南北方不同溫度帶內生長的不同水果樹及傳統民居的建筑特色。

  (分組討論)分A、B、C、D四大組(若干四人小組)討論,每大組討論一個問題,討論小組代表發言,其他小組補充。

  (教師小結)學生討論發言后,教師小結如下:

  (1)不同的溫度帶,地面的植被不同,因而生長的水果也不同;

  (2)不同的溫度帶,農作物生長期內的溫度高低和熱量多少不同,因而農作物的作物熟制也不同;

  (3)不同的溫度帶,冬、夏的氣溫高低差異很大,因而居民的建筑特色很不相同;

  (4)不同的溫度帶,所處的緯度位置高低不同,接受的太陽光熱多少不同,氣溫高低不同,因而農作物(小麥)播種時間也不同。

  結合實際:談一談我們這里屬于什么溫度帶?有什么特點?

  ●活動與探究

  1.我國冬夏氣溫分布有什么特點?它與緯度位置的影響有什么關系?想一想,我國氣溫分布還受什么因素的影響?(地形、地勢的高低,冬季氣溫分布還受冬季風的影響)

  2.我國劃分為哪幾個溫度帶?東北和內蒙古大部分、新疆南部和黃河中下游大部分地區、海南島各屬于什么溫度帶?黃土高原、云貴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大部分地區呢?(寒溫帶、中溫帶、亞熱帶、熱帶和高原氣候區;中溫帶、暖溫帶、熱帶;暖溫帶、亞熱帶、高原氣候區)

  課后小結

  [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著重了解了我國冬夏氣溫的分布特點、南北氣溫的差異和溫度帶的劃分與分布,明白了冬夏氣溫的分布與緯度位置高低不同有關,也與地形的地勢影響有關,不同的溫度帶有不同的地面植被,有不同的作物熟制和農作物,民居的建筑特色也不同,溫度帶與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息息相關。

世界的氣候說課稿(篇10)

  教學目標:

  (1)理解我國氣溫和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其原因,培養閱讀、分析有關等值線分布圖的能力。

  (2)了解我國各溫度帶及干濕地區的主要分布地區和劃分標準,認識其對我國的生產生活的影響。

  (3)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讀圖分析我國氣溫和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原因;說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影響因素。

  教學難點:理解我國氣溫和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原因。

  教學方法:

  啟發式講授法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中國氣溫的時空分布及原因

  課程引入:之前我們一起學習了中國的地形,看到了地形對生產生活的影響,解釋了河流的流向和水電站的分布。那請同學們來看看下面這些生活現象又和哪個地理要素有關呢?

  出示我國不同地區衣、食、住的景觀圖片。

  承轉過渡:剛才看到的這些現象都是受什么因素的影響呢?對,就是氣候。那么從今天起,我們就來學習自然環境中的第二個要素,來了解──中國的氣候。

  回顧展望:之前我們已經學習過有關氣候的一些基本知識,氣候包括哪兩個基本要素呢?──氣溫和降水。今天我們就先來學習中國的氣溫。

  感受氣溫:說到我國的氣溫,小明是深有體會,他每年冬天都要從海口回哈爾濱老家過年,體驗著沿途的氣溫變化,服裝也從短袖一點點加到了羽絨服。

  有了這樣的經驗,他暑假準備回哈爾濱的時候呢,就有備而回,也帶了羽絨服。可是他這次沿途卻有了不一樣的感受。這次怎么不冷呢?小明的這兩次經歷說明了什么?我國南北氣溫在冬天和夏天有什么區別?──冬季南北溫差大,夏季溫差小。

  這個結論是咱們感受出來的,接下來咱們用專業點兒的地圖驗證一下──等溫線分布圖。

  讀圖歸納:出示我國1月、7月平均氣溫分布圖。

  讀圖要先讀圖名,這兩張圖分別是什么?左邊是我國1月的平均氣溫分布圖,右邊是我國7月的平均氣溫分布圖。那咱們先來看一下我國1月的氣溫分布情況。

  1.1月氣溫分布

  總體趨勢:

  引導學生閱讀我國1月氣溫分布圖上的等溫線,依次標注各等溫線。

  大家根據等溫線數值變化可以得出什么結論?──我國1月氣溫從南向北遞減。

  特殊線:

  在遞減的過程中,有一條等溫線是非常非常重要的,這條等溫線有著重要意義。──0℃等溫線

  它大概穿過哪些重要的地理事物呢?從圖上可以看到0℃等溫線大致沿秦嶺──淮河一線分布。冬季這條線以北,平均氣溫在0℃以下,河流會結冰,而這條線以南,平均氣溫在0℃以上,河流不會結冰。

  轉承:讀氣溫分布圖,先看總體趨勢,然后再來找極值。

  大家看,黑龍江北部最低溫大概是多少攝氏度?—30℃左右,1月我國最低平均氣溫呢就出現在這里,是黑龍江漠河,最低達到過—33、3℃。

  再看海南島氣溫大概是多少攝氏度呢?──20℃左右。

  所以同學們可以計算一下我國1月南北溫差有多大?──50℃

  因此可以看出──冬季我國南北溫差很大。

  那咱們再來看一下夏季的氣溫分布情況。

  2.7月氣溫分布

  總體趨勢:

  閱讀我國7月氣溫分布圖上的等溫線,依次標注各等溫線。

  夏季等溫線分布明顯稀疏了很多,說明什么呢?──氣溫變化并不劇烈。

  引導學生在圖上找出全國氣溫的地方,這時全國氣溫的地方并不在最南端,而是在新疆的吐魯番盆地。

  這時16℃以上的范圍,覆蓋了我國大部分,的低溫區在哪呢?──青藏高原。

  請同學概括一下我國夏季氣溫的分布特點?──夏季,除青藏高原外,我國普遍高溫。

  承轉過渡:我國冬夏兩季氣溫的分布情況有很大不同,冬季南北溫差大,而夏天則普遍高溫,這是為什么呢?咱們先來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

  思考分析:

  出示三組數據:

  漠河、北京、廣州的緯度,以及12月22日三地正午太陽高度和晝長時間。

  1、三地正午太陽高度角呈現怎樣的變化規律?

  2、三地晝長時間呈現怎樣的變化規律?

  3、由以上兩個分析,你得到怎樣的結論?三地獲得熱量如何?

  ──冬季,太陽直射南半球,我國隨緯度升高正午太陽高度角逐漸降低,并且晝長時間逐漸縮短,所以獲得熱量自南向北逐漸減少,使得冬季南北溫差大。

  引導:除此之外,還有沒有其他因素也會影響到南北溫差呢?比如每到冬天我們經常能聽到天氣預報報道刮什么風?──偏北風。

  出示冬季風示意圖。

  這是我國冬季的盛行風,源于哪里?──蒙古、西伯利亞地區,帶來寒冷的空氣和降溫,對我國南北氣溫影響有什么不同?──北方距離冬季風源地更近,而南方受其影響較小,這也就進一步加劇了南北溫差。

  承轉過渡:根據以上分析,我們了解了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原因。那為什么夏季溫差小呢?我換一組數據就能說明問題。

  思考分析:

  出示三組數據:

  漠河、北京、廣州的緯度,以及6月22日三地正午太陽高度和晝長時間。

  學生自主分析──夏季,太陽直射北半球,我國隨緯度升高正午太陽高度角逐漸降低,但晝長時間逐漸增長,所以南北獲得熱量差異不大,使得夏季南北普遍高溫。

  承轉過渡:以上我們分析了我國氣溫的分布及成因,根據我國氣溫的南北差異,再結合農業生產的實際,就劃分了不同的溫度帶。咱們來看一下溫度帶的含義和劃分標準。

  概念明晰:

  介紹溫度帶的劃分指標和積溫的概念。出示溫度帶劃分表。

  按照這樣的標準劃分出的溫度帶,將我國劃分為這樣一些區域,大家根據剛看到的個溫度帶的積溫數據,看看能不能在對應的區域填上相應的溫度帶名稱。

  特殊線:請同學們看看暖溫帶和亞熱帶的分界線,和哪條線很像呢?──0℃等溫線(秦嶺—淮河一線)。

  對于溫度帶,咱們特別容易把它和熱量帶混為一談,比如“我國溫度帶的劃分”中的熱帶和地球上五帶中的熱帶在我國的范圍一樣嗎?──它們的劃分標準是不同的,五帶是熱量帶,按照獲得熱量的多少以緯線來劃分的;而溫度帶是根據積溫劃分的,更多地考慮了農業生產的實際,和農業、作物的熟制相關。

  讀圖判斷:

  1、不同溫度帶的熟制分別是什么呢?

  2、不同溫度帶盛產的水果是什么呢?

  我們看到,這些水果的分布受到氣溫因素的影響,因此可以用溫度帶的劃分來確定分布。

  課后延伸:出示不同干濕地區的景觀圖,請大家課后思考。

  1、這幾張圖片分別對應在哪個點呢?

  2、這些植被的分布是受到什么因素的影響呢?

  《第二節氣候》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清華附中伊娜

  學習目標:

  (1)理解我國氣溫和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其原因,培養閱讀、分析有關等值線分布圖的能力。

  (2)了解我國各溫度帶及干濕地區的主要分布地區和劃分標準,認識其對我國的生產生活的影響。

  (3)運用資料說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以及影響我國氣候的主要因素。

  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讀圖分析我國氣溫和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原因;說出我國氣候的主要特征及影響、因素。

  教學難點:理解我國氣溫和降水的時空分布特點及原因。

  教學方法:

  啟發式講授法

  教學課時: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降水的時空分布及原因

  溫故知新:

  1、我國冬夏季氣溫分布規律及原因。

  2、溫度帶填圖。

  3、回顧特殊分界線──秦嶺─淮河。

  承轉過渡:上節課給大家留了思考題,這些植被都對應哪個點呢?(移動圖片到對應點)

  那大家說這些植被的分布受到什么因素的影響?──降水,好咱們這節課就來學習我國的降水情況。

  提問引入:咱們先來看看幾個城市的降水情況。

  根據幾個城市的降水量柱狀圖,同學們覺著它們之間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呢?──不同:從降水量上看有多有少;相同點:變化趨勢相同,夏季多雨。

  我們可以看到,我國降水空間分布不均,不同地方降水量差異很大,且時間分布不均,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那大家想一想,為什么我國的降水會集中在夏季呢?

  讀圖分析(降水的時間分布):

  1、降水集中在夏季

  出示我國冬夏季風示意圖和對比表格

  問:大家能否根據這組資料來解釋下這一問題?(一邊分析,一邊完成表格。)

  我國降水的時間分布和季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由于我國地處世界大陸──亞歐大陸,面臨世界大洋──太平洋,西南臨近印度洋,海陸性質差異明顯,因此每年夏季我國盛行由海洋吹向陸地的夏季風──從太平洋吹來的東南季風和從印度洋吹來的西南季風。來自大洋的風,溫暖濕潤,帶來豐沛降水。而每年冬季,盛行來自蒙古、西伯利亞的東北季風,寒冷干燥,使我國降溫減濕。所以我國的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

  承轉過渡:咱們再來看這幾個城市的降水,雖然降水都集中在夏季,但是具體持續的時間又不太一樣,各地降水量超過100mm的月份明顯不一致,能據此總結出雨季分布規律嗎?──越向北雨季越短。這又是為什么呢?還是和季風有分不開的關系。

  2、東部雨帶的推移

  演示我國東部雨帶推移示意圖

  冬季我國大陸一直被冷空氣控制,到五月夏季風開始從我國南部沿海登陸,冷暖氣流相遇,這時就會發生一件神奇的事情──鋒面雨(轉PPT)──因此隨著南部暖氣團勢利的逐漸加強,我國東南地區自五月起就進入到了雨季。

  隨后,暖氣團的勢力越來越強大,夏季風向北推移。六月,夏季風北上到達長江中下游地區,我國雨帶隨之向北擴大,此時冷暖氣團勢力相當,在長江中下游徘徊,于是形成了細雨綿綿的梅雨季節。

  之后,夏季風繼續北上,七八月到達華北、東北地區,全國降水達到最多,而此時的長江中下游地區卻處于下沉暖氣流的控制之下,出現了伏旱天氣。

  進入九月,冷氣團勢力增強,暖氣團勢力減弱,夏季風迅速撤回到南部沿海地區,10月,徹底退出我國,我國雨季結束。

  歸納總結:我國東部地區主要雨示意圖

  承轉過渡:由于季風的不穩定,我國降水不僅存在著季節的變化,年際之間的降水分布,也很不穩定。

  3、降水的年際變化

  簡述年際變化概念

  出示我國北京1951~20xx年降水量變化曲線圖。標注降水量和最低年份,分析這兩年可能的夏季風進退情況。

  夏季風來得早退得晚,降水量大;夏季風來得晚退得早,降水量小。

  承轉過渡: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了解了夏季風,也看到了季風對我國降水時間分布的影響,那在這樣夏季風的影響下,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又會是怎樣的呢?大家能推測一下嗎?──東南多西北少。實際是不是這樣,咱們來印證一下。

  讀圖分析(降水的時間分布):

  出示我國年降水量動態分布圖,依次展示1600mm,800mm,400mm,200mm,50mm的區域和界限,學生總結降水分布規律。

  ──因夏季風的影響,在夏季風從東南進入西北內陸的過程中,隨著距離的增加,不斷受到山脈的阻擋,因此影響越來越小,所以我國降水由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

  承轉過渡:由此我們再次印證了我國不同地區降水情況不同,根據我國不同地區降水的多少和蒸發的情況,把全國劃分成不同的干濕地帶。

  概念解析:

  出示我國干濕地區分布圖──我國共分為四類干濕地區,分別是濕潤區、半濕潤區、半干旱區和干旱區。

  對照干濕地區分布圖和我國年降水量分布圖,將各地區和其降水量范圍連起來。

  讀圖判斷:一個地區的干濕狀況不同會影響到植被的種類和農業的類型,請同學們判斷下面四幅景觀圖,分別屬于哪個干濕地區?

  濕潤區──植被以森林為主,耕地以水田為主。

  半濕潤區──植被以森林和草原過渡地帶為主,耕地大多是旱地。

  半干旱區──以溫帶草原為主,是我國重要牧區。

  干旱區──遠離海洋,植被稀疏,沙漠和戈壁廣布。

  課后延伸:大家再看一下幾個干濕地區的分界線,有沒有哪個你覺著特別熟悉的?──半濕潤區和濕潤區的分界線,秦嶺淮河一線。

  此線都是哪些分界線?有怎樣的地理意義?此線南北又有怎樣的不同?請大家課后思考。

世界的氣候說課稿(篇11)

  1.教材地位和作用

  《世界的氣候類型》是中國地圖出版社八年級上冊第2章《多樣的世界氣候》中的重要內容。本節內容理論性強,難度較大,但是對生活和生產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是今后學習世界地理的基礎,在全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在世界地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

  2.了解熱帶的氣候類型特征及其典型自然景觀特點。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讀世界氣候類型圖及景觀圖,認識氣候類型及其分布。

  2.通過閱讀和分析某一氣候類型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描述氣候特征,判別氣候類型。

  3.通過活動、圖片等各種方式了解某一氣候類型地區的自然景觀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實例分析,體會自己家鄉的氣候特點,初步培養運用地理知識指導生活的能力。

  3.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氣候特征及典型景觀特征。

  (2)教學難點:依據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描述氣候類型的特征,判斷其所屬的氣候類型。尤其是區別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的特征差異。

  4.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正處于從依賴到自主的過渡期,理性思維還很差,已經初步具備分析圖片信息的能力,但在整理信息室缺乏一些學習地理的方法和技巧,教師主要引導學生能夠利用各種方式,如:圖片、圖表、文字材料、景觀……,總結出世界氣候類型的一般規律。

  2.教學方法:

  (1)讀圖分析法:通過讀圖培養獲取并整合加工地理信息的途徑和方法。

  (2)問題探究法:在讀圖的過程中提出問題,層層深入,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合作學習法:采用小組學習、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與相互合作的能力。

  第二部分:教學程序的設計與安排

  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視頻《世界氣候類型景觀》

  學生觀察:感知不同的自然景觀差異,說說屬于哪個氣候類型?

  教師提問:不同景觀的差異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學生回答:降水和溫度。

  閱讀課本:找出世界氣候類型的分類?

  小組合作:分別討論熱帶、溫帶、寒帶、獨特的氣候類型的種類由那些?

  小組展示:略

世界的氣候說課稿(篇12)

  1. 教材地位和作用

  《世界的氣候類型》是中國地圖出版社八年級上冊第2章《多樣的世界氣候》中的重要內容。本節內容理論性強,難度較大,但是對生活和生產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是今后學習世界地理的基礎,在全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2.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1.在世界地圖上說出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地區。

  2.了解熱帶的氣候類型特征及其典型自然景觀特點。

  (2)過程與方法:1.通過讀世界氣候類型圖及景觀圖,認識氣候類型及其分布。

  2.通過閱讀和分析某一氣候類型的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描述氣候特征,判別氣候類型。

  3.通過活動、圖片等各種方式了解某一氣候類型地區的自然景觀特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實例分析,體會自己家鄉的氣候特點,初步培養運用地理知識指導生活的能力。

  3.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世界主要氣候類型的分布、氣候特征及典型景觀特征。

  (2)教學難點:依據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描述氣候類型的特征,判斷其所屬的氣候類型。尤其是區別熱帶季風氣候和熱帶草原氣候的特征差異。

  4.學情分析

  七年級學生正處于從依賴到自主的過渡期,理性思維還很差,已經初步具備分析圖片信息的能力,但在整理信息室缺乏一些學習地理的方法和技巧,教師主要引導學生能夠利用各種方式,如:圖片、圖表、文字材料、景觀……,總結出世界氣候類型的一般規律。

  2.教學方法:

  (1)讀圖分析法:通過讀圖培養獲取并整合加工地理信息的途徑和方法。

  (2)問題探究法:在讀圖的過程中提出問題,層層深入,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合作學習法:采用小組學習、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形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與相互合作的能力。

  第二部分:教學程序的設計與安排

  導入新課

  教師播放視頻《世界氣候類型景觀》

  學生觀察:感知不同的自然景觀差異,說說屬于哪個氣候類型?

  教師提問:不同景觀的差異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學生回答:降水和溫度。

  閱讀課本:找出世界氣候類型的分類?

  小組合作:分別討論熱帶、溫帶、寒帶、獨特的氣候類型的種類由那些?

  小組展示:略

  活動一:1.展示四種熱帶氣候類型的氣溫變化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

  2.介紹讀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方法。

  教師引導:學生讀出每月的氣溫度數大約是多少,然后再看每月的降水大約是多少毫米,并且加出每年的降水有多少毫米?

  活動二:依次展示熱帶草原、熱帶季風、熱帶荒漠的氣溫曲線圖和降水柱狀圖。

  學生遷移:以熱帶雨林的方式來總結以下三個氣候類型的特征。

  3.提問:.找出四種熱帶氣候類型的共同點?

  4提問:熱帶季風和熱帶草原氣候的區別子哪里?

  教師引導:它們的不同點主要體現在哪呢?如何區分呢?(突破難點:熱帶季風和熱帶疏林草原氣候)后類型的分布。

  課堂小結

  提問:根據所學內容,聯系自身實際情況談談感受。

  學習了世界氣候類型的知識,你有什么收獲嗎?



本網聲明

1.本網信息僅供參考,為降低投資風險,建議您在學習投資前多做考察咨詢、多對比分析。具體信息請以該品牌官方信息為準。

2.本網信息來源于網絡,本網對此不承擔任何相關連帶責任。

3.本網對任何包含、經由、鏈接、下載;或從任何與本網站有關服務所獲得的資訊、內容或廣告,不聲明或保證其內容的正確性、真實性或可靠性;并且對于您通過我方平臺廣告、資訊或要約而展示、購買或取得的任何產品、資訊或資料,本網站亦不負品質保證的責任。您與此接受并承認信賴任何信息所產生之風險應自行承擔,本網對任何使用或提供本網站信息的商業活動及其風險不承擔任何責任。

4.關于網站極限詞失效協議:本網站全力支持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實施的“極限化違禁詞”相關規定,且已竭力規避使用“違禁詞”。故即日起凡本網站任意頁面含有極限化“違禁詞”介紹的文字或圖片,一律非本網站主觀意愿并即刻失效,不可用于客戶任何行為的參考依據。凡訪客訪問本網站,均表示認同此條約!感謝配合!

5.本網所有信息均來源于網絡,如您發現頁面有任何違法或侵權信息,歡迎向本網舉報并提供有效線索,我們將認真核查、及時處理。溝通熱線:13309699841

備案號:皖ICP備18000787號-5
備案查詢地址:工業和信息化部備案管理系統網站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样品瓶(色谱样品瓶)百科-浙江哈迈科技有限公司 | 储能预警-储能消防系统-电池舱自动灭火装置-四川千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官网 | 苏州西装定制-西服定制厂家-职业装定制厂家-尺品服饰西装定做公司 | 电动手术床,医用护理床,led手术无影灯-曲阜明辉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 浙江建筑资质代办_二级房建_市政_电力_安许_劳务资质办理公司 | 作文导航网_作文之家_满分作文_优秀作文_作文大全_作文素材_最新作文分享发布平台 | 转子泵_凸轮泵_凸轮转子泵厂家-青岛罗德通用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磁力去毛刺机_去毛刺磁力抛光机_磁力光饰机_磁力滚抛机_精密金属零件去毛刺机厂家-冠古科技 | 长沙发电机-湖南发电机-柴油发电机供应厂家-长沙明邦智能科技 | 冷油器-冷油器换管改造-连云港灵动列管式冷油器生产厂家 | 行星齿轮减速机,减速机厂家,山东减速机-淄博兴江机械制造 | 冷却塔风机厂家_静音冷却塔风机_冷却塔电机维修更换维修-广东特菱节能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银川美容培训-美睫美甲培训-彩妆纹绣培训-新娘化妆-学化妆-宁夏倍莱妮职业技能培训学校有限公司 临时厕所租赁_玻璃钢厕所租赁_蹲式|坐式厕所出租-北京慧海通 | 范秘书_懂你的范文小秘书 | 手持式3d激光扫描仪-便携式三维立体扫描仪-北京福禄克斯 | 软膜天花_软膜灯箱_首选乐创品牌_一站式天花软膜材料供应商! | 福建珂朗雅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 不锈钢复合板|钛复合板|金属复合板|南钢集团安徽金元素复合材料有限公司-官网 | 蔡司三坐标-影像测量机-3D扫描仪-蔡司显微镜-扫描电镜-工业CT-ZEISS授权代理商三本工业测量 | 食品质构分析仪-氧化诱导分析仪-瞬态法导热系数仪|热冰百科 | 液压油缸生产厂家-山东液压站-济南捷兴液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便携式XPDM露点仪-在线式防爆露点仪-增强型烟气分析仪-约克仪器 冰雕-冰雪世界-大型冰雕展制作公司-赛北冰雕官网 | 丝印油墨_水性油墨_环保油墨油漆厂家_37国际化工 | 河南中整光饰机械有限公司-抛光机,去毛刺抛光机,精密镜面抛光机,全自动抛光机械设备 | 茶叶百科网-茶叶知识与茶文化探讨分享平台 | 流程管理|流程管理软件|企业流程管理|微宏科技-AlphaFlow_流程管理系统软件服务商 | 商标转让-购买商标专业|放心的商标交易网-蜀易标商标网 | 免联考国际MBA_在职MBA报考条件/科目/排名-MBA信息网 | 吹塑加工_大型吹塑加工_滚塑代加工-莱力奇吹塑加工有限公司 | 工业雾炮机_超细雾炮_远程抑尘射雾器-世纪润德环保设备 | 合肥升降机-合肥升降货梯-安徽升降平台「厂家直销」-安徽鼎升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外贮压-柜式-悬挂式-七氟丙烷-灭火器-灭火系统-药剂-价格-厂家-IG541-混合气体-贮压-非贮压-超细干粉-自动-灭火装置-气体灭火设备-探火管灭火厂家-东莞汇建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 耐高温风管_耐高温软管_食品级软管_吸尘管_钢丝软管_卫生级软管_塑料波纹管-东莞市鑫翔宇软管有限公司 | 中矗模型-深圳中矗模型设计有限公司| 宁夏活性炭_防护活性炭_催化剂载体炭-宁夏恒辉活性炭有限公司 | 南京泽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液体饮料代加工_果汁饮料代加工_固体饮料代加工 | arch电源_SINPRO_开关电源_模块电源_医疗电源-东佑源 | 衢州装饰公司|装潢公司|办公楼装修|排屋装修|别墅装修-衢州佳盛装饰 | 三佳互联一站式网站建设服务|网站开发|网站设计|网站搭建服务商 赛默飞Thermo veritiproPCR仪|ProFlex3 x 32PCR系统|Countess3细胞计数仪|371|3111二氧化碳培养箱|Mirco17R|Mirco21R离心机|仟诺生物 | 海德莱电力(HYDELEY)-无功补偿元器件生产厂家-二十年专业从事电力电容器 | 齿轮减速机_齿轮减速电机-VEMT蜗轮蜗杆减速机马达生产厂家瓦玛特传动瑞环机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