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爾登湖的讀后感范文精選
無論在人生的哪個階段,都不能停止閱讀,用心去讀作者寫的作品,我們總能從中收獲許多感動。我們寫讀后感的時候,在引出“讀”的內(nèi)容后,要對“讀”進行一番評析,怎樣為作品構(gòu)思一份優(yōu)秀的讀后感呢?出于您的需要,我們?yōu)槟峁┩郀柕呛淖x后感范文,希望你能從中找到有用的內(nèi)容!
瓦爾登湖的讀后感范文 篇1
一直以為《瓦爾登湖》講的是湖,讀完才知道它記錄了梭羅兩年多的.生活和心路歷程,記錄了他對美好自然的熱愛。
他在自己建造的小木屋旁開墾荒地,春種秋收,自給自足。快樂、悠閑,做著自己想做的事,不受外界的干擾。他與自然交朋友,與森林、湖水、飛鳥、游魚對話。他驕傲地宣稱:“每個人都是自己王國的國王,與這個王國相比,沙皇帝國也不過是一個卑微小國,猶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團。”
《瓦爾登湖》代表了一種完美的生活方式,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范。或許在不知不覺間梭羅已和大自然融為一體。然而,我們現(xiàn)在還有多少人愿意親近自然呢?
在紛擾的城市里我們離自然越來越遠,看風(fēng)景不需要在戶外,只要有網(wǎng)絡(luò)就行,隨便一搜索心中所想的就呈現(xiàn)在眼前了。對于我們學(xué)生來說每天上學(xué)都要早起,放假了自然會睡到很晚才起床,就算是出去玩也不會在意路邊的風(fēng)景。大多數(shù)時候我們出去都成了“有目的”的,我們總覺得大自然離我們很近就在窗戶外面,但慢慢地我們卻與大自然漸行漸遠。
我喜歡旅游,到各種地方玩,但當(dāng)我待在家里時我就不想再出去了。每次去外婆家我總是喜歡和妹妹在樓上,等到吃飯時再下樓。老媽總是會喊我到樓下來,有時喊我?guī)兔ψ鍪拢袝r叫我陪她走走,看看田里的景色、田邊的植物。可每次但凡是第二個我都會在樓下站一會兒敷衍老媽,因為我覺得田里的景色沒什么好看的。但其實這些風(fēng)景和外出旅行時的那些著名的風(fēng)景又有什么本質(zhì)的不同呢?只是我覺得這些太平凡普通罷了。
然而出去游玩時我們又能有多少親近自然呢!我們只是匆匆地在那里走過,最后再留下點紀(jì)念,但我們卻并不了解它多少。
在看《瓦爾登湖》時,我在羨慕的同時也很佩服梭羅。他喜愛自然,他一直留在瓦爾登湖做著他喜歡的事。他追尋著自己的內(nèi)心,與山林為友。要是在以前,如果讓我一個人待在那里,就算有再美的風(fēng)景我也無心欣賞,因為我覺得一個人太孤單了,再美好的風(fēng)景也會變得單調(diào)。我更不會想著與動物植物做朋友了。但現(xiàn)在看過此書后,或許我也會像梭羅那樣了——把自己的心帶到大自然里,體驗一回沒有任何困擾的生活。
梭羅并不因為孤獨一人而感到寂寞和無趣,正如他所說:“我的生活本身成了我的快樂,而且永遠不失去新意。”他把自己的靈魂帶到了大自然中,所以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變化,于是看似平淡的生活在他眼中又別有一番新意。
梭羅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人們所追求的大部分奢侈品,大部分的所謂生活的舒坦,非但沒有必要,而且對人類進步有大的妨礙。為何我們不嘗試著摒棄那些奢侈品,回歸人類最初的愿望——與自然親近并融合呢?
我們是時候回歸自然了,讓我們帶著一顆最純凈的心走進自然,去發(fā)現(xiàn)曾經(jīng)遺失的美好。
瓦爾登湖的讀后感范文 篇2
翻開這本書吧,在你疲倦、茫然或者無奈時,如同從書頁中伸出一根根智慧的冬青枝,你會像在仲冬或者早春時節(jié)看到青草一般心神舒暢。
生活應(yīng)質(zhì)樸,純粹如水。“把一切不屬于生活的內(nèi)容剔除得干凈利落,把生活逼到絕處,簡化成最基本的形式,簡單,簡單,再簡單。”一間木屋,一個暖爐,一塊面包,一本書,梭羅對“生活必需品”的詮釋是讓人驚訝而又羞愧的。那些從“絕望”的城市走向“絕望”的鄉(xiāng)村的人,與今天的我們又何其相似,被生活的附加品弄得疲憊不堪,而從未真正享受生活。試問,是否只有追尋閃光燈底下的時尚潮流,才能真正感受到人性的美?是否只有通過七葷八素的宴席,才能品嘗到食物的真味?是否只有沉浸在那虛擬屏幕中的五彩畫面才能得到內(nèi)心的歡愉?把很少的時間用去消耗那生活必需品,剩下的時間留給工作、閱讀、晨跑、陪伴甚至靜思。對,如果有空,花一個下午的時間,坐在樹蔭下,靜靜地思考。生命、時光、情思甚至生活的一些瑣事,什么都可以拿來思考。在漫漫的時光長河里,人是一根可以思考的葦草,與其漫無目的地飄蕩,不如把握好屬于自己的那份時光。把生活過得簡短如詩,心寧靜如水。
然而,正是因此,生活有時候便成了苦旅。人生的舞臺如同大海。當(dāng)大多數(shù)人在擁擠不堪的淺灘上互相推擠時,你駛向了那片更深更廣大的海域-洋。你捕捉在船底悄聲游過的藍尾魚,聽著海鷗拍扇翅膀擊出的水花聲,對抗一路遇到的暴風(fēng)與海浪,孤身一人。這是你的選擇,選擇更有價值的生活,選擇與孤獨為伴。“我不比湖中放聲大笑的潛鳥更孤獨,也不比瓦爾登湖本身更孤獨。請問那個孤獨的湖有什么伴侶呢?在它蔚藍色的水面上沒有憂愁的魔鬼,只有藍色的天使。”當(dāng)你感到在人群中比獨處更孤獨時,那么自然是你最好的旅伴,讓最單純的生命接觸你的思想,孤獨本身就是更好的伴侶。
生活需要深刻而有價值。當(dāng)你慢慢意識到時間的緩緩流逝,而不像以前那么急匆匆時,你就會開始思考生命的深度。“我步入?yún)擦郑驗槲蚁M畹挠幸饬x,我希望活得深刻,并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華,然后從中學(xué)習(xí)。”質(zhì)樸的生活讓學(xué)習(xí)變得簡單,習(xí)慣與孤獨作伴讓你不懼怕。“一片落在鐵軌上的堅果或蚊子翅膀會把你拋出軌道。”你知道,但你會堅定不移地走下去,并收獲意想不到的驚喜。簡單的生活,用心地做好本職工作,勇敢地追尋夢想,而不畏孤獨,時間會讓你的努力開出智慧和純潔之花。
“時間是我垂釣的溪,我喝溪水,喝水時我看到那沙底,它多么淺啊。它那淺淺的流水逝去了,可是永恒留了下來。”做時間的垂釣者,讓美好隨時間沉淀,纖塵不染。
瓦爾登湖的讀后感范文 篇3
每個人最不缺的都是時間,然而卻都顯得沒有多少時間來閱讀思考。在讀瓦爾登湖的過程中,一些想法明顯的拓寬了我的思路,雖然有些問題沒有能夠得出最終的結(jié)論,但還是多了一些方向,而不是僅僅身陷于原本的想法。
偶爾無聊會在想人存在的目的是什么,是要干嘛,我們光溜溜地來到世界,最后什么也沒有帶走。像玄幻小說里,最后主角都是自己創(chuàng)造了世界,自己成為了世界里的神,但是他們卻還是沒有脫離受想行識、色香味觸法等,最終還是沒有脫離親人、愛人抑或是朋友之類的感覺。或者當(dāng)一個人不需要旁邊的其他人的時候,他是不是需要不斷地滿足自身的感覺來促使自己更好地活下去,所以最終我們是否是都是為了過日子而過日子,或者是為了一種感覺,但是到最后都變成了一種空。
就像是當(dāng)一個人做慈善的時候,我們在幫助別人的時候,我們自認(rèn)為做了一件正能量的事情,但是卻沒有想過他們所在的困境是他們今生所必須經(jīng)歷的[]磨難,我們可能傳播了一種負(fù)能量,打破了他們自己所應(yīng)該走的路。作者梭羅在瓦爾登湖生活的過程中,是不是只是為了找尋一種另類的生活方式,讓自己的思路更加寬廣?為了尋找一種另類的方式么?
然而,為什么現(xiàn)在的我們幾乎都是活成了同一個人、同十個人,是因為在前人的`經(jīng)驗?zāi)J较挛覀兡軌蚋玫刈屪约荷顔幔克晕覀兪欠裰皇橇硪环N模式下別人的延續(xù)呢?就算最終我們能夠活成了自己,到了那一種傳說中的情況,是否真的是?
瓦爾登湖的讀后感范文 篇4
讀好書,就是說,要讀名至實歸的理想的書,這是一種高尚的鍛煉,超過當(dāng)今時尚的任何運動鍛煉。
恰好,《瓦爾登湖》就是這本充滿詩意般的著作,詮釋了作者退隱山林,卻依舊積極入世的真實生活。起初對于國外的名著,缺少一定的認(rèn)識,他們的寫作特點與我們的思維背道而馳。
他們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超高的思維,面對自己的選擇都有明確的態(tài)度,并為此堅持而不摒棄。
中國式的隱居生活,最著名的的莫屬于歸隱田居的五柳先生——陶淵明了。相對于梭羅而言,陶淵明的隱居毋庸置疑屬于出世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躬耕自資的生活。表明了自己不同流合污的決心和追求心靈的閑適優(yōu)雅。他享受著“曖曖遠人村,依依墟里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的田園樂趣。
梭羅在書中開宗明義地說到過,他之所以入住瓦爾登,是為了探索生活的真諦,思考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這個重大問題上,顯然他的態(tài)度的積極的,入世的。實際上,梭羅并不是煢煢孑立的生活,他也會時常走訪,回到康科德做學(xué)術(shù)演講,同時也會有不同的人登門拜訪,前來座談。相比之下,梭羅的隱居生活,似乎是另一種超脫世俗的生活,自然,自由,理想。
書中我最喜歡的是普里人說過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只用一個詞。用手指的方向表示三者的含義。手指向后表示昨天,指向前面表示明天,指向頭上表示今天。”人必須尋找自我需求,信哉斯言,順應(yīng)自然的日子是平靜的,但卻是最真實的。我們沒有多余的時間去思考我們未知的事,也沒有足夠的精力再去走一遍曾經(jīng)來時的路,唯有當(dāng)下,才是我們應(yīng)該努力去做的。只有放下過去,坦然面對未來,現(xiàn)在的每一步都是一種經(jīng)歷,都是一種享受。唯獨那些操碎了心的人,活的悲悲切切。
一杯美酒可以使人陶醉,讀這本書,如欲飲玉液瓊漿,樂此不疲。人只有心靈的凈化,處事淡然,才能感悟人生的快樂。常常無窮無盡地緊張焦慮,就易換上幾近不治的痼疾。
令我驚訝的是,梭羅對我們“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的中國式的經(jīng)典名言,闡述了自己的.見解。老人說你不能做的事,你不妨嘗試一下,卻能發(fā)現(xiàn)自己能做。老人有老辦法,新人有新招數(shù)。其實,老年人未必是年輕人的導(dǎo)師,因為老人們一生中獲益不見得比失去的更多。人們幾乎可以質(zhì)疑,即使最聰明的人從生活中又能感悟出多少具有絕對價值的東西呢?
“說實話,老年人沒有什么至關(guān)緊要的忠告給年輕人的,他們自己的經(jīng)驗如此不夠完美,他們一生中又在遭遇如此慘敗,他們必須承認(rèn)那都是歸咎與自己;也許他們還有一些悖于那種經(jīng)驗的信心,可惜他們已經(jīng)不再年輕。”
在現(xiàn)在看來,必須辯證來看待。但在那個時候,梭羅的獨到的見解,的確標(biāo)新立異。
現(xiàn)在的社會,充滿著激烈的競爭,想要像梭羅那樣歸隱是無稽之談,但他的積極入世的態(tài)度,處事的技能,都深深影響著當(dāng)代的人。
瓦爾登湖的讀后感范文 篇5
讀《瓦爾登湖》絕對是一場可供精神上享受的盛宴、一次灌透心靈的洗滌。作者梭羅會帶你領(lǐng)悟自然的美妙。那遠離塵世的喧囂的寧靜,會帶你回到最原始而又最純真閑適的農(nóng)耕時代。一捧起這本書,我便不忍合上了,滿篇我生疏、甚至聞所未聞的詞匯令我大開眼界,而通篇所貫徹的靜,是那樣的澄澈、恬淡,那樣的令人向往。
這是一個奇妙無比的故事:本書的主人公,也就是作者梭羅親手在瓦爾登湖畔搭建了一個小木屋,且生活了兩年之久。這兩年里,他親自耕種,做面包不用酵母,而是采用了一種古老的方式—只用面粉和水便能做出面包的方式。書中還透著作者對人生的思考與感悟,像極了一個滿腹經(jīng)綸,有著深邃瞳眸的老人,再向他的后輩徐徐講述著他的一生。
書中沒有過多華麗的詞語,卻更突顯了作者生活的樸實與真實。作者追求著孤獨,并在孤獨的環(huán)境中尋找最真實、最初時的自己。那是與自然融合在一起的,嬰兒般無邪的自己。
現(xiàn)實中的我們,一刻不停的向前奔跑,卻不曾想過:為什么奔跑?為了金錢?為了名利?抑或是為了受人尊崇?其實深入點看來,這些“為了”的根本,就是為了更好的生活。那么在我看來,所謂更好的生活,并非是住在高樓大廈里,吃著上好的餐點,喝著過濾千百遍的水,小心翼翼地隔絕所有病菌。而是住在親手搭建的小木屋里,大嚼剛采來的自己種植的蔬菜,飲一口最自然的湖水,自在地躺在草地上,聆聽風(fēng)吹樹葉發(fā)出的“嗒嗒”聲,與蟲兒鳥兒嬉戲玩耍,可以與一片落葉同舞,可以與一只黃鸝和聲,可以聽一陣微風(fēng)講述久遠的故事,可以最大限度地融入自然。那便是“最理想的境界”了吧!
就像梭羅所說:“唯有我們清醒的時候,天光才大亮。”對我而言,唯有不用世俗的眼光看人生,則是清醒。沒有了錢,或許我們能活得更好。
作者希望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清澈如瓦爾登湖那般的小小胡,湖邊有著另一個過著最好生活的你自己,他會時刻守護著小小湖,不使它落上一星半點灰塵,也不會讓你的心中,被蒙上的塵埃掩蓋住原有的光彩。
“到你的內(nèi)心探險去吧!”梭羅這樣說。沒錯,去試著在心房上耕種希望,試著在湖中發(fā)現(xiàn)銀色、黑色的鱈魚,在它結(jié)冰、解凍時,記下精確的日期。探險去吧!去找到最忠誠的你!
請記住,可愛的人們,不論你在城市或是鄉(xiāng)村,不論你是否擁有了屬于你自己的湖,一定記得,不要讓你的心扭曲下去,不要讓它像迷宮般九曲折回,不要讓你鮮紅的熱血歸為死水。不要讓自己染上塵世的污濁,讓真實的自己活過一生,希望那早已干涸的瓦爾登湖,倒映出來的,是孩子般的面龐,是喜歡現(xiàn)在的自己的你。
瓦爾登湖的讀后感范文 篇6
說實話,我并不十分喜歡這一類翻譯的名著,畢竟在一種語言翻譯到另一種語言的過程中會有一部分的東西是另一種語言所無法表達的。這樣艱難晦澀的文字,即使是小說也給人的理解帶來重重的困難,不用說是這些超出我們的思考范圍的內(nèi)容了。看下去才發(fā)現(xiàn),這些結(jié)論也只是適用于書的前面部分,之后的部分還是充斥著輕松愉快的氣氛圍的。
那樣幽居在瓦爾登湖畔,建造小屋,漁獵、耕耘、沉思、寫作的生活還是十分令人向往的。在這樣一個資本主義飛速發(fā)展的時期,作者能冒天下之大不韙,懷著他的質(zhì)樸純真之心去挑戰(zhàn)那種無比快樂的簡樸生活,也是十分令人敬佩的。
面對現(xiàn)今的金錢社會,梭羅勇敢地提出了反對的意見。文明是多么污穢的東西!文明人似乎是比野蠻人要高等級的動物,卻依舊過著為了獲得生活的必需品和過得更舒適而努力的生活。文明人也不過是更有經(jīng)驗,更為聰明的一些野蠻人。文明人甚至還為了追求華麗的外衣和高檔的住宅而負(fù)債累累,而并未能去享受生活本身。文明人理應(yīng)上升到更高級,更升華的生命中去。
我想當(dāng)梭羅寫下這些文字的時候,在他的心中充滿了對瓦爾登湖的愛,對小屋的愛,對于山林的愛,對于林中小動物的愛,以及對與大自然萬物的愛。但是我想這樣的生活在一定的程度上也一定是孤寂的安靜的,畢竟終日面對的是那些來自大自然的朋友。不過這樣安靜的環(huán)境更能夠給人帶來非常深刻的思考。面對著瀲滟的湖水,在安靜中他看穿了生死,明白了自己的所需,然后靜靜地寫下自己的思考。這樣的文字也帶給了我思考,這個世界是不是真的太過矯揉造作了呢?
當(dāng)然了,最吸引我的還是那些對動物的描寫,梭羅不論是對紅黑螞蟻大戰(zhàn),還是對灰背隼、紅松鼠、獵狐犬等的描寫,總是那么繪聲繪色,那么引人入勝,那么令人流連忘返。在寫作手法上,我也發(fā)現(xiàn)了作者不少的獨創(chuàng)之處,特別是“比喻”的應(yīng)用,非常的形象到位,令人回味。在此書中,我還親身領(lǐng)略了梭羅的幽默,他的幽默不見張揚,就像喜劇那樣通俗易懂,它不僅使我看在眼里,心情輕松愉快,乃至忍俊不禁。
在最初看瓦爾登湖時,我就迅速地聯(lián)想到《魯賓孫漂流記》。在很大程度上,它們是及其相似的。然而,《魯賓孫漂流記》只是一個虛構(gòu)的故事,《瓦爾登湖》卻是作者的親生經(jīng)歷。我更為這樣義無反顧的涌入大自然的行為而動容。
我想若是在黃昏,太陽弱弱的光輝,照在粼粼的湖面上,一家三口安靜而又和諧地倚靠在一起,靜靜地交談,一起看著嬉戲的松樹,慵懶地看著水面上捕食的水鳥。踩著秋天的落葉,采摘黑草莓、野栗子、酸山梨。就著冬天溫暖的爐火,臥在厚厚絨絮的搖椅中。如果真的是這樣,我生命里的空間實在裝點得完美無憾。
盡管瓦爾登湖跟我們的距離實在是太過遙遠,不過這樣的一本書,在我們浮躁以至于無法認(rèn)清自己的時候,再次地打開這本書,一定會讓我們的心靈重回寧靜的。
瓦爾登湖的讀后感范文 篇7
每次抬頭仰望天空,我知道這再也不是我們小時候居住的環(huán)境,然而只有在我們真正的家鄉(xiāng),我們才能感受到那份熟悉的記憶。
春天,我走在麥田里,廣闊的麥地似乎只有在藍天下才突顯的那么翠綠。田間的溝塹里長了一些春風(fēng)吹過的小白花。麥田很大,我知道,再廣闊的麥田,我從這頭也可以走到那頭,但是我還是只走到了麥田中間,老人說,人走累了就要停下來歇一歇,我知道我走了一路,那時候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累,但我還是停了下來,躺在麥田中間歇了一歇,直到白云吹盡,村煙裊裊,不用田頭有人喊,我知道要回家了。
夏天,我在進樹林里,有人說里面有啄木鳥,于是我走進去一直在尋找,每次都是只聞其聲,未見其形。我知道她一定在啄木頭,似乎一點點的告訴我,她在哪,可是我就是找不到。我慢慢的往前走,看到一口枯井,我小心翼翼的探著頭,我知道里面不會有寶貝,甚至還有蛇,因為我看到了井口長滿了紅色的野草莓,大人說,那是蛇吃的,小孩子吃了會中毒,我知道大人有時候也會騙人,后來我吃了一口,也沒中毒,但我感覺我如果我再吃,有可能就會中毒,因為我心里還是害怕,我知道惡毒的事物都會用美好而艷麗的顏色去包裹。于是我倏然的跑出了樹林,走回了家,我沒有把吃野草莓的事情告訴父母。
秋天,我爬到了山上,人們都說這里站的高,看的遠,這里其實就是一座荒山,紅褐色的石頭裸露在外面,熙熙攘攘的松柏布滿了塵土,顯的是那樣的老氣蕭瑟,唯一的景色是這里有一片蘋果園,不是紅彤彤的蘋果,結(jié)滿的是青澀的蘋果。我知道她一定很酸,果農(nóng)說,酸就是要收斂。可是這里卻沒有孜孜矻矻的秋收場景。我沿著山澗的溪流走,沙石都被時間打磨的那么圓潤,我聽到他發(fā)出窸窸窣窣的聲音,我知道他在告訴我,原來他也有棱有角,有模有樣,現(xiàn)在他卻是這個樣。
冬天,我哪也沒去,就站在雪地里,看那綠皮的火車從白雪皚皚的大地上駛過,異常耀眼。轉(zhuǎn)那間,看到雪地里一條小動物留下的覓食的足跡,足跡是那么輕,那么淺,可是還是被我看到了,我知道,那一定是刺猬在走過。
是的,我就是你知道的我知道先生。我走過了四季,卻沒走進你的心頭里。我開始懷念小學(xué)里那顆一到冬天就白發(fā)蒼蒼的烏桕樹,開始懷念一到夏天就果實累累的菜園地,開始懷念一到秋天就麥場地。我知道先生,那就是你的家鄉(xiāng)。
我也知道等我老了,我也會懷念現(xiàn)在的城市,因為這里是我打拼地方,那里同樣有不一樣的麥地,不一樣的啄木鳥,不一樣的山,甚至還有我沒有看過的大海,但我已經(jīng)知道他們會是怎么樣,這就是你知道的我知道先生。
瓦爾登湖的讀后感范文 篇8
“我雖不富甲天下,卻擁有無數(shù)個艷陽天和夏日。”我認(rèn)為這是一本孤獨的書。
這本書描述的是作者梭羅在老家康科德城的瓦爾登湖邊建起了一個小木屋,過著自食而又富有詩意與哲理的生活故事。
書中并沒有運用太多華麗的詞藻,但卻很生動的描繪了那時的情景,一幅心中向往瓦爾登湖的景象。
梭羅用自己的實踐向人們證明了,不需要許多物質(zhì),我們依舊能好好的活著,并且快樂的活著。他的觀點也許不完全符合現(xiàn)代人的想法與做法,但我卻認(rèn)為依然有許多可以參考的地方。
作者并不是要表達任何一種他他所無比深愛的大自然的哪一個孩子,甚至不是他自己,這么多年的林間生活,他用自己的雙手雙腳,自己對周邊花草樹木農(nóng)田湖泊或者說魚兒兔子或是陽光微風(fēng)雨露的描寫上,來用心感受大自然。大自然的一切物質(zhì)在他心里都有生命。他的語言對大自然無比舒坦,他對社會的見解是赤裸而指人心的,他的情感無比細(xì)膩真實。
或許他喚醒的人們心中丟失的最美好的最真實的東西,喚起的是一種原始的不自我欺騙的對事物的見解和情感,對大自然的尊重與熱愛。讓你無端端變得坦率和真誠。這也正是讓人愛這本書的原因所在吧。
物質(zhì)上的簡樸至極,精神上的豐盈充實。這是我最后對這本書的評價。
瓦爾登湖的讀后感范文 篇9
我翻書不多,但每每翻完一本,總喜歡涂鴉一番,大抵是對自己的感言不夠自信,所以總說“讀后”,是不是感悟,并不在意。
原來你是這樣一本書!也許聽過書名《瓦爾登湖》,也許沒有聽過,看到密友手邊放著一本,作者是美國的亨利?戴維?梭羅,我腦子猜想這大概是一本濃情類書籍,或是一碗雞湯,并不是我愛翻的類型。只是臨近,突然想讓自己更慵懶一番,于是拿起翻閱,想象著拉薩的陽光、午后的咖啡,斜躺于沙發(fā),應(yīng)是一種美妙地享受。
書中內(nèi)容描述的是一個半世紀(jì)前梭羅在瓦爾登湖獨居的日子里所見所聞、所思所考,所以書本推薦標(biāo)準(zhǔn)了這是一本集文學(xué)、哲學(xué)與博物學(xué)于一身的書籍。我看的這個版本是由李繼宏翻譯,文字沒有過度優(yōu)美,恰到好處,讀來非常舒心,還能學(xué)習(xí)一些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常用但是略顯古典的詞匯,這些和詞匯,就如一個優(yōu)雅的女子,沒有濃妝艷抹,也沒有素面朝天,讓人心曠神怡。而那些富有哲思的句子,雖然時隔快一兩百年,依舊適用當(dāng)今時代,不論中外。
梭羅的鄉(xiāng)下生活,在我人生頭20年,有所經(jīng)歷,只不過我沒有搭建屋子的能力。但是梭羅燒柴火,我也燒柴火;梭羅種豆子、種土豆,我也種瓜果、撿土豆;梭羅沒事看花鳥蟲草、抓狗頭魚,我也逗鳥溜蟲吸貓擼狗、捉螃蟹;梭羅……梭羅著人類物質(zhì)生活、開發(fā)自然,而我盼望著長大,思索著這輩子做些什么才不至于在世界枉存。
不過,這本書的最后幾個章節(jié),寫瓦爾登湖的冬天,冬天的動物、冬天的湖,太過博物,略顯科學(xué),不那么有趣。不知道是梭羅經(jīng)過幾年,想說的盡說了,或者已經(jīng)急切地期盼熱鬧的人群,不再有更多人文關(guān)懷和哲學(xué)思考。
瓦爾登湖的讀后感范文 篇10
《瓦爾登湖》是一本極為優(yōu)秀的人生哲理書,但從根本上講,這本書更能擴大我們的日常視野,讓我們從簡單的生活開始學(xué)習(xí)知識。作者亨利·戴維·梭羅。美國作家、思想家、自然主義者。通過這本書,我們不僅可以接觸到大量的動物和植物學(xué)知識,還能了解到更多的人文、地理和歷史知識。閱讀它,我們能在平凡與簡單中真切感受生活的意義與趣味,也更能感受寂靜之美。
該書出版于1854年,梭羅在書中詳盡地描述了他在瓦爾登湖湖畔一片再生林中度過兩年又兩月的生活以及期間他的許多思考。瓦爾登湖地處美國馬薩諸塞州東部的康科德城,離梭羅家不遠。梭羅把這次經(jīng)歷稱為簡樸隱居生活的一次嘗試。
美國的19世紀(jì)是個輝煌的時代,一大批作家都深受超驗主義【先驗論】的影響,生活在這一時代的梭羅也不例外。作為這個時代的代表人物,梭羅對超驗主義更是身體力行,《瓦爾登湖》就是他這一思想的體現(xiàn),它是一部蘊含了深刻哲理的散文。細(xì)細(xì)讀過《瓦爾登湖》的人都有體會;他是在探求怎樣實實在在的生活,怎樣體驗與經(jīng)歷有意義的生活,為自己,也為他的市民同胞,還有當(dāng)時與后來的讀者們。
雖然每次讀這本書,我都想吐槽一下在復(fù)旦大學(xué)對面小路里買的英語版!
但,我不得不說,這本書真的很好。這,本不是一本適合我的書,我也永遠寫不出那樣的文字,它安靜孤獨的讓人無法接近。
剛開始讀的時候,它就是躲在迷霧森林深處的湖,越往深處前行,能見度越低,腳步也變得很艱難,當(dāng)你心理有一絲厭煩時,就會一瞬間被彈出森林之外,它拒絕那些無法安靜的人。
在不屑的努力四五個月后的某個上午,用了2個多小時,安靜的閱讀梭羅是如何開始在湖邊生活,才開始和他一起慢慢入住在這一片森林和湖泊。
現(xiàn)在,這片湖總是歡迎我的來訪,只要我想去,翻開書,眨眼就到。這本書會給讀者一種很奇妙的身臨其境的感覺,告訴你什么是安靜。那種安靜是絕對的,就好像身處于湖中,湖底很暗很靜,離開湖面越來越遠,你可以自由的呼吸,卻四肢無力,在不能為所欲為的時候,剩下的只有思考或者什么都不思考,就慢慢的下沉,看著亮的湖面慢慢遠離。
當(dāng)心情不好的時候,我就會看上10分鐘,很有用。
小編精心推薦
讀后感范文 讀后感怎么寫 讀后感作文 四大名著讀后感 中外名著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