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優秀作文素材:青春
【#高考# 導語】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里,許多人都寫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整理“高考優秀作文素材:青春”,以供大家參考,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感謝大家的閱讀與支持!
1.高考優秀作文素材:青春
十八歲,我們仍是快樂的孩童,不諳世事;十八歲,夢一樣的季節萌動著興奮與激情;十八歲,我們仍在學海中遨游,體味知識的美味;帶著青澀的面容,我們十八了。十八歲,在法律意義上講我們已經成年了。
成年?多么沉重的詞語,陽光般的面容上有一絲驚懼,是的,十八歲意味著我們可以脫離父母的羽翼自由的翱翔了,這是多么容易而又困難的。習慣了父母保護的我們看到廣闊的天空,仍有一絲眷戀與不舍,十八歲,意味著我們要承擔起責任了,不能再任性,頑皮的像個孩子,必須換一種方式嚴肅的思考問題了,要對自己做過的每件事認真負責起來,十八歲意味著我們已經脫去孩子般的童稚,可以為國家建設添磚加瓦了。十八歲的我們要承擔的太多太多,改變的太多。一時反而有些不適應。
十八歲,也飽含興奮與期待,小時候經常會想:什么時候才能長大呢?什么時候才可以擺脫縛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呢?那個時候是多么的期待呀!仿佛在昨日仍懵懂的幻想自己美好的未來,轉眼卻已十八歲了,變成了小時候羨慕的大哥哥大姐姐的摸樣。嘻嘻哈哈的對身邊的同伴說:“我已經不是那個小*孩啦!咱長大啦~”未來有許多未知的事物等待我們去發掘去創造,當然也有許多未知的困難在等著我們,但這對于十八歲洋溢著青春光芒的我們來說何嘗不是一種刺激與挑戰呢?自己親手解決困難后的那種愉悅心情是難以比擬的,或許只有在那個時候才能體味十八歲的甜蜜與辛酸吧?十八歲,人生最美好的季節,也是事業騰飛的季節,面對一年后的高考,緊張卻又期待著,信心滿滿在心中刻下理想。
子曰:五十又五而至于學。孔子十五歲就立志學習了,我們十八了,不晚,這只是個開始,美好的開始。十八了,脫去童稚,嬉鬧著:老咯~卻希望自己能夠永遠保持一顆明亮的心,永遠不失卻童真的美好與純潔。十八了,挺起脊梁,眼神更加堅決。十八歲,攜起手來,一同享受十八歲特有的辛酸苦辣:十八歲,沐浴在愛的陽光下茁壯成長,欣賞花開的欣慰。十八而志!青春萬歲!我們十八了!
2.高考優秀作文素材:青春
一首《朋友》詮釋了朋友的意義:朋友不曾孤單過,一聲朋友你會懂,還有傷,還有痛,還有你,還有我。每當想起這首歌,我的心里不免有股酸楚。
身邊的朋友都還在,只是都回不到最初的感覺了。虛偽將她們的不快樂和儒弱都隱藏了起來,久而久之,不見天日的心事都被驕傲埋葬,時刻像過街的老鼠一樣露出丑惡的目光,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自己的生活。這個世界誰都在為自己的生活而生活,偶然問了一次朋友們:長大了都想做些什么?”大家的回答都大致相同:有自己的一口飯吃就不錯了,誰現在還想那么多啊!”
“樹林大了,什么鳥都有”。處在學生時代的我們,本該純真善良、活潑可愛的,卻會因為一些雞皮蒜毛的事而爭得不可開交。
是,我很懷念過去,懷念我和姐妹的無話不談,懷念以前的天真可愛,懷念以前的年少無知……
可是現在就是現在,不是過去。我也不能回到過去。也許正是應了一句話,重視感情的人總是害怕改變,重視感情的人也總是在懷念。
也許吧,現在的我也已不是我了,
以前的我,可以毫無顧忌的大聲發脾氣;可以不經過大腦的說話;可以和她們一起幻想未來,可以和她們一起笑下去。
一直以為大家都可以一直笑下去。
哪怕就算是忍著難過的笑,一直以為假裝的堅強和不在乎可以掩飾掉內心的真實感受,一直以為只要我們都說很好就真的不會再有不好了,可是為什么原來我們都竟然是這樣的不快樂,突然之間好像所有的人心底的偽裝都崩潰了,能用時間治愈的傷,我們卻等不下去了,壓抑得太久的情感便爆發得不可收拾。
怎么辦我的朋友們,我們誰都不能幫誰也幫不了誰。
大家都在彼此看不見的地方默默的難過,然后在大家看得見的地方無意識的流露出那隱藏很久的悲傷,這樣的那樣的無奈讓我們承擔了太多我們不愿承擔卻不得不承擔的東西,大家都委屈著自己做著自己不愿做的事,現實讓我們都屈服了成全了很多人很多事哪怕那些人都會說那些事只是為了我們好,于是我們都過著為了我們好的事而加油的生活,可是我們卻都不快樂。
大家都不快樂,這樣又有什么意義呢?
3.高考優秀作文素材:青春
破破是那種在老師和學生眼里都很壞的學生。
壞學生分為兩種,一種是內心壞行為也表現得壞的學生;而另一種是內心不壞行為卻表現得壞的學生。破破是屬于后一種的。
破破從初二開始就是數著日子過的。他希望他的學生時代可以快點過去,可日子似乎并不像他所想的那樣,并有越過越慢的趨勢。這個夏天剛過了一半,他又接到了高中的錄取通知書。這意味著他的學生時代又延長了三年或者七年甚至更長。這讓他很是煩心。
破破整個暑假都和皇帝還有另外一些哥們在鐵路邊上混日子。因為在家里除了能看電視里那些過一百年后都分毫不變的恩怨情仇外別無他事可做,并且他覺得他的生活也該像電視里演的那樣并且還要有更新。
皇帝是破破的哥們兒,準確來說,皇帝是破破混吃混喝的首選對象。用他們的話來說就是,破破有勢,而皇帝有錢。他們在一起,就是有錢有勢。天生的黃金搭檔,必須成為哥們兒。
皇帝本名叫皇第一,很土的一個名字,可喊著喊著就變成了皇帝。皇帝很是得意,認為他老子很有才。破破卻不以為然。破破覺得他跟皇帝之間他應該是哥,因為皇帝是“帝“,與“弟“音相同。于是破破就覺得皇帝應該喊他哥。可皇帝不干,因為這樣的話他豈不是所有人的弟弟了。并且他還比破破大七天,哪有大的喊小的叫哥的!
沿鐵路混的日子似乎也并不好過,首先,他們得頂住三十度往上走的氣溫,然后遇見熟人了,還得在第一時間將叼在嘴里的煙滅掉并踩在腳下,以免被人發現。這一點也足以證明破破還有他的哥們兒都是第二種壞學生。真正的壞學生可能早已在家對著他的老子叼著煙抽了。
每次沿鐵路混破破都是走在最前面,這似乎象征著他的地位在這里。皇帝緊跟著走在后面,算是老二了。其余的六七人隨意地走著說著笑著。突然批破警惕地說了聲:有人。于是所有人齊刷刷地將煙扔在地上用腳踩著并擺出一副很自然的樣子。當那人從他們身邊走過去時,破破郁悶的發現,那人只是個陌生的過路人,根本就不是本地的居民。于是,所有人都長長地罵了一句:
草。搞得那人郁悶地幾次回過頭。
4.高考優秀作文素材:青春
初一時,語文老師曾出過一作文題;“青春是流浪的風鈴。”據說那是一本作文選集的名字,愛浪漫的老師給我們這一群不知浪漫為何物的孩子出了一難題,于是全班出動。滿南京城搜尋這本作文書。結果書是找到了,但我們卻很失望,因為整本書除了一個題目,其余都有與“風鈴”沒有關系,毫無參考價值,最后,我只有胡亂寫上幾段話,交了上去。
然而,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與它不期而遇了。無意中又瞥見了那熟悉的字眼,“表春是流浪的風鈴”……
盡管早已記不清初一時的那篇文章里寫了些什么,但隱約記得當時寫到;“風鈴是呆板被子動的,其本身無法鳴響,只有在風的吹拂下才會碰撞出動聽的旋律;風鈴又是可憐的,命運始終系在一根細線上,下場不是無休止的羈絆,就是像海的女兒一般,幻化為世間最美麗的一道風景,升入天堂,風鈴更是可悲的,面對著風吹來的方向,正視著斑讕精彩的世界,卻被牢牢禁住,越不出深深庭院——可望而不可即。
青春的我們,總是夢想著在遼闊的碧海藍天里徜徉,面對著起伏的山巒,或是洶涌的海浪,都有會有種“欲與天公試比高”。顯然,我們似乎就是渴望流浪的風鈴,有著讓老一輩羨慕的經歷和干勁。有著讓中年人,“可畏”的思想和頭腦,有著年輕人難舍的美好年華,更有著走出去流浪一番的奢望。
我僅僅14歲,卻已敏感地覺察到自己人是多種矛盾的集合體,看上去,我們是幸福的正如檐下的風鈴,如此輕盈然而,升學的繩索無時無刻不在大肆剝削著我的歡樂與睡眠,我想反抗,卻又不唯恐自己的下場會像墜地的風鈴,斷線的風箏,不知何去何從,于是只好做那只吃不到葡萄的狐貍,扯一個誰也騙不了的謊,告訴自己,葡萄是酸的,外界的生活是枯燥的,之后,依舊生活在夾縫當中,讀圣賢書,
我羨慕流浪的風鈴,但我卻畏懼流浪,因為我相信,風鈴若是感到外面的世界,恐拍就不會再回到原來的自我,也不可能依舊滿足于“頭上的那一片天。”因而,我寧愿懷抱一個流浪的美夢,而擁有一個殘酷的現實……
果戈理說;“青春之所以幸福,在于她有未來。”這里我只有“阿q“一下,告訴自己人,“青春之所以幸福,在于她有殘缺。”但在我心中,卻永遠憧憬著一個完美的青春……
5.高考優秀作文素材:青春
閱讀完何旭鵬同學的作品集《青春的風鈴聲》,我完全融入了文字營造的唯美世界,我的心靈被故事感動著,思緒被哲理喚醒著,靈魂被情節凈化著,我的身心像夏日的天空,頓時清爽、純凈起來。
旭鵬同學來自定西農村,他的詩文散發出黃土地獨有的芬芳,讀來滋心潤肺,心曠神怡。作為一個師范學校的學生,能寫出這樣優美、富有哲理的散文,不由令我欽佩不已,為自己能夠閱讀到它們而慶幸。《山菊》《臘肉中的眼神》《兒行千里怕母憂》寫出了農民的憨厚;《真正的偉大》《走好人生的每一步》《送一份愛給別人》等散發出濃郁的人文氣息。
旭鵬同學16歲時失去了母愛,親情的殘缺和農村生活的艱辛,使他的成長比同齡人多了一份苦澀;思想比同齡人多了一份深刻;性格比同齡人多了一份堅強;他的文字也就有了一種凝重和凄美。捷克作家米蘭?;昆德拉在《生命不能承受之輕》中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越是苦難,越能激發生命的活力和韌勁,苦難不但毀不掉人,反而能造就人,困苦和打擊常常能激發人的奮斗精神和內在潛能,就像航船負載越重,航行越穩,越能經得起驚濤駭浪的襲擊,越能駛向遠方。
透過《青春的風鈴聲》悠揚的文字,我仿佛看到了旭鵬同學那顆敏感而充滿愛的心。文學是觸動和塑造心靈的事業,沒有一顆敏感的愛心是無法進行的。愛是人類永恒的主題、愛是國家、社會、家庭存在的依托;愛是每個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失去了愛的世界,就像失去了水的土地一樣讓人絕望;沒有愛的社會,像沒有光明的長夜一樣令人窒息。只有心中充滿愛的人,才會感知別人的愛,才會發現周圍存在的愛,只有心中充滿愛的人,才有愛付出。只有用愛去開啟愛,只有用愛去推動愛,只有用愛去升華愛。愛常常與感動相伴,愛時常被感動喚醒,感動是愛的前奏,感動是豐盈心靈不可或缺的養分,正是一次又一次的感動,給了我們真情和善良;是感動讓我們懂得了愛和奉獻;是感動滋養了我們日益貧乏的心靈;是感動讓我們心中涌動著溫暖和柔情。
旭鵬同學剛剛走進校門,美好的生活在他眼前才拉開帷幕,我們相信,他會用他的慧眼和愛心,發現和創造出更多的美來,奉獻給他所熱愛的人們,奉獻給他所熱愛的土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