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留學經濟學專業(yè)院校推薦
【#德國留學# 導語】德國一直都是一個熱門的留學國家,申請者都希望自己能夠選擇一個就業(yè)前景較好的專業(yè),其實德國經濟學專業(yè)就不錯。下面是®考網分享的德國留學經濟學專業(yè)院校推薦。歡迎閱讀參考!
1.德國留學經濟學專業(yè)院校推薦
曼海姆大學
曼海姆大學(Universität Mannheim)是德國一所較年輕的大學。該校位于普法爾茨選帝侯科學院所在的巴洛克式曼海姆宮。前身是普法爾茨選帝侯科學院,1763年由選帝侯卡爾•特奧多創(chuàng)立。1907年創(chuàng)辦成為經濟學院,1967年正式發(fā)展為大學。曼海姆大學的所有專業(yè)都是通過與經濟緊密結合而占該領域主導地位。特別是在商業(yè)、經濟和社會科學領域,在眾多的學校排名、獎勵、評比中曼海姆大學是德國極好的大學之一。
曼海姆大學的企業(yè)經濟學(相當于管理學)和國民經濟學(相當于經濟學)一直排名德國第一,其曼海姆商學院是德國境內獲得世界三大權威認證機構AACSB , AMBA和EQUIS認證的商學院。
明斯特大學
明斯特大學(德語:Westfälische Wilhelms-Universität Münster,縮寫:WWU)是一所公立大學,位于德國北萊茵-威斯特法 倫州明斯特市,是一所知名的大學。大學目前擁有7所學院,15個系。大學先后有1位校友和1名教授各獲得諾貝爾獎,10位教授獲得萊普尼茲獎,5位教授獲得馬克思-普朗克獎,1位教授獲得洪堡獎。
科隆大學
科隆大 (Universität zu Köln) 是德語區(qū)年齡第四的大學,在德國則只比海德堡大學年輕兩歲。公元十四世紀誕生德語區(qū)第一批大學,它們是布拉格查理大學(1348年),奧地利維也納大學(1365年),德國海德堡大學(1386年)和科隆大學(1388年)。
科隆大學是德國的同時也是建立最早的大學之一。科隆大學現(xiàn)設有經濟與社會科學學院、法學院、醫(yī)學院、哲學院、數(shù)學自然科學學院、教育學院、特殊教育與治療學院等七個分院。在學校的經費方面,科隆大學在德國也是名列前茅的。科隆大學一直都是大學生最為喜愛的大學之一。科隆大學是一所文理科學校,沒有工科專業(yè),最知名的專業(yè)是經濟學和法學。科隆大學總體排名在德國15名左右,因為過于偏重經管,學科面不廣,所以在排名上不占優(yōu)勢。
慕尼黑大學
慕尼黑大學(全稱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慕尼黑大學Ludwig Maximilian Muenchen Unitversitaet)始建于1472年,是德國歷史最悠久,文化氣息最濃郁的大學之一。
慕尼黑大學(LMU)是德國政府首批三所“精英大學”之一,其它兩所分別為慕尼黑工大(TUM)和卡爾斯魯厄大學(KIT)。首批脫穎而出的這三所大學是德國一流高校中的最杰出代表——德版“常春藤盟校”。慕尼黑大學成就較高的學院主要有國民經濟學院、企業(yè)經濟學院、醫(yī)學院、法學院、社會學學院、物理學院和化學學院、林學院、獸醫(yī)學院等。
2.德國留學申請步驟
一、確定學校
一般的準備都需要提前至少一年,至少需要先確認留學的目標,給自己留夠時間,對學校和專業(yè)進行了解,應該成為大家獲取正規(guī)信息的來源,了解學校的硬件實力和提供的服務。
而看排名則是大家參考的內容,要聯(lián)同專業(yè)一起進行了解,此外他人的評價也是獲取信息的重要來源,但是大家需要進行篩選,對于個人的評價只需要參考不要被過分的影響,要主觀與客觀結合。
二、準備語言
德語是大家需要額外花時間準備的部分,因為這是大家沒有接觸過的新語言,不管大家是想拿到合格成績進行直接入學的申請,還是先打基礎再去德國接受培訓,都需要認真準備。
國內就有不錯的培訓機構,能夠幫助留學生進行不同程度的訓練,如果可以提升能力到參加德福考試的水平更好,直接提交材料即可,沒合格的學生也不用著急,德國會為大家提供語言課程。
三、整理材料
申請是需要留學生提交證明的材料的,這部分需要大家特別注意要求,既要保證所有材料的齊全,又要確保自己準備的內容是符合要求的,所以要特別用心按照標準來。
硬件學術需要由官方開證明,包括學校的畢業(yè)證和德語的成績單,而軟件中比較重要的自然就是簡歷和推薦信這類文書,能夠通過中介進行整理和修改會對申請更有利。
四、提交申請
等到學校開放了申請之后直接將自己的申請表和材料進行提交,要確認相關部門受到了自己的申請,并且進入審核,可以直接在上追蹤自己的材料審核進度,要和學校保持聯(lián)系。
一個月之后就應該可以陸續(xù)的收到學校的審核結果了,進行對比選擇自己最滿意的一所,確認了錄取之后一般還需要繳納學費或者留位費,后續(xù)辦簽證的時候需要出示。
3.留學德國日常生活費用
一、房租
取決于大家選擇的類型,如果時間足夠的話可以申請宿舍,早提交才有機會入住,宿舍的租金價格比較穩(wěn)定,城市間的差異也不大,一般都在200-300歐之間,安全和環(huán)境都不錯。
而租房則需要考慮更多的事情,尤其是地域帶來的影響,因為房型基本上是差不多的,而且合租是大部分學生的選擇,內部的配置也差不多,大城市就是會貴一些,租金在400-700歐之間。
二、餐飲
區(qū)分出日常飲食和聚會聚餐,平時就直接在食堂解決,雖然只有西餐,但是衛(wèi)生有保障,價格也比較劃算,學生有專屬的優(yōu)惠,比較適合課程安排比較多的學生,不需要花很長時間在吃上面。
而人數(shù)比較多的聚餐,則更適合出去吃,餐館能夠提供更多的選擇和合適包廂,大家有一個相對獨立的環(huán)境進行社交,或者邀請大家去家里一起做飯,成本會低一些,一個月加起來也需要300歐左右。
三、購物
日用品屬于消耗品,大家需要定期進行采購,一個月是比較常見的時間段,大家可以在平時有需要買的東西的時候,列一個清單,這樣會比較方便后續(xù)的購物,也可以克制自己不會亂買東西。
比較大的開銷還有買衣服等東西的錢,因為基本上單品都不會很便宜,畢竟便宜的更換頻率高不劃算,冬天的衣服會更貴,平均下來一個月的預算在200歐左右。
四、出行
學生的日常出行雖然選擇公共的工具比較多,但是和國內比價格還是會貴一些的,好在交了注冊費之后,就會有學期票,城市間的差異會比較大,一般在30-240歐之間。
還有大家日常的休閑預算,這部分會有比較大的差異,因為大家的消費習慣和觀念會有差異,有的人花得會多一些,不過大家要先有正常的社交,還是要做足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