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行車要素之注意安全距離
1、怎樣防止小碰小括?
開車時請清意要有一定的安全行車空間。
曾經有一次開一輛小車,在一條鄉鎮小路上,當時車速比較快,這時對面也來了一輛小車,大家好像都沒有減速,在兩車交會之時,只聽啪的一聲,雙方的反光鏡相互碰擊。還有一次開一輛工具車,也是在一條小路上,當時前方有一輛同向行駛的自行車,這時對面來了一輛輕型貨車,當時沒有注意稍微剎車減速等一等,而是繼續向前開,這樣在交會時就形成了三的。我們平時發生很多車身輕微碰剮的現象,都是因辦沒有注意保持足夠多的安全距離。
新手才學開車時,在很小的路口或大門轉彎時,經常有可能發生小碰小刮,這就要注意把安全距離放大,一個是車速還偏快一,沒有堅守原則,沒有讓車輛在行駛移動中保有一個確定的安全空間。
請加大安全距離,莫讓小碰小括破壞我們的駕駛樂趣。
2、保持距離防追尾
常見有太多的追尾事故,我們開車時要注意小心的和前車保持安全距離。追尾,就是我們前面的車緊急避讓險情或無緣無故的突然急剎車,這時緊跟在后面的我們能躲得開嗎?
舉一個案例,有兩輛小車一前一后在路上快速行駛,這時前面有一個騎自行車的人橫穿公路,前面的一個小車駕駛員緊急用力剎車,車停下來了,但卻被后面的一輛小車重重追尾。
還有一個案例,當時路面情況很好,一,在交通事故中占很大的比例。有一次見到一個追尾,前面一輛小車在路口已停下來有幾十秒了,后面一輛車還是不客氣的撞上前來,象這樣的追尾實在是————沒解,懷疑后車駕駛員駕駛不作為。
3、安全行車距離
駕車時應該隨著一些外界環境的改變來調整安全距離,比如天氣變化,上下坡,彎道,視野不清的路口,路邊的停車等,任何時候一旦覺得有潛在危險,腳應立即收在剎車上,這個簡單的動作意義重大,駕車有沒有防御性觀念從這個簡單的動作就能判斷出來。
總結三條非常有效的安全行車經驗:
(1)行車時,保持四秒種的安全距離,即駕駛員反應時間一秒鐘,前車制動與本車制動前后時間差一秒鐘,處理緊急情況、突發意外情況兩秒鐘,如下雨天還要再加上一秒種,冰雪路面更要加長時間。訓練和使用這種方法,可以使駕駛員有足夠的時間與空間來處理突發意外情況,以防止與前車、后車或別的車相撞。這個四秒鐘的時間怎樣來確定呢?當前車經過一個比較明顯的標志或固定物體時,自己就開始默數壹仟零壹、壹仟零貳、壹仟零叁,壹仟零肆,當自己不慌不忙數完這四個數字時,也正好到達這個明顯標志或固定物體時,這個前后車之間的距離,就差不多是四秒鐘。這個理論,在實際行車過程中對照后,覺得在晴好天氣,時速在六十公里以上時,要盡量注意保持四秒鐘這么遠的距離,時速在四十五公里和六十公里之間,大約保持三秒鐘左右的安全距離,時速在四十公里以下時,只要保持二秒鐘基本上就可以了。當然,這也要綜合自已目前的駕駛技能和車輛、路面狀況來決定跟車距離的多少。
(2)平穩駕駛,即要求駕駛員正確操縱車輛,緩慢加速或減速,緩慢地轉向。保持安全距離,提前減速,提前使用剎車,避免緊急剎車。經過彎道時要減速行駛。變道時要緩慢漸進,轉向超車或橫越他車,必須選擇時間或空間都很充裕時進行。遇有情況沉著冷靜,從容應付。
(3)抬頭遠看,即向前看15到40秒種時間的行車距離,以爭取時間和空間,提早發現前面可能突發的情況,及時采取一些相應的措施,特別是在天氣不好、有路況變化時,更應該這樣做。這里所說的20到40秒種的時間,如果時速60公里,一分鐘就是一公里,30秒鐘就是500米,其實有時只要看到200米也夠了。?
以上三點安全行車準則,都非常著重的提了要注意安全距離。實際上,我們平時所說的該慢則慢、禮讓三先、遵章守紀、預防萬一、提前處理情況、不要三點一線等,也都是為了同別的車輛和行人保持一個安全空間。開車時“判斷”是否正確,也可以用安全距離來衡量。足夠的安全空間是安全行車的物質保證。
留意彼此間的安全距離,并根據情況作些適當的調整,可以有利于駕駛員更好的觀察、判斷,可以減輕駕駛員在心理上的壓迫和危機感,緩和思想上的緊張狀態,能使駕駛員擁有一個寬松祥和的安全行車環境。開車中的“距離學”的宗旨是為了使人與人之間免于物理、心理上的威脅、侵犯和傷害。有時看到機動車因為沒有注意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而同別人發生事故撞到了一起,不由想起了永遠的張愛玲關于愛情所說的一句話:“于千萬人之中遇見你所遇見的人,于千萬年之中,時間的無涯荒野中,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剛巧趕上了,也沒有別的話可說,惟有輕輕地問一聲:噢,你也在這里嗎?”
推薦閱讀》》》如何防止追尾事故 ?叫你完美剎車的8個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