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調整反光鏡和座椅的位置
如何調整反光鏡和座椅的位置?首先要進行座椅的高度調整,上下調整座椅讓頭部離車頂至少還有一拳的距離。如果座椅調得太高,車輛在顛簸時頭部容易碰到車頂,調得太矮了又會影響視線。然后是前后距離的調整,當腳踩住制動踏板至最深處時,腿部仍要有一定的彎曲量;而靠背既不能太直,也不要半躺,最佳的駕駛狀態是當肩部自然向后靠時,雙臂伸直后手腕處應該正好能搭在方向盤上,這樣在扭轉方向盤時可以保證用得上力,而且儀表臺的公里、時速、油量等功能顯示也都能在視線范圍內。
在雙手把握方向盤時,最好放在3點和9點的位置。拇指自然搭在方向盤輪輻上。有些司機喜歡拇指向里,或者在轉彎時從里側掏輪打方向,其實這樣是非常危險的駕駛習慣,一來這樣會讓駕駛員對方向盤的轉向回饋力判斷不清,二來當遇有較差路面或緊急操作時還有可能弄傷手指。
調整好座椅后就可以調反光鏡了,老司機都知道車內有三個后眼,指的就是兩側反光鏡和車內的后視鏡。對于外反光鏡來說,天空與地面的水平交接線應該在后視鏡的上半部分,也就是在外后視鏡里可以看到三分之二的地面,三分之一的天空,這樣能確保大部分的路況都盡收眼底。而當左右調節時,應該讓車身也出現在外后視鏡的視線范圍內,但不要太多,只要能掌握車身附近的狀況就行。
白天和晚上反光鏡的反射率不同反射率的大小與鏡內表面反射膜材料有關,反射率越大,鏡面反映的圖像越清晰。汽車后視鏡反射膜一般采用銀和鋁等材料,它們的最小反射率一般為80%。高反射率在一些場合會有副作用,如夜間行車在后面汽車前大燈的照射下,經車內后視鏡的反射會使駕駛者產生炫目感,影響行車安全,因此車內后視鏡一般采用菱形鏡,雖然鏡面也是平的,但其截面是菱形,它利用菱形鏡的表面反射率與里面反射率不一樣,達到無炫目。白天采用反射率為80%的銀質或鋁質的里面反射膜,晚上則用反射率只有4%左右的表面玻璃。因此晚上應適當將白天位置的內后視鏡轉動一下角度,使其適應駕駛要求。
對于不是全視野的反光鏡,最好能在反光鏡角落加裝一個大視野的廣角鏡,這樣可以保證更全面地洞察路況。
有些反光鏡的曲面設計不合理,長期使用后反而會造成司機的視線錯覺,引發危險。
最后要調整的就是內后視鏡,駕駛員在坐好后應該能清楚地觀察到后部路況,原則上本著就低不就高,以掌握更多的地面信息。此外還要特別注意的是,有些車主喜歡在后車窗附近放置大件物品,其實這樣是最影響觀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