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都不叫事兒 車內各按鈕意義及功能介紹
日常生活中,我們難免會接觸到一些新車或者陌生的車,比如剛剛買了新車或臨時使用朋友的車,這時候駕駛艙環境對自己來說多少會有些陌生,自己熟悉的功能及按鍵一時找不到,導致很多實用性功能成了擺設。本文將對車內的常用按鍵做一匯總,介紹他們的具體功能,希望能對您的日常用車提供幫助。
車內按鈕意義及功能介紹車窗及座椅
車窗升降鍵大家肯定不陌生,現在大多數廠商都趨向于采用類似上圖中的設計,向下按按鍵的前端是下降玻璃,往上摳則是升起玻璃。很多車只在駕駛員這一側提供一鍵升降功能,這個功能顧名思義,只需按一下,玻璃就能一降到底或者升到最高,這能解放駕駛員的左手,增加行車安全性和便利性。而價格更高的車型可能會提供四車窗一鍵升降功能,并且防夾,在玻璃上緣觸碰到物體時會立即下降,防止乘客的肢體被夾傷。
按下這個按鈕后,除駕駛席側車窗,其他三個車窗將被鎖止,以防兒童誤操作。部分車輛只鎖止后排車窗,因車而異。
通常情況下,后視鏡調節按鈕是這種布局,如果你想調節左側后視鏡,就把上方的撥鈕撥至左側,然后進行調節,右側相反。
例如奔馳S等豪華車會有電動遮陽簾,通常的操作方法是在車窗關閉后繼續按關閉按鈕,就會升起遮陽簾,在遮陽簾升起的狀態下無法降下車窗,需按降車窗鍵先降下遮陽簾,繼續按才會降下車窗。不過這類功能只是豪華車才提供,更多的車型配備的是手動遮陽簾,大多數手動遮陽簾操作也很快捷簡單。
這個就比較好理解了,一般車型的電動調節都會把按鈕設計成模仿座椅形狀,普通車型只有“椅墊”和“椅背”,根據自己的需求可以進行前后、靠背角度調節,價格略高的車型還有椅墊角度和高度調節,在高端的車型比如奔馳S甚至可以電動調節頭枕、腿部支撐的角度和長度等,按鈕設計的一般都比較直觀,并不難上手。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上圖中的四方向按鈕是干什么用的,事實上這是調節腰部支撐的,通常只出現在高端車型上。橫向按鈕可以調節腰部支撐的幅度,縱向則負責調整支撐位置,以符合不同駕駛員或者乘客的身材。
在中國,人均汽車保有量并不高,一輛車經常多個人開,這時候座椅記憶功能的便利性就體現出來了。通常情況下這組按鈕有“M(memory)”按鍵和一組數字組成,有時候是“SET”鍵,與“M”鍵功能相同,使用方法是調整好坐姿后,按下“M”鍵,再按下一個數字鍵比如“1”,你的座椅位置就會被記憶,如果座椅位置有改動,你只需持續按住“1”鍵就可恢復。
當然,操作方法根據不同車型有一些小的差別,有的車型需要持續按住“M”鍵再按下數字鍵,才可完成記憶;有的車型在恢復記憶位置時無需持續按住數字鍵,只按一下就可恢復。另外,高端車型的記憶功能可不只能記住座椅位置,包括方向盤位置、外后視鏡位置等可以組合記憶,用著十分方便。
除了記憶,越來越多的車型還提供座椅加熱和座椅通風,這兩個功能的按鈕位置就不固定了,有的是在車門上,大多是在中控臺空調按鍵附近。調節方法也有小差異,通常的設計如上圖所示,按鍵上有三個小燈,按一下亮一個,按三下三個都亮,這是加熱或者通風分三級,再按所有燈會滅,功能關閉。當然也有旋鈕調節的,都很直觀,不難操作。
這個按鈕經常被放在比較顯眼的位置,打開雙閃可以對周圍車輛起到警示甚至求助作用,路邊臨時停車等特殊情況可以打開以提高安全性。中控鎖可以控制車輛四門的開鎖/上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