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學校國家級及省級教學團隊列表
級 別 | 團隊名稱 | 批準年度 | 帶頭人 |
國家級 | 網絡與信息安全教學團隊 | 2010 | 龔小勇 |
省級 | 通信技術教學團隊 | 2008 | 譚中華 |
電子信息技術教學團隊 | 2009 | 彭克發 | |
嵌入式與機器人技術創新教學團隊 | 2011 | 陳衛 | |
機電一體化創新教學團隊 | 2012 | 謝光輝 | |
物流管理專業教學團隊 | 2012 | 范珍 |
部分優秀教師列表
姓名 | 榮譽稱號 | 授予單位 | 授予年份 |
劉良華 | 重慶市優秀教師 |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 2014 |
謝光輝 | 第四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杰出教師獎 | 重慶中華職業教育社 | 2014.6 |
陳良 | 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個人 | 教育部辦公廳 | 2013.11 |
重慶市杰出技能人才 | 中共重慶市委重慶市人民政府 | 2012.3 | |
政府特殊津貼教授 |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2013 | |
孫衛平 | 政府特殊津貼教授 | 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 2013 |
龔小勇 | 重慶市名師 | 重慶市人民政府 | 2012.9 |
重慶市職業院校教學名師 | 重慶市職業教育學會 | 2009.9 | |
聶強 | 首屆全國高等職業教育畢業生就業指導師 | 中國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研究會 | 2009.6 |
李雪松 | 重慶市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師 |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 | 2008.8 |
據2018年6月學校官網信息顯示,學校建成國家級重點專業9個,市級重點專業27個;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6個,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8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27門、國家級實訓基地3個、省級示范實訓基地2個。
兩屆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1項、重慶市教學成果獎15項。學校建成國家級重點專業9個,學校教師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項、省級重大重點教改項目35項、省級技術創新項目94項、省部級以上縱向科研課題248項,獲國家專利885項,其中發明專利109項。出版第一主編國家規劃教材51本,發表SCI和EI等高水平論文1390篇。學生省部級及以上競賽獲獎675項(國家級569項),其中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一等獎18項,多個團體、個人獎項代表重慶實現重大突破。在2017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獲一等獎6項、共計18人次,在教育部統計“獲得一等獎數量最多高職學校”中位居全國第三、西部第一。
學校重點(特色)專業列表
級別 | 重點(特色)專業名稱 | |
---|---|---|
國家級 | 國家示范院校項目建設專業(3個) | 微電子技術、信息安全技術、通信技術 |
國家職業教育實訓基地項目專業(3個) | 應用電子技術、汽車檢測與維修、樓宇智能化工程技術 | |
國家專業服務產業發展能力項目專業(2個) | 物聯網應用技術、機電設備維修與管理 | |
國家教改試點專業(1個) | 電子聲像技術 | |
省級 | 示范專業(4個) | 通信技術、計算機網絡技術、汽車制造與裝配技術、物流管理 |
特色專業(2個) | 會計電算化、國際經濟與貿易 | |
教改試點專業(4個) | 數控技術、信息安全技術、應用電子技術、營銷與策劃 | |
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專業(2個) | 數控技術、圖形圖像制作 |
學校部分精品課程列表
級別 | 課程名稱 | 所屬單位 | 獲批年份 |
---|---|---|---|
國家級 | TD-SCDMA基站系統開局與維護 | 通信工程系 | 2010 |
GSM基站系統運行與維護 | 通信工程系 | 2010 | |
數據備份與恢復 | 計算機應用系 | 2010 | |
網絡安全運行與維護 | 計算機應用系 | 2010 | |
省級 | 交換設備運行與維護 | 通信工程系 | 2011 |
SDH光傳輸設備開局與維護 | 通信工程系 | 2010 |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共有校級科研創新團隊11個,校級協同創新中心1個。
校級協同創新中心:機器人應用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校級科研創新團隊:
傳媒技術開發與研究中心 | 電子應用技術研究所 |
財務管理與證券投資研究所 | 經濟管理咨詢與研究中心 |
機器人技術研究與開發中心 | 網絡與信息安全應用技術研究所 |
工程機械設備研究所 | 機電工程應用技術研究所 |
計算機軟件應用技術研究所 | 物聯網應用技術研究所 |
汽車應用技術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