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時的危險行為你做了多少?
“開車不打電話”這一規定早在2004年就被寫進《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里面,相信每個考駕照的朋友們都知道,但是能夠認真遵守的又有多少呢?恐怕大家每天在路上都會看到不少邊開車邊發短信、設置導航的朋友,這樣的行為可比開車打電話更危險!因此,小編覺得有必要跟大家說說開車時不能做的那些事。
■ 極度危險:開車發短信、設導航以及打電話
● 發短信/發微博/玩微信等
提到開車危險行為,很多人第一反應是打電話,其實相比之下,開車發短信更危險!開車發短信,不但需要駕駛者一手脫離方向盤、還會讓人分心,更嚴重的是,在發短信的過程中,駕駛者目光會忽視前方路況,而盯著手機屏。據編輯實驗,瞟一眼短信并大致看清內容,最快也需要2秒。當我們以60km/h車速行駛時,2秒鐘的時間,車輛已經開出了33.3米,如果期間發生,編輯建議大家最好是在出發前就把導航先設好,如果真的碰到開到一半想設導航,如果可能的話,可以麻煩副駕駛代勞。如果車內就你一個人,請務必先將車輛安全停放在路邊,并開啟雙跳燈后,再進行設定。這樣做的確會多花幾分鐘的時間,但換來的是您和他人的安全,你說值不值?
● 開車打電話
開車打電話影響行車安全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其一,駕駛者一個手拿電話,另一個手握方向盤,會影響轉動方向盤時的動作流暢性,面對突發狀況不能及時處理。其二,邊開車邊打電話,會讓駕駛者分心,延長反應時間,從而埋下事故隱患。
編輯建議:上車后手機調至靜音,或者使用耳機!
其實,對于絕大部分開車打電話的駕駛者來說,主動呼出的可能性不高,基本都是以被動接聽為主。對此,編輯給大家的建議是,如果可以,上車后將手機調整到靜音模式,聽不到鈴聲,你自然也不會去接電話,等到了目的地之后,再回電就行。
也是對于業務比較繁忙的駕駛者,要做到開車時完全不接聽電話有,就這個行為對開車會造成的安全隱患給大家提個醒。首先是在您,對于不少煙民來說或許天天都在做!為了您的身體健康,編輯勸你早。但如果你調個音量或者換個臺都要看著面板找個半天才知道按哪個鍵的話,我覺得還是存在不小安全隱患的。
編輯建議:熟悉各種按鍵的功能,減少操作頻率!
無論您是新手還是老駕駛員,應該對自己車上的空調與音響的操作方式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對空調至少要知道如何調溫度和風量,對音響起碼要明白哪里調音量。要說開車時完全不能調空調或音響,我覺得沒必要這么嚴苛,減少不必要的操作和縮短眼神離開道路的時間,比較現實。
● 與車內乘員之間過分交流
開車時與副駕駛或者后排的乘客說說話、聊聊天很正常,但千萬要把握好這個度,駕駛者應避免與其它車內乘員有肢體上的接觸,以免影響行車安全。之前抄的沸沸揚揚的“摸奶門”,就是車內乘員過分交流的典型反面教材。
編輯建議:聊天、說話都沒問題,別發生激烈口角或肢體接觸
車內乘員與駕駛者之間的正常聊天都沒有問題,但千萬別發生激烈口角,以免影響駕駛者開車情緒。同時,車內乘員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都應避免與駕駛者有肢體上的接觸,防止分心,從而埋下安全隱患。
● 不恰當時間噴玻璃水
噴玻璃水清洗前擋風玻璃是一個最平常不過的動作了,但什么時候噴玻璃水卻也有講究。因為玻璃水噴出的一霎那,在雨刮器還沒有將其刮除之前,水漬會瞬間擋住駕駛者的視野,雖然時間很短,但多少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
編輯建議:噴玻璃水也要找對時間!
噴玻璃水也要找對時間,盡量不要再人流量較高且路況復雜的情況下噴玻璃水,萬一玻璃水擋住視野的一瞬間有車變道或者有行人竄出就不妙了。因此,編輯建議大家可以在路況比較好,并且確保安全車距的情況下再噴也不遲。
希望大家在看完本篇文章之后,不管之前怎么樣,以后不要再在開車時做這些危險的事情了!交通安全無小事,對于任何可能影響我們行車安全的事情,請大家都不要抱有僥幸心理,一定要認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