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廣州番禺職業技術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截至2016年5月,該校有教職工896人,專任教師537人,專任教師中具有高級職稱者占24.30%,具有研究生學位者占61.31%,博士學位者占3.93%,“雙師”素質專任教師比例達58.69%。有國家級教學團隊2個,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3人、國家級教學名師4人、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教學名師1人、省級教學名師7人、市級教學名師6人。
國家級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 | 負責人 |
玩具設計與制造專業教學團隊 | 渠川鈺 |
裝潢藝術設計專業教學團隊 | 張來源 |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張來源、吳翰聲等。
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教學名師:渠川鈺。
國家級教學名師:關俊良、張來源等。
省級教學名師:關俊良、渠川鈺、闞雅玲、王昶、張來源、賀平、曹干。
廣州市高校教學名師:盧飛躍、袁軍平 、楊則文、余明輝、曹干、賀平。
根據2016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6個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2個中央財政支持專業、9個省級示范性專業、2個省級高職教育品牌建設專業、7個省級高職教育特色建設專業、9個省級示范性專業、6個市級示范性專業;15門國家級精品課程、21門省級精品課程和40門市級精品課程;14門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門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和2門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1個國家級校內實訓基地、2個省級校內實訓基地和2個省級校外實訓基地。
國家級校內實訓基地:數控技術實訓基地。
省級校內實訓基地:玩具設計與制造實訓基地、珠寶鑒定及加工實訓基地。
省級校外實訓基地:創業產業園實訓基地、玩具專業實訓基地、汽車專業實訓基地。
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專業:玩具設計與制造、計算機網絡技術、金融管理與實務、裝潢藝術設計、酒店管理、珠寶首飾工藝及鑒定。
中央財政支持專業:皮具藝術設計等。
省級高等職業教育品牌建設專業:金融管理與實務、皮具設計。
省級高等職業教育特色建設專業:建筑工程技術、玩具設計與制造、嵌入式技術與應用、投資與理財、國際商務、藝術設計、首飾設計。
省級示范性專業:金融管理與實務、會計電算化、玩具設計與制造、模具設計與制造、酒店管理、計算機網絡技術、商務英語、裝潢藝術設計 、珠寶首飾工藝及鑒定。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包裝設計》、《保險實務》、《餐飲管理》、《電腦平面設計》、《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首飾制作工藝》、《職業規劃與成功素質訓練》、《工商模擬市場實訓》、《綜合布線技術與工程》、《軟件測試》、《室內設計策劃》、《玩具機構設計與制作》、《設計色彩》和《稅法》。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玩具制圖與Auto CAD、電腦平面設計。
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包裝設計》、《首飾制作工藝》。
精品課程
序號 | 課程名稱 | 課程負責人 | 所屬教學單位 | 國家級 | 省級 | 市級 |
1 | 玩具制圖與AutoCAD | 何友義 | 機械與電子系 | 2004年度 | 2003年度 | 第二批 |
2 | 電腦平面設計 | 關俊良 | 藝術設計學院 | 2004年度 | 2004年度 | 第二批 |
3 | 綜合布線技術與工程 | 余明輝 | 軟件學院 | 2005年度 | 2005年度 | 第二批 |
4 | 色彩 | 徐飛 | 藝術設計學院 | 2005年度 | 2005年度 | 第二批 |
5 | 首飾制作工藝 | 袁軍平 | 珠寶學院 | 2007年度 | 2007年度 | 第二批 |
6 | 玩具機構分析與應用 | 渠川鈺 | 機械與電子系 | 2007年度 | 2006年度 | 第一批 |
7 | 包裝設計 | 陳希 | 藝術設計學院 | 2007年度 | 2005年度 | 第二批 |
8 | 軟件測試 | 賀平 | 軟件學院 | 2007年度 | 2007年度 | 第二批 |
9 | 工商模擬市場實訓 | 闞雅玲 | 工商管理系 | 2008年度 | 2006年度 | 第二批 |
10 | 稅法 | 楊則文 | 財經系 | 2008年度 | 2008年度 | 第二批 |
11 | 餐飲管理 | 饒雪梅 | 旅游系 | 2008年度 | 2008年度 | 第一批 |
12 | 保險實務 | 鄧華麗 | 財經系 | 2009年度 | 2009年度 | |
13 | 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 | 肖傳亮 | 旅游管理系 | 2009年度 | 2008年度 | 第二批 |
14 | 室內設計策劃 | 曹干 | 藝術設計學院 | 2010年度 | 2009年度 | 第二批 |
15 | 職業規劃與成功素質訓練 | 闞雅玲 | 工商管理系 | 2010年度 | 第二批 | |
16 | 電腦效果圖 | 關俊良 | 藝術設計學院 | 2006年度 | 第一批 | |
17 | 建筑施工技術 | 葉雯 | 建筑工程系 | 2007年度 | 第二批 | |
18 | 玩具安全標準與檢測 | 吳勁梅 | 機械與電子系 | 2007年度 | 第二批 | |
19 | 調酒與酒吧管理 | 王明景 | 旅游管理系 | 2008年度 | 第二批 | |
20 | 通用管理 | 吳強 | 工商管理系 | 2008年度 | 第二批 | |
21 | 會計 | 張蓮苓 | 財經系 | 2009年度 | 第二批 | |
22 | 珠寶玉石鑒定 | 申柯婭 | 珠寶學院 | 2009年度 | 第二批 | |
23 | 數控機床 | 竇凱 | 機械與電子系 | 第一批 | ||
24 | 商業銀行會計 | 賈芳琳 | 財經系 | 第一批 | ||
25 | 導游業務 | 穰艷玲 | 旅游管理系 | 第二批 | ||
26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 孫永安 | 基礎課部 | 第二批 | ||
27 | CAD/CAM技術應用 | 林新貴 | 機械與電子系 | 第二批 | ||
28 | 進出口業務函電 | 劉剛 | 應用外語系 | 第二批 | ||
29 | 推銷實務 | 張曉青 | 工商管理系 | 第三批 | ||
30 | 計算機組網技術與工程 | 余明輝 | 信息工程學院 | 第三批 | ||
31 | 建筑工程計量與計價 | 張強 | 建筑工程系 | 第三批 | ||
32 | 商業銀行綜合柜臺業務 | 陳瓊 | 財經系 | 第三批 | ||
33 | 商務秘書實務 | 肖傳亮 | 旅游管理系 | 第三批 | ||
34 | 國際貿易實務(雙語) | 嚴美姬 | 應用外語系 | 第三批 | ||
35 | 中國旅游資源賞析與線路設計 | 郭盛暉 | 旅游管理系 | 第四批 | ||
36 | 進出口業務談判 | 宋梅梅 | 應用外語系 | 第四批 | ||
37 | 市場營銷 | 張曉青 | 工商管理系 | 第四批 | ||
38 | ERP沙盤模擬實訓 | 郭立國 | 工商管理系 | 第四批 | ||
39 | 國際結算 | 張宏博 | 財經系 | 第四批 | ||
40 | 教學企業項目(客戶理財) | 張蓮苓 | 財經系 | 第四批 | ||
41 | 網絡安全 | 蔣亞軍 | 信息工程學院 | 第四批 |
教學成果
根據2016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2001年以來,該校共有57項教學成果獲得國家、省、市教學成果獎,其中,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7項,廣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9項、二等獎13項,廣州市教學成果特等獎4項、一等獎12項。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基于職業發展的高職素質教育體系構建與實踐》、《商科學生“實戰型、體驗式、網絡化”技能與素質并進的課程創新與實踐》、《皮具行業創新型設計人才“三方融通,三品遞進”培養模式的實踐》、《基于能力核心和項目課程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中高職銜接課程改革與實踐》、《基于實務教育與創新教育并舉的“玩具機構設計與制作”課程改革與實踐》、《系統改革高職金融專業的探索與實踐》、《基于職業發展的高職素質教育體系構建與實踐》
廣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玩具機構設計與制作”課程改革與實施》、《以課程研發與建設為抓手打造高質量工商管理專業群的創新與實踐》、《以“三步實踐教學”為核心提升高職財經類專業建設水平的探索與創新》、《基于崗位職業能力的財經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基于工作過程導向和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構》、《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專業-基礎-專業”項目課程體系的創立與實踐》、《以“高素質、強技能”為本位的高職工商管理類專業特色課程建設》等。
廣東省教學成果二等獎:《高職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室內設計策劃”項目課程開發與實踐》、《構建珠寶首飾類專業“六位一體”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的探索與實踐》、《基于崗位勝任力的高職網絡技術專業課程體系構建與實踐》、《高職院校服務珠三角經濟轉型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實踐探索》、《高職經管類專業跨專業項目課程開發探索與實踐》、《基于工作過程導向和學生可持續發展的高職酒店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建構》、《基于多元利益主體需求的高職教學質量管理機制創新》、《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六雙三真一體化”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等。
廣州市教學成果特等獎:《軟件測試課程的創新研究與實踐》、《藝術設計網絡教學平臺研究與教學實踐》、《基于網絡經濟下市場營銷課程實踐性教學的整體優化研究》、《國家示范高職院校服務珠三角經濟轉型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校本探索》。
廣州市教學成果一等獎:《基于就業質量提升的職業核心能力課程與教學研究》、《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六雙三真一體化”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與實踐》、《商科學生“實戰型、體驗式、網絡化”技能與素質并進的課程創新與實踐》、《皮具行業創新型設計人才“三方融通,三品遞進”培養模式的實踐》、《基于能力核心和項目課程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中高職銜接課程改革與實踐》、《基于實務教育與創新教育并舉的“玩具機構設計與制作”課程改革與實踐》、《系統改革高職金融專業的探索與實踐》、《首飾制作工藝》、《系統改革高職金融專業的探索與實踐》、《基于能力核心和項目課程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中高職銜接課程改革與實踐》、《珠寶結合——天壇祈年殿》、《多角度高效摘果器》等。
根據2016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該校有省級工程技術中心1個、校級研究所18個。
省級科研機構 | 廣東高校珠寶首飾工程技術開發中心 | -- |
校級科研機構 | 珠寶首飾研究所 | 物聯網信息傳感技術研究所 |
材料與工藝研究所 | 高性能網絡研究所 | |
計算機與軟件技術研究所 | 高職大學生健康與社會體育研究所 | |
人力資源研究所 | 嵌入式與物聯網工程技術合作開發中心 | |
旅游文化經濟研究所 | 玩具技術合作開發與服務中心 | |
玩具技術與產品開發研究所 | 珠寶首飾材料與工藝合作開發中心 | |
電子技術與材料開發研究所 | 皮具與時尚設計合作開發中心 | |
游戲技術開發研究所 | 射頻識別(RFID)技術合作開發中心 | |
廣鈞廣彩技術合作開發中心 | 建筑節能材料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