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倒車入庫技巧,側方位停車。太實用了,必須收藏!
停車位總體可分為"非字型"、"側方位"以及斜線型三種車位。本文,我們先來講講側方位停車的技巧以及常見問題。
側方位可以說是都市里比較常見的一種車位,也是比較容易停的一種車位。唯一的問題就是,這種停車通常都在道路兩邊,停車時必須“速戰速決”,要不然會被后方車輛催促。 這種車位有兩種比較實用的停車方法,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學。
方法一:后視鏡倒車法
之所以把這種方法叫做“后視鏡倒車法”,是因為汽車后視鏡在整個倒車過程中一直要用到,對汽車能否順利倒進車位起著決定性因素。
第一步:先將車開過車位,判斷該車位是否能夠容得下自己的車。如果確定可以容得下,就將車往前開至與車位前車大致齊平的位置,兩車橫向相距約一米。然后調整右后視鏡的角度,盡量往下調,直到能看到右側車輪為止。接著就往右打滿方向,開始倒車。
--------------------
備注:
1.為了保護助力轉向泵,這里所指的“打滿方向”是先把方向打到頭,然后稍微回撤一些。
2.文章所指的“往左”、“往右”打方向都是以駕駛員視角為參照物。
3.后視鏡調節這一步,通常不可忽略。但如果對自己車很熟悉,能夠很準確的把握車輛與路肩的距離則可忽略這一步。
--------------------
第三步:通過右側后視鏡,觀察右后輪與路肩的距離,覺得可以時往左打滿方向,然后盡可能讓車靠近路肩,但又要保持足夠距離讓車身可以擺直。
第四步:當車身差不多都進入車位后,車主要通過扭頭方式或者倒車輔助系統判斷與后車距離。當然,如果車位狹小的話,最好是找個幫手在車外觀察和提示。
第五步:往右回正打方向,調整前后距離,就大功告成了。
★后視鏡倒車要領總結:
1.距離要盡可能接近1米(不能貼車太近,也不能離車太遠);
2.倒車不要偷懶,后視鏡一定要向下調節好,可以幫助精準倒車;
3.倒車過程中速度一定要控制好,緩慢進行;
4.發現看位失誤無法倒進去時,不要原地多此細微調整,重新出來調整位置再倒一次;
5.倒進去以后要調整好與前后車的距離,確保其他車輛可以出去,利己利人。
方法二: 定:
問題一:與車庫距離沒把握好
之前我提過,側方位停車最大的問題可能就是距離的把握。如果停車時與車庫的距離太開了,倒車就會出現橫擺角度太大,就算后輪可以入庫,剩余的距離也很難把車子擺直。
如果停車時與車庫的距離太近了。倒車入庫時,車輛右前角就會很接近前車,回正方向很容易發生刮碰,避開了右前角車尾又成了危險二:停的太靠前或靠后
如果停的太靠后了,汽車用于倒車的距離就縮短了,往往當與后車非常接近時,大部分車頭還在車庫外面。此時就算右打方向前移試圖將車頭移入車庫,整部車還是會跟著外移,無法完全入庫。這種錯誤的關鍵是沒有利用好車位的全部長度空間。
如果停的太靠前了,汽車在倒車入庫時,車頭右側就很容易與前車尾部過近,稍有不慎就可能發生擦碰。此時如果回正方向盤直后讓車頭躲開前方車輛,尾部內側又容易接近路肩,有可能車頭還沒躲開前方車輛,右后輪就頂到路肩,陷入一個被卡住的僵局。
問題三:車頭先進
目前由于汽車只有前輪才具備轉向功能的緣故,所以汽車前進入庫的能力會遠不如倒車入庫。側方位泊車時如果用車頭先進的方法時,就會出現車頭用盡前方空間,車尾仍會在車庫外面;而在空間有限的“非字型”車位使用車頭先進的方法時,同樣會出現問題,具體問題在之后的文章中會說明。
總結:通過上面的講解,相信大家對于一字型停車位的停車技巧都有了了解。就拿上面提到的兩個方法來說,如果要說有難度的話,那最大的問題可能就是如何準確判斷與旁車的距離以及汽車的幾個易碰撞點。平時倒車時多總結改進,你就能輕松應對所有側方位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