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夜間行車需謹記“走灰不走黑”有道理嗎
相信卡車司機們都有過開夜車的經歷,而在很多遠離城區的道路上都是沒有路燈的,高速的路況相對穩定,安全系數也比較高,可如果是在國道,或是縣道上就只能靠大燈燈光來辨別路況了,如果悲慘到大燈無法正常工作的時候要怎么辦呢?
夜間行車受環境影響,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尤其是各位“菜鳥們”,夜間開車經驗不多,所以一定要謹記,夜間行車“走灰不走黑”。
進入冬季以來,白天時間明顯減短,夜晚開車的車主要注意行車安全!尤其是上了一整天班容易身體疲勞,再加上夜間行車,視力減弱,視野變窄,盲區增大,更要學會夜間駕駛技巧。老司機送給夜間開車的菜鳥一句話:“走灰不走黑!
典君對于戶外探險算是情有獨鐘,也有在夜晚沒有路燈的道路上開車的經驗,不過更多時候還是坐在副駕做“導航”工作,協助駕駛員辨別路況。元貝姐姐總結夜晚行車的經驗有五個字“走灰不走黑”,相信很多老司機也可以總結的出來。
●野外駕駛:學會判斷路況
上了一天班,再加上晚上開車,容易產生視力疲勞,從而對路面和路況的判斷難度加大,極易發生交通事故。因此,晚上開車要學會用多種方法對路況加以判斷,尤其是在野外駕駛。比如在沒有月光的晚上,路面一般為灰黑色,路面以外是黑色;有水坑或坑洼的地方則會更黑。所以,一般老司機總結夜間行車要領是“走灰不走黑”。
在盤山公路上,如果看見黑漆漆的山體里,有光束對著你這邊一晃一晃的,說明對面有車來了,此時你應該觀察自己前面的道路,看看寬度夠不夠,提前做好會車的思想和實際準備。根據引擎的聲響,也能判斷路況。比如正常行駛著,忽然感到引擎聲音變得沉悶時,說明行駛阻力增加,汽車可能正行上坡或松軟路面上;如果感覺引擎聲音變得輕快,說明行駛中阻力減小,汽車可能正行駛于一段下坡路中。
●城市駕駛:別開遠光燈
在城市駕駛要注意的是別開遠光燈,遠光燈是為了在荒野郊區用的。此外,在小巷里,有騎車人或行人過來的時候,最好關閉大燈,有小燈足夠看清路況了。
若對面來車不改用近光,應立即減速并用變換遠、近光的辦法來示意對方。如果對方仍不改變,你這邊感覺刺眼無法看清前面的路面時,干脆就地減速甚至停車,稍加等待,沒必要為賭氣而用遠光燈與之對射。
另外,盡管城市道路照明設備很好,也不要不開燈,汽車大燈不光有照明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讓別人能看到你。
●長途駕駛:保持頭腦清醒
如果是長途駕駛,尤其是一個人晚上開車,那比較單調乏味,很容易疲勞,不少人容易睡著而讓方向盤跑偏,引發交通事故。因此,長途駕駛必須保持頭腦清醒,避免疲勞駕駛。如果開累了,干脆停下車散散步,讓大腦休息片刻,清醒一下。如果身邊有同伴,讓同伴盡量多說說話。
●利用月光反射判斷路況
在明月皎潔時,路面顏色為灰白色,道路外基本為黑色,若道路變黑很有可能是障礙物或是有坑,一定要減速慢行;如果是在湖邊、河道邊行駛時要特別注意,水的折射亮度要比路面亮度高,比較容易區別出來,千萬不要把河湖當做路。
雪后到處是“陷阱”,所有的物體都被雪覆蓋,白茫茫的一片很難分輕那里是道路那里是懸崖,若是雪后行車一定要沿著前車留下的印跡行駛,被車轍過的雪一般為灰白色,若通過的車輛比較多則為灰黑色;
●編后語
元貝姐姐為您介紹了這么多,相信您也學會了不少利用月光與大燈燈光來判別路況的方式,夜間行車是比較“耗神”的,元貝姐姐就曾有過因為夜間疲勞駕駛而導致發生事故,還好車上沒有人員傷亡,所以還是請廣大卡車司機朋友們切勿疲勞駕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