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盲區一定要掌握,不然會丟命
昨天一早,杭州出了兩起慘烈的交通事故,事故共造成了3人死亡,一人重傷(盆骨以下碎裂,恐將截肢)。
這并不是聳人聽聞,而是真切地發生在我們面前,“死亡盲點”,這個詞再次出現。
這種動圖曾經救了無數人的性命
通常,大型工程車造成的嚴重傷人車禍中,很多是右轉時的內輪差引起的。這個區域是司機視線的盲區,而這個盲區就被稱之為“死亡盲區”。
一般小車會產生接近1米的內輪差,大車會產生多達2米的內輪差。
祖孫同騎電瓶車,被卷入黃沙車
昨天上午9:30左右,在鳳起東路和運河東路的交叉口發生一起嚴重車禍,當時60多歲的老大媽騎著電動車帶著一名12歲左右的男孩,同時被卷入一輛工程車車底!男孩當場死亡,老人家盆骨以下粉碎性骨折,可能面臨截肢的風險。
老人被壓在后輪下
停了幾天工,黃沙車跑得特別勤
出事的那輛工程車上印有“渣土運輸”字樣的,荷載25噸大型黃沙車,車上滿載泥沙。這車是三星路沿線一處工地的,前幾天受臺風影響,工地的施工一度中斷。重新開工之后,這兩天工程車就跑得比較勤快。
三星路位于運河的西側,運河東路位于運河的東側。工程車要往運河東路去,必須走運河東路的跨河橋。跨河橋北堍下坡路段結束后,再有百余米就是鳳起東路與運河東路的交叉口。這個路口下橋方向的機動車信號燈,為左箭頭燈與圓餅燈。也就是說,工程車下橋后右拐,是沒有紅燈控制的。
事故現場太慘了!男孩當場死亡
目擊者楊先生就住在附近的運新花苑,當時他正在路口洗車,突然聽到一聲巨響,就知道是大卡車出了事故。朝聲音方向一看,小孩子已經奄奄一息,快不行了。
“我還聽到有一個女的在撕心裂肺的喊叫,還以為要找司機算賬,沒想到那個女的也是兩只腳都血肉模糊,重傷了。而那個司機下來打電話時候,臉色煞白。”楊先生回憶。
車禍現場,男孩尸體被幕布擋住,血流滿地。據路人描述小男孩大約十一二歲的樣子,瘦瘦的,身高大概只有一米二左右,全身被卡車壓得不成樣子,太慘了。而男孩身邊散落著從電動車上掉下來后被壓扁的蔬菜,以及兩人當時攜帶的物品。
從現場情況分析,電動車很可能在直行途中,發現左后方駛來的工程車。然后電動自行車朝右側彎,進入運河東路的機動車道,試圖躲避。但右轉的工程車還是撞上了電動自行車。
老人恐將面臨截肢
昨天中午11點30分,記者從邵逸夫醫院了解到的最新情況,60多歲的老大媽身體骨盆以下全部碎裂,仍未脫離生命危險。交警已經在協助辦理住院手續。由于未攜帶身份證件,大媽與小孩的身份信息和家屬仍在確認和尋找之中。
目前,交警已經暫停了轄區工地的工程車上路。并進各工地約談安全負責人。另一方面,目前針對電動自行車闖紅燈、騎車帶人等違法行為的現場查處也已啟動。
夫妻倆命喪水泥攪拌車
另一起事故是在早上8點20分,發生在臨平的迎賓路和望梅路交叉口。
據曹先生說,當時他在望梅路上,裝備左轉進入迎賓路,而右轉車道突然出現一聲刺耳的聲音,他看到,一輛右轉的白色水泥攪拌車將一輛電動車帶到了車下。
攪拌車司機下來后很緊張,一直說“我這邊車子右轉時真是沒看見,沒看見”。
被卷進車子的是一對夫婦,30歲到40歲之間,兩人當場死亡。
開車上路的6大盲區
1、A柱盲區(多看慢速可避免)
對策:現在許多新車都安裝有智能安全系統,可以進行盲點警報。只要有車或人駛入前方A柱的盲點,汽車智能系統就會出現警示。如果沒有這樣的系統,那駕駛者應多留意前方路況,減慢車速,盡量多看,只有徹底看清路況才可前行。
2、內輪差盲區(遇大貨車最好避開2米外)
對策:交警曾對水泥罐裝車右側后視鏡上加裝攝像頭,駕駛室里安裝顯示器,來避免內輪差慘劇,效果很好。行人過馬路時,千萬不要靠轉彎車太近,遇大型車更應該遠離2米以上。特別在綠燈時,不要搶先超過正在轉彎的機動車。更不要在紅燈時,超越斑馬線停留,那樣很容易被轉彎車輛的內外輪差卷入車輪。
3、超車盲區(前車突然慢速多半有險情)
對策:老司機經驗之談是“超車頭、會車尾”,就是在超越同向行駛的汽車時一定要注意它的前部,因為看似慢吞吞行駛的車,其實有可能正在避讓行人。而與對面來車會車時則需注意它的尾部,因為那里也可能會突然躥出橫穿馬路的行人,此時你如果貿然加速超車很可能發生危險。
4、后視鏡盲區(不連續變車道,多看后視鏡)
對策:應該在保持正常行駛時,經常探視反光鏡,隨時掌握汽車后面的情況。如果后面的汽車忽然消失,就很可能已經進入盲點了,要多加小心。當準備變換車道或轉彎時,將頭轉向將要轉彎的方向,確定安全后再變線或轉彎行駛。而連續變道非常危險,也是交規不允許的。
5、山路盲區(山道多彎,慢速行駛,集中精力)
對策:山路行駛一定要多留意路邊的提示標牌,通過彎道時最好鳴笛示意。彎道行駛應注意控制車速,盡量靠車道右側行駛。因為盲區導致你并不知道彎道內對向車道是否有來車,而在轉彎處雙方都靠近道路中央行駛,極易發生剮蹭事故,因此在拐彎時要格外注意。
6、光線盲區(出隧道時不要跟車太近)
對策:駕駛員坐在車里視野有限,單憑肉眼通常只能看清前方的情況,與前車的距離太近的話,駕駛員視野就會被前車遮擋,無法清楚觀察前方的交通情形。因此,出隧道或開夜車,不要跟車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