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拉手剎
我們在開車過程中也經常用到手剎,尤其是在上坡路段停車的時候一定要記得拉手剎。那么肯定是有的地方適合拉手剎,有的地方不適合拉手剎。那么哪些地方適合拉手剎,哪些地方不適合拉手剎呢?下面看看駕駛員考試網的小編給大家的介紹吧!
1、坡道停車及時拉手剎。
如果在坡道停車,尤其是堵車情況下,一定要及時拉手剎。因為此時車主集中精力在踩油門和松離合的配合上,如果沒有拉手剎,而車輛就會下滑,再加上后車拼命按喇叭的警示聲,車主手忙腳亂抬起離合去踩腳剎,車就會熄火后溜,后果不堪設想。
而長時間的坡道停車,車主一定要拉起手剎將車停住。但是這樣時間長了難免讓手剎承受太大制動力,增加變形和磨損。此時可以用石頭或其它硬物墊在輪胎下,與手剎共同分擔制動力。
2、高速切忌使用手剎。
在高速行駛中,一定不能直接用拉手剎來減速,因為手剎主要是控制后輪速度,在高速行駛時拉手剎很容易使后輪抱死,發生側滑、翻車等事故。在高速行駛中發現腳剎失靈時,應先松開油門,通過降擋來減速,在車速明顯降下來時,再拉手剎將車子停住。
另外,在急轉彎或者雨雪天氣行駛,也不要急速使用手剎,否則ABS系統就會失效,后輪完全沒有轉速信號,容易發生跑偏和甩尾現象。
3、起步時記得松開手剎。
拉著手剎行駛,不但使剎車盤加速磨損和剎車片發熱后變硬,而且手剎拉線拉長,導致剎車性能下降,甚至出現車尾冒煙的現象,車速越快對剎車件損耗越大,同時也會對輪胎有一定的損壞。所以應養成在起步前拉起手剎的駕駛習慣,同時多注意儀表盤警示燈。
4、手剎不宜拉的過緊。
手剎的作用是停車后用于穩定車輛,避免車輛發生溜車等現象。所以很多車主都會把手剎拉到最緊,覺得這樣更安全。但是長時間將手剎拉到最緊,會使手剎拉線變形、壽命減短,回位彈簧處于高強度拉伸作用,久而久之也會使得回位彈簧失去回位作用。
溫馨提示:日常使用手剎多注意,定期檢查靈敏度,才不會在關鍵時刻掉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