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師范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伊犁師范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截至2019年1月,學校有教職工941人,其中專任教師621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246人。 [2] 外聘教師128人,專任教師中,“雙師型”教師67人,占專任教師的比例為10.79%;具有高級職稱的專任教師246人,占專任教師的比例為39.61%;具有研究生學位(碩士和博士)的專任教師534人,占專任教師的比例為85.99%;學校有高層次人才46人次;其中自治區級教學名師9人,自治區級教學團隊2個。
全國模范教師:劉曉平
自治區級教學名師:劉淼、宗永平等
自治區級教學團隊:大學物理學教學團隊、近世代數教學團隊
國家高等學校特色專業建設點:中國少數民族語言(哈薩克語言)
自治區重點專業:生物科學、應用化學、應用物理學
自治區重點產業緊缺人才專業建設點:應用物理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自治區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化學與應用化學實驗教學中心、生物科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自治區級精品課程:《近世代數》《現代哈語》《大學物理學》《有機化學》《外國文學》《復變函數》《文學概論》
教學成果
2015年,學校獲得自治區第八屆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2017-2018學年,學校教學管理人員獲1項省級教學成果獎,最近一屆獲省部級教學成果獎2項。截至2017年11月,學校獲得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二等獎1項,自治區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9項;學生在50余項國家和省部級競賽活動中獲得420余項獎項。
截至2019年1月,學校有7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有3個自治區重點學科,其中自治區“十三五”重點學科(特別扶持學科)2個,自治區“十三五”重點學科(高原學科)1個。
學位授予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中國語言文學、數學、物理學、法學、教育學、化學、生物學
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工程、教育、體育
重點學科
自治區“十三五”重點學科(高原學科):物理
自治區“十三五”重點學科(特別扶持學科):中國語言文學、數學
學術研究
科研平臺
截至2019年1月,學校有1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1個自治區首批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自治區教育廳普通本科高校重點實驗室,2個自治區級重點實驗室,1個自治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哈薩克斯坦國別研究中心
自治區重點實驗室:新疆凝聚態相變與微結構實驗室(與南京大學共建)、天然產物化學與應用重點實驗室
自治區教育廳普通本科高校重點實驗室:天然產物化學與應用重點實驗室
自治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疆碳化硅復合陶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自治區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新疆哈薩克文化與民族現代化研究中心
校級科研平臺:中國新疆與周邊國家合作發展研究中心、一帶一路”戰略研究院、伊犁學研究中心、教育科學研究所、資源與生態研究所、應用數學研究所、微生物資源保護與開發利用重點實驗室、污染物化學與環境治理重點實驗室、微納電傳感技術與仿生器械重點實驗室、信號檢測與控制技術重點實驗室、大學生體質監測中心重點實驗室
科研成果
截至2017年11月,近五年來,學校共獲得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318項,科研經費共計4884.38萬元,在“973重大項目子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全國教育科學規劃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項目”等均有立項。教師發表學術論文3200余篇,其中包括SCI一區在內的核心期刊以上論文554篇;出版專著、編著、譯著等70余部;獲得專利授權20余項;獲得省部級及以上科研成果獎勵40項,其中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2項,省部級一等獎5項。
2018年度,學校共有4項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獲得立項資助。其中,重點項目1項,一般項目2項,西部項目1項。2017-2018學年,學校教師公開發表14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