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容忽視的駕車陋習
隨著科學技術發展的迅速,汽車已經走進了千家萬戶。而今駕駛機動車的駕駛人的不良行為也是千姿百態,而這些不良行為可能就會為交通事故埋下隱患!那么有哪些不良行為呢,下面駕駛員考試網的小編就給大家列舉一二吧!
一、聽歌:駕車時播放一些適宜的樂曲,這對減輕駕駛人的枯燥、單調乏味的操作具有一定的益處。但是,對于一些節奏快、刺激性強的爵士樂、搖滾樂,會使駕駛人潛在的惰性泛起,出現疲勞、注意力分散等現象,擾亂了駕駛人的正確判斷及處理突發情況。還有的車主為追求享受,在車內安裝了低音炮,車過之處余音未絕,他們認為這樣很酷。特不知車內勁歌聲音過大的話,會使其無法聽到后面超車車輛的鳴喇叭。
二、吸煙:很多人覺得駕車時吸煙能夠提神、醒腦,解除疲勞,其實這種想法是極其錯誤的。眾所周知,從拿煙到點煙,再到彈煙灰,駕駛人的一只手被占用,放松了對方向盤的掌握,而在這一系列動作的完成過程中,車輛將行駛一大段距離,如果期間出現緊急狀況,駕駛人勢必會心慌意亂。其二,煙霧在封閉的駕駛室內可能引起輕度的二氧化碳中毒,使駕駛人易感疲勞,如果開窗通風,高速流動的空氣可能把煙灰吹回車內,一旦進入駕駛人眼內,危險程度可想而知。第三,若在黑暗中吸煙,火機的火光能使駕駛人在短時間內產生目眩,而且駕駛室內煙霧繚繞的話,會降低視網膜的感光能力,駕駛人暗適應能力將下降。
三、通電話:大家都知道駕車通電話會分散人的注意力,但有時朋友、同事、領導或生意伙伴通電話過來,駕駛人怕錯過重要事情,若停車接電話,通話完畢又要重啟太麻煩,認為用耳麥通下話不會影響到駕駛。值得警醒的是,有專家做過實驗,當車輛時速達100公里時,正常的剎車距離是31米,而使用手機時剎車距離則增加到了45米。據《英國醫藥雜志》刊登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駕車時通電話將導致駕駛人注意力下降20%,如果通話內容比較重要的話,則駕駛人注意力會下降到37%。駕車時使用手機發生事故的概率高達27.3%,是正常行車風險的5倍左右。
四、閑談:有不少駕駛人喜歡一邊駕車一邊與他人閑談,海闊天空無所不談,聊得不著邊際。這對行車安全非常不利,因為聊天極易分散人的精力,而且駕駛人在閑談中可能引起情緒的波動,手中的方向盤也會隨之晃動,直接關系到行車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