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西安交通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截至2019年5月,學校有教工6137人,其中專任教師3081人。師資隊伍中有兩院院士45名、國家級教學名師6名、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112名、教育部長江學者入選者93名、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2名、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29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及“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8人、教育部創新團隊帶頭人29人次、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劃”入選者234名、為國家作出突出貢獻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493名。
兩院院士(含雙聘)
中國科學院院士 | ||||
安芷生 | 侯洵 | 姚熹 | 陶文銓 | 王立鼎 |
王占國 | 李濟生 | 王錫凡 | 徐宗本 | 周衛健 |
李應紅 | 何雅玲 | 管曉宏 | 郭烈錦 | 姚期智 |
中國工程院院士 | ||||
謝友柏 | 林宗虎 | 李鶴林 | 柳百成 | 邱愛慈 |
鄭南寧 | 周豐峻 | 張心湜 | 雷清泉 | 孫九林 |
汪應洛 | 盧秉恒 | 蔣莊德 | 楊善林 | 王辰 |
王廣基 | 歐陽曉平 | 王華明 | ||
已故院士 | ||||
周惠久 | 屈梁生 | 劉興洲 | 陳學俊 |
國家級教學團隊
熱工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 何雅玲 | 2007 |
計算機基礎教學團隊 | 馮博琴 | |
電力電子與新能源技術研究中心教學團隊 | 王兆安 | 2008 |
大學數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 馬知恩 | |
電工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 羅先覺 | 2009 |
生理學教學團隊 | 閆劍群 | |
計算機網絡與體系結構教學團隊 | 鄭慶華 | 2010 |
工業工程專業教學團隊 | 孫林巖 | |
藥理學教學團隊 | 臧偉進 |
國家級教學名師
羅先覺 | 電氣學院 | 電路與系統、電力系統 | 2011 |
王兆安 | 電氣學院 | 電力電子變流技術 | 2006 |
何雅玲 | 能動學院 | 電子元器件的冷卻技術 | 2006 |
陶文銓 | 能動學院 | 傳熱強化及數值模擬 | 2003 |
馬知恩 | 理學院 | - | 2003 |
馮博琴 | 電信學院 | - | 2003 |
國家精品課程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中國超精密跨尺度基標準與溯源研究設施(培育) | Z箍縮基礎研究設施(培育) |
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
動力工程多相流國家重點實驗室 | 金屬材料強度國家重點實驗室 |
電力設備電氣絕緣國家重點實驗室 | 機械制造系統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
機械結構強度與振動國家重點實驗室 | 快速制造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精細功能電子材料與器件國家專業實驗室 | 現代醫學電子技術及儀器國家專業實驗室 |
流體機械國家專業實驗室 | 電子物理與器件國家專項實驗室 |
流體機械及壓縮機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 生物診斷治療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
天然血管藥物篩選與分析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 國家數據廣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海洋石油勘探國家工程實驗室(聯合) | 視覺信息處理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 |
能源局重點科研基地
能源局國家能源先進電網與裝備可靠性及壽命評估技術重點實驗室 | 國家能源電力電子技術與裝備研發中心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
現代設計及轉子軸承系統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電子物理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電子陶瓷與器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生物醫學信息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環境與疾病相關基因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智能網絡與網絡安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過程控制與效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物質非平衡合成與調控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熱流科學與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多功能材料與結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類) |
特種電氣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B類) | 快速成型制造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智能化電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材料強度部門開放研究實驗室 |
電子物理與器件部門開放研究實驗室 | 潤滑理論及轉子 系統部門開放研究實驗室 |
中國管理問題研究中心 |
衛生部重點實驗室
衛生部微量元素與地方病重點實驗室 | 衛生部法醫學重點實驗室(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陜西省共建) |
陜西省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
陜西省生物醫學工程重點實驗室 | 陜西省機械產品質量保障與診斷重點實驗室 |
陜西省計算機網絡重點實驗室 | 陜西省法醫學重點實驗室 |
陜西省胃腸動力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 | 陜西省數字技術與智能系統重點實驗室 |
陜西省信息光子技術重點實驗室 | 陜西省先進功能材料及介觀物理重點實驗室 |
陜西省天然藥物研究與工程重點實驗室 | 陜西省電子商務與電子政務重點實驗室 |
陜西省天地網技術重點實驗室 | 陜西省分子心臟病重點實驗室 |
陜西省心血管藥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陜西省微納傳感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陜西省快速制造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陜西省新型治療性疫苗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陜西省可再生能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陜西省智能電器及CAD工程研究中心 |
陜西省微型機械電子系統研究中心 | 陜西省裝備質量與可靠性工程中心 |
陜西省血管性藥物工程研究中心 | 陜西省營養與食品安全工程研究中心 |
陜西省生物治療與轉化醫學工程研究中心 | 陜西省營養與健康工程研究中心 |
陜西省激光快速成型與模具制造工程研究中心 | 陜西省再生醫學與外科工程研究中心 |
陜西省移動互聯網與云計算應用工程研究中心 | 陜西省呼吸病預防檢測與預警科技公共服務平臺 |
人類疾病轉基因動物模型公共服務平臺 | 煤的新型高效氣化與規模利用協同創新中心 |
太空信息工程協同創新中心 | 先進直流電力技術及裝備協同創新中心 |
西部文化創意產業協同創新中心 | 陜西省軟物質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新能源介質材料聯合研究中心 | 陜西省瞬態電磁環境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陜西省流體機械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新能源與能源利用新技術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新材料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高校德育研究中心 |
陜西經濟研究中心 | 知識產權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