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山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保山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保山學院師資力量:
根據2019年8月學院官網顯示,學校在職教職工693人,其中專任教師462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教師占 68.18%,高級職稱教師占41.6%,“雙師型”教師占42.74%,有云南省級教學團隊2個,“云嶺教學名師”2人,云南省級教學名師5人,“興保人才獎”1人,永昌教學名師2人,擔任外校碩士生導師8人;學校還聘任中國“兩院”院士戴永年、孫漢董、黃潤乾等在內的客座教授72人。
云嶺教學名師:鄧忠漢、成團英
云南省級教學名師:張國儒、汪建云等
云南省級教學團隊:基礎物理理論教學團隊(2011年)等
教學建設
質量工程
根據2019年8月學院官網顯示,學校有云南省級應用本科轉型專業1個,云南省級特色專業1個,云南省級精品課程4門,云南省級雙語課程1門,云南省級示范實習實訓教學基地1個,云南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云南省級特色專業群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與技術創新服務中心2個,云南省級創新創業改革試點學院1個。
云南省級應用本科轉型專業:語文教育
云南省級特色專業:生物科學
云南省級精品課程:種子植物分類學、寫作等
云南省級雙語課程:課堂管理
云南省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綜合能力型”音樂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試驗區
云南省級特色專業群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與技術創新服務中心:寶玉石特色專業群、旅游產品設計與開發特色專業群 [2]
教學成果
根據2019年8月學院官網顯示,學校2009年以來,共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獎3項,省級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56項;學校參與申報的“邊疆民族地區高校聯盟教師教育‘共同體’人才培養的創新與實踐”獲2018年第八屆全國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科研機構
根據2019年8月學院官網顯示,學校有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1個,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1個,云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學校與云南省科協合作共建“朱有勇院士工作站”,與云南省食品安全研究院合作共建“云南省食品安全研究院保山分院”,與云南省科技廳合作加盟為“云南省地方本科高校(部分)基礎研究聯合專項資金”理事單位。
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楊善洲精神研究基地
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寶玉石特色產業研究與發展工程中心
云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云南省高校滇西昆蟲資源保護與利用重點實驗室
科研成果
根據2019年8月學院官網顯示,學校2009年以來,獲國家社科基金、自然科學基金、藝術基金項目18項,省部級項目40項,市廳級項目206項,橫向項目20項,獲批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發展專項資金科研平臺建設項目18項,總經費達3600余萬元;出版學術著作79部,主編教材48部;獲云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4項,云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1項,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
云南省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廣適優質弱筋小麥種質資源創新與利用(2016年度,參與完成)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截至2018年12月,保山學院圖書館館藏書222萬余冊,其中紙質圖書102.54萬冊,期刊合訂本960種。另有電子圖書119.30萬冊,并建有電子期刊、圖書等數據庫16個。
學術期刊
《保山學院學報》主要發表校內外、省內外專家、學者和高等院校師生的學術研究論文;屬綜合類學術理論刊物。2002、2004、2006年、2008年均獲得中國高職高專優秀學報稱號;《哀牢文化研究》欄目獲得云南省第三屆期刊評選優秀欄目獎。
《永昌珠寶》2018年4月發行第1期,設有資訊、文化、行業、品牌、工藝、名人、旅游、教育、鑒賞等九大版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