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文書絕對不能寫的內容有哪些?
作為展示申請者“軟實力”的重要素材,留學文書在申請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海外院校錄取委員會官員通常通過學生的留學文書來了解申請者是否符合申請條件。所以在選擇主題的時候一定要選擇合適的主題。那么,美國留學文書哪些內容不能寫呢?
1、某些不道德行為
把你曾經考試作弊或者偷過一個糖果棒的丑事抖摟出來或許對證明你的悔改之心是個很好的話題,但還是不建議絮叨這些事情。或許美國本科留學名校的招生官正在拿你跟另外一個為當地圖書館籌集了5000美元的申請者做比較,如果你寫的是這樣一個有問題的行為,那對不起了,這太容易決定誰去誰留了。
2、評論歷史名人
對招生官來說,討論歷史上著名人物的文書是非常無聊的。他們也上過高中,早已經知道這些歷史人物了。
3、一個聽起來不錯但是你并不關心的話題
很多學生認為大學是想招收那些做了很多社區服務工作的學生,這是真實的,因為大學贊揚你為社區做貢獻的行為。但是,這并不意味著你必須得寫關于社區服務工作的事,尤其是當你覺得這些服務工作對塑造你自己沒有起到重要的作用時,那就更沒必要寫了。
4、談論你的榜樣
這類話題的難度在于,招生官每門總是看到熟悉的人:申請人的父母、祖父母、教師或者教練。雖然他們和申請人有這樣或那樣的聯系,但在美國本科文書中并未寫出這種影響性的聯系。
5、詳細描寫某個災害
文書存在的意義是了解你,而不是了解某個災害的經過。比如2012年颶風桑迪襲擊紐約后,她說:“很多學生在申請中寫到了上一年十月經歷的颶風。”但結果是這樣的信息就像新聞報道一樣地寫了颶風對生活和家庭的影響,卻沒有寫明這件事和申請人的關系。總體說來,校方知道災害對于申請人的影響。但學校并不會反復計算這種災害對學生帶來的影響。
那么,應該寫什么呢?
對癥下藥。在撰寫文書之前了解美國招生官的心理和西方思維邏輯是非常重要的。美國招生官想要知道的是申請者為什么選擇這所學校、這個專業。他希望了解的是你,你的性格,你的想法,你看待事物解決問題的方式等。所以,如果只是去吹捧學校和專業,文書就只能起到南轅北轍的效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