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中醫藥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貴州中醫藥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截至2019年3月,學校共有專任教師1010人,其中有高級職稱者518名、碩士以上學歷教師675名、碩士生導師402名,博士生導師(兼職)36名。擁有“國醫大師”1人,“全國名中醫”4人;全國骨傷名師2人,貴州省名中醫50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4人,省管專家9人,享受貴州省政府特殊津貼專家9人;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2人,省級教學名師10人,省高層次創新型“百”層次人才3人,省高層次創新型“千”層次人才16人,省“西部之光”高層次人才10人,省優秀青年科技人才及培養對象7人;有國醫大師工作室1個、國醫大師工作站1個,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20個、全國名中醫工作室3個、貴州省民族民間醫(藥)師傳承工作室1個、省級教學團隊8個。
2017年,學校新增省級一流師資團隊建設項目、一流師資團隊培育項目1個、一流教學管理團隊培育項目1個。
類別 | 名錄 |
---|---|
國醫大師 | 劉尚義 |
全國名中醫 | 邱德文、丁啟厚等 |
全國骨傷名師 | 沈馮君、時光達 |
全國優秀教師 | 肖家翔、林雅 |
第一批全國老中醫藥師承專家 | 袁家璣、丁啟厚、王祖雄、石恩權、李昌源、李梅村、羅克聰、俞才均、彭顯光 |
第二批全國老中醫藥師承專家 | 廖潤泉、黃建業、龍瑞敏、劉明達、路紹祖、楊基森、吳家榮 |
第三批全國老中醫藥師承專家 | 沈馮君、邱德文、劉尚義、李聲岳、袁金聲、徐學義、張國倫、傅汝林 |
中醫藥高等學校教學名師 | 馮泳、彭玉 |
貴州省教學名師 | 肖家翔、嚴魯萍、彭玉、張永萍、楊衛平、林雅、劉文教、馮泳、崔瑾、許紅 |
貴州省高層次創新型“百”層次人才 | 張永萍 |
貴州省高層次創新型“千”層次人才 | 劉育辰、梁建東、田杰、劉建輝、楊輝、肖政華、薛紅、出良釗、谷化劍、馬虎、文坤明、何葦、趙然尊、俞捷、徐祖才、謝鵬 |
貴州省教學團隊 | 中醫內科學教學團隊(2009) |
針灸學教學團隊(2010) | |
中醫四大經典教學團隊(2011) | |
中西醫結合臨床教學團隊(2011) | |
藥用高分子材料學教學團隊(2012) | |
貴州省一流師資團隊建設項目 | 中西醫結合培養模式下西醫基礎教學團隊(2017) |
貴州省一流師資團隊培育項目 | 中西醫結合內科學教學團隊(2017) |
貴州省一流教學管理團隊培育項目 | 護理學教學管理團隊(2017) |
教學成果
截至2019年3月,學校在近兩屆省級教學成果獎評審中,共獲獎勵12項,其中特等獎1項、一等獎1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7項;近年獲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4項,其中二等獎1項、三等獎3項;全校主編參編國家級規劃教材282部,其中主編68部,副主編69部;近5年應屆本科畢業生年均就業率均在90%以上。
項目名稱 | 獎項級別 | 獲獎時間 |
---|---|---|
發現式教學法在《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 1990年 |
農村中醫藥人才培養模式與教學改革研究 | 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 2001年 |
中醫藥膳學 | 全國多媒體軟件二等獎 | 2010年 |
《中醫舌診》多媒體課件 | 貴州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 2005年 |
對醫學生開設《臨床中藥炮制學》、《中藥炮制學》 | 貴州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 2008年 |
教研室評估體系的研究及實踐 | 貴州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 2008年 |
“神經系統”雙語教學 | 貴州省多媒體軟件一等獎 | 2008年 |
針灸學—異常情況的處理和預防 | 貴州省多媒體軟件一等獎 | 2008年 |
生理學實驗系列 | 貴州省多媒體軟件一等獎 | 2009年 |
中藥化學 | 貴州省網絡課程一等獎 | 2009年 |
科研平臺
截至2019年3月,學校擁有省部級以上科研平臺31個,其中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實驗室(三級)2個、貴州省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共建)、國家藥物臨床研究基地1個、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試驗站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基地(中心)3個、重點研究室1個;貴州省工程技術中心8個、貴州省醫學臨床與研究平臺1個,貴州省院士工作站1個、貴州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級科技人才團隊7個、市級科技人才團隊6個、貴州省科普基地1個;設有10個校級研究所。
平臺類型 | 平臺名稱 |
---|---|
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 貴州民族醫藥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實驗室(三級)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制劑實驗室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藥分析實驗室 | |
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國家苗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國家藥物臨床研究基地 | 貴中醫一附院“國家藥物臨床試驗基地” |
國家中藥材產業技術體系試驗站 | 貴陽綜合試驗站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基地(中心)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省級中藥炮制技術傳承基地建設 |
省級中藥原料質量監測技術服務中心 | |
國家基本藥物所需中藥材種子種苗繁育基地 |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 | 苗醫苗藥治療慢性疼痛重點研究室 |
貴州省重點實驗室 | 貴州省苗醫藥重點實驗室 |
貴州省中藥生藥學重點實驗室 | |
貴州省工程技術中心 | 貴州中藥、民族藥材產地加工與飲片炮制工程研究中心 |
貴州省中藥民族藥炮制與制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貴州省民族藥經皮給藥制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貴州省中藥新制劑、新劑型研究開發中心 | |
貴州省普通高等學校中藥民族藥微生物發酵與生物轉化工程研究中心 | |
中藥民族藥新制劑、新劑型工程研究中心 | |
貴州省中醫藥(民族醫藥)產業發展研究中心 | |
中藥、民族藥產地加工與炮制技術工程中心 | |
貴州省醫學臨床與研究平臺 | 貴州省中醫藥民族醫藥治療慢性病臨床與基礎研究平臺 |
貴州省院士工作站 | 貴州省中藥民族藥院士工作站 |
貴州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 | 貴州省現代民族藥(苗藥)協同創新中心 |
貴州省苗族醫學研究2011協同創新中心 | |
貴州省科普基地 | 貴州省中藥、民族藥科普基地培育 |
貴州省數據庫平臺 | 成年貴州小型豬正常免疫系統基本數據庫平臺 |
貴州省教育廳實驗室 | 貴州省針灸推拿學特色重點實驗室 |
中醫證候實質研究實驗室 | |
中藥民族藥制劑重點實驗室 | |
貴州分子生藥學特色重點實驗室 | |
貴州省教育廳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 | 黔產瓜蔞中藥材種植示范基地 |
貴陽市研究平臺 | 貴陽市中藥醫院制劑實驗室 |
貴州民族藥基礎研究實驗平臺 | |
校級研究所 | 中醫基礎研究所 |
微量元素研究所 | |
民族醫藥研究所 | |
中藥研究所 | |
中醫骨傷研究所 | |
血液病研究所 | |
中醫臨床第一研究所 | |
中醫臨床第二研究所 | |
實驗動物研究所 | |
中醫藥信息資料研究所 |
貴州中醫藥大學科技人才團隊一覽表
平臺名稱 | 級別 | 批準單位 | 時間 |
---|---|---|---|
貴州省中藥(民族藥)新藥研究開發人才團隊 | 省級 | 貴州省省科技廳 | 2008 |
貴州省針灸推拿學基礎與新技術科技創新人才團隊 | 省級 | 貴州省省科技廳 | 2010 |
貴州省中醫腦病特色治療研究科技創新人才團隊 | 省級 | 貴州省省科技廳 | 2013 |
貴州省中醫風濕病特色治療研究科技創新人才團隊 | 省級 | 貴州省省科技廳 | 2013 |
貴州省苗藥特性與基礎研究科技創新人才團隊 | 省級 | 貴州省省科技廳 | 2015 |
貴州省中西醫結合內分泌基礎與臨床研究科技創新人才團隊 | 省級 | 貴州省省科技廳 | 2014 |
貴州省中醫養生文化與產業科技創新人才團隊 | 省級 | 貴州省省科技廳 | 2016 |
貴州省特色藥材規范化生產技術研究及應用團隊 | 市級 | 貴州省教育廳 | 2013 |
中醫絡病學基礎研究與臨床新技術開發創新人才團隊 | 市級 | 貴州省教育廳 | 2014 |
貴州省普通高等學校中藥材、民族藥材破壁粉碎關鍵技術研究創新團隊 | 市級 | 貴州省教育廳 | 2015 |
貴州省普通高等學校中醫婦科特色治療、應用與研究科技創新人才團隊 | 市級 | 貴州省教育廳 | 2015 |
黃連解毒湯對抗生素性大鼠腸道菌群和血清代謝產物的影響及其相關性的研究 | 市級 | 貴州省教育廳 | 2016 |
AKT-mTOR-P70S6K信號通路調控糖尿病腦病中Aβ病理改變的研究 | 市級 | 貴州省教育廳 |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