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成都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截至2018年11月,學校共有專任教師1200余人,其中正高職稱182人,副高職稱430人,博士408人。有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教育部“長江學者和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帶頭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等專家10余人;有中國高被引學者1人,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及其后備人選34人,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6人,四川省教學名師3人,四川省教學團隊4個,四川省“千人計劃”專家8人;榮譽教授諾貝爾獎獲得者5人,特聘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特聘新西蘭院士(皇家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1人,特聘長江學者3人,特聘國家千人專家、百人計劃專家、博導/教授30余人,特聘高端外國專家30余人,特聘研究員(副研究員)70余人。
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王清遠
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王清遠
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周激流、王衛等
四川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家:楊德華、胡郁青、趙鋼、胡珍、馬勝等
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周激流、王衛、趙鋼等
四川省教學名師:周激流、王衛、胡郁青等
四川省優秀教師:孫哲、陳大偉等
四川省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 | 所屬學院 | 帶頭人 | 立項年份 |
---|---|---|---|
計算機應用技術 | 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 | 周激流 | 2008 |
生物工程 | 生物產業學院 | 趙鋼 | 2009 |
食品科學與工程 | 生物產業學院 | 劉達玉 | 2010 |
創意型旅游管理 | 旅游文化產業學院 | 諸丹 | 2010 |
四川省精品課程:計算機圖形學、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教師口語、護理學基礎、民事訴訟法學、包裝設計、計算機網絡(雙語)、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出納實務、畜產品加工學、動畫創作、英語視聽說、學前教育學科學研究方法、學生領導力、音樂基礎與作品欣賞、國學經典導論、生理學
四川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國學經典導論、動畫創作、音樂基礎與作品欣賞
四川省精品開放課程:國學經典導論、動畫創作、計算機網絡、畜產品加工學、小學數學課程與教學論、學前教育學科學研究方法
據2018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建有農業部重點實驗室1個、農業部技術研發分中心1個、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1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藥用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專門機構1個、四川省重點實驗室2個、四川省醫學乙級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1個、四川省協同創新中心2個、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四川省哲學和社會科學普及基地3個、四川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驗室)2個、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4個、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5個,設有中國工程院周宏灝院士工作站。
學校設有大數據研究院、旅游與會展研究院、教育科學研究院等校級科研機構。
平臺類型 | 平臺名稱 |
---|---|
農業部重點實驗室 | 農業部雜糧加工重點實驗室 |
農業部技術研發分中心 | 國家雜糧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 |
科技部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四川抗菌素工業研究所 |
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 | 四川省泰國研究中心 |
國家級藥用微生物菌種保藏管理專門機構 | 微生物資源保藏管理中心 |
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 肉類加工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
抗生素研究與再評價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 |
四川省醫學乙級重點實驗室建設項目 | 臨床遺傳學實驗室 |
四川省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省動漫游協同創新中心 |
四川省抗生素行業協同創新中心 | |
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四川動漫研究中心 |
四川省哲學和社會科學普及基地 | 青少年性教育普及基地 |
中華文化與城市傳承社科普及基地 | |
老年健康科普基地 | |
四川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實驗室) | 四川省肉類食品質量提升與安全控制技術工程實驗室 |
四川省粉末冶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 食品加工與應用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
模式識別與智能信息處理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 |
藥食同源植物資源開發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 |
成都飲用水源地保護研究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籌) | |
四川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 | 四川動漫研究中心 |
四川休閑體育產業發展研究中心 | |
四川學前教育發展研究中心 | |
統籌城鄉教育發展研究中心 | |
四川景觀與游憩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