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輕化工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四川輕化工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據2018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教職工22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586人,教授、副教授占比超過35%;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教師占比近80%;擁有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組部“千人計劃”等省部級以上專家79人次;學校聘請特聘教授、兼職教授、客座教授共計100余人,其中“兩院”院士4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2人。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庹先國
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游建軍、汪明義、王成端、王曙、曾慶璇、周仁庚、雷貞干、向裕民、蘭恒友
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游建軍、汪明義、李開世、傅成華
四川省學術技術帶頭人:游建軍、汪明義、王成端、肖興政
四川省教學名師:龔敏、傅成華
四川省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 | 帶頭人 |
---|---|
人工智能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教學團隊 | 姚毅 |
材料腐蝕與防護高校重點實驗室教學團隊 | 龔敏 |
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實驗室教學團隊 | 李開世 |
電工電子技術基礎教學團隊 | 傅成華 |
四川省精品課程:現代漢語、中國文化概論(英文)、人機工程學、大學物理、材料科學基礎、化工設計、信號與線性系統、電磁場與電磁波、食品保藏原理、機械控制基礎、儀器分析、微型計算機原理及應用、化工設備機械基礎、無機化學、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電工電子技術、數學建模、電路原理、大學生人際交往心理學、建筑市場分析與預測、知識產權法
據2018年12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擁有四川省重點實驗室3個、四川省青年科技創新研究團隊4個、四川省社會科學高水平研究團隊1個、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2個、四川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1個、四川省工程實驗室2個、四川省協同創新中心4個、四川省院士(專家)工作站2個、四川省產業技術研究院2個、四川省高校重點實驗室5個、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4個、四川省旅游科研重點基地1個、四川省知識產權教育培訓基地1個、四川省技術創新聯盟3個。
四川省重點實驗室:釀酒生物技術及應用四川省重點實驗室、人工智能四川省重點實驗室、材料腐蝕與防護四川省重點實驗室
四川省青年科技創新研究團隊:物聯網技術與應用四川省青年科技創新研究團隊、智能信號與信息處理四川省青年科技創新研究團隊、材料腐蝕與防護四川省青年科技創新研究團隊、礦山尾渣資源化利用四川省青年科技創新研究團隊
四川省社會科學高水平研究團隊:地方本科院校轉型發展研究團隊
四川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鹽文化研究中心、川酒發展研究中心
四川省社會科學普及基地:民俗燈文化普及基地
四川省工程實驗室:四川省礦山尾渣資源化利用工程實驗室、四川省川南曬制麩醋生物釀造技術工程實驗室(參建)
四川省協同創新中心:工業有機固體廢物資源化處理協同創新中心、傳統釀酒產業改升級協同創新中心培育基地、信息安全協同創新中心(參建)、食品質量與安全協同創新中心(參建)
四川省院士(專家)工作站:江河流域生態環境的集成感知與應用四川省院士(專家)工作站、固態釀造關鍵技術研究四川省院士(專家)工作站
四川省產業技術研究院:四川省鹽產業技術研究院、四川省白酒釀造產業技術研究院
四川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過程裝備與控制四川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綠色催化四川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企業信息化與物聯網測控技術四川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精細化工助劑及表面活性劑四川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橋梁無損檢測與工程計算四川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四川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基層司法能力研究中心、川酒文化國際傳播研究中心、智慧旅游研究基地、中國化馬克思主義與傳統文化研究中心
四川省旅游科研重點基地:四川省智慧旅游重點研究基地
四川省知識產權教育培訓基地:四川省知識產權教育培訓(四川輕化工大學)基地
四川省技術創新聯盟:四川省運輸裝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四川分離與過濾技術創新聯盟、四川省鎢鉬及硬質合金產業聯盟
校級研究平臺:高等教育研究所、化工研究所、環境與安全研究所、過濾分離與凈化技術設計研究所、閥門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計算機應用研究所、制造業信息化工程技術支持中心、建筑與環境工程設計研究所、信息與控制研究所、造紙科學與技術研究所、旅游發展研究所、語言文學應用研究所、應用心理研究所、基層法律監督研究中心、經貿外語研究中心、翻譯研究中心、非線性科學與工程計算研究所、功能材料研究所、制藥工程技術與應用研究所、食品加工技術與應用研究所、彩燈設計與文化研究所、體育與健康科學研究所、青年價值觀研究所、學術傳播與評價研究所、特種加工技術研究中心、分析測試技術研究所、群眾鋼琴藝術推廣研究中心、中小企業管理和發展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