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學,F有專任教師477人,生師比為17.36:1。專任教師中,具有副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稱教師186人,占專任教師的38.9%;具有研究生學位專任教師178人,占專任教師的37.3%;“雙師型”教師253人,占專任教師的53%。
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大學(Chongq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 of Mechatronics)簡稱“重慶機電職大”,學校始建于1971年,前身是由長安、江陵、嘉陵、建設、長江、望江、西車、瀘化等八所職大組成的重慶兵器工業職工大學。2003年在重慶兵工職大的基礎上成立升格為高等職業學校并更名為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學院。2018年10月12日,教育部確定該校為民辦本科層次職業教育試點學校,2018年12月19日,該校升格為本科層次高等職業學校。2019年5月27日,學校更名為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大學。
據學校2019年7月官網顯示,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大學位于重慶市璧山區,校園占地面積904畝,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現有教職工546人,其中專任教師477人。學校下設12個二級學院,設有10個本科專業與37個?茖I,現有在校生8000余人。
硬件設施
重慶機電職業技術大學位于重慶市璧山區璧青北路1001號,校園占地面積904畝,建筑面積26萬平方米。校園規劃合理,依山而建,教學設施完備,建有實訓中心、學生宿舍、體育場所與生活服務中心。學校實驗實訓中心下設機械工程中心、中德汽車工程中心、智能制造工程中心、產教融合協同創新中心、虛擬仿真教學實訓中心,建有中央財政支持實訓基地3個,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125個,其中校外頂崗實習基地66個,館藏圖書近69.6萬冊。
學校堅定產業導向、機電主導,為重慶及西部地區制造業培養應用型人才。在市級骨干院校建設中,共計投入3000多萬元,建成“一個平臺(工學結合、政行企校合作育人的開放辦學平臺),一個基地(重慶裝備制造業和西南兵工行業高端技能人才培養基地),三個中心(技術服務中心、技能培訓鑒定中心、虛擬仿真教學實訓中心)”,為培養制造業應用型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實踐教學條件基礎。
學校堅守軍民融合、服務國防,為兵工企業、國防建設培養應用型人才。學院前身是重慶兵器工業職工大學,堅持源于兵工、服務兵工、服務國防,軍民融合發展,與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兵器裝備集團公司保持著深度合作關系,為兵工企業提供人才支撐和智力支持。2014年,學院成為重慶市首家定向培養士官高校,在校士官生1400多名,涉及火箭軍、空軍、武警(消防)、戰略支援部隊四個兵種。學院成立了“兵器工藝研究所”“軍民融合發展研究所”,是“中國軍事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單位”“川渝兵工學會會員單位”。學院是璧山共建軍民融合協同創新研究院成員單位,參與籌建軍民融合和技術轉移人才培訓基地。2017年7月和9月,學院先后舉辦了“兵器科技與區域創新發展交流會”和“軍民融合科技沙龍”活動,就“軍民融合戰略背景下的產學研合作與人才培養”和 兵器科學與工程前沿技術、生產一線相關技術問題等展開研討,為構建“校、軍、企”緊密協同的軍民融合科技創新體系進行有益探索。
學校堅持校企合作、產學結合,探索實踐校企合作、產學研一體化發展之路。學院成立了校企合作發展理事會,與企業和科研院所協商建立了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互惠雙贏”的深度合作機制。學院與重慶宇?萍加邢薰竟步óa學研基地,校中有“廠”、廠中有“!。學校與85家企業和科研院所簽訂合作協議,在“雙向”培訓、技能鑒定、技術咨詢、橫向課題研究、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等方面開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
近三年來,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競賽獲獎221項,其中全國性競賽獲獎90多項。在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競賽中榮獲一等獎;在全國“挑戰杯”創新創效創業大賽中榮獲二等獎;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榮獲“機械部件創新設計與制造”二等獎;代表中國高職院校赴新加坡參加“第九屆(新加坡)國際市場營銷大賽”獲最佳創意獎;代表中國大陸高職院校赴臺灣參加“海峽兩岸物流挑戰賽”獲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