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百色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截至2018年9月,學校有教職工1246人,其中專任教師968人,具有高級職稱教師245人,博士生導師2人,碩士生導師32人,“雙師型”教師316人;自治區級教學團隊6個。學校有9位教師榮獲“曾憲梓教育基金獎”,有12位教師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全國“三育人”先進個人、全國教育先進工作者,3人入選廣西“十百千”人才工程,3人入選廣西“卓越學者”,1人被評為評為廣西“莫振高式八桂好老師”,1人被評為“八桂名師”。
自治區級教學團隊: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教師教育主干基礎課教學團隊、西南邊疆壯族非物質文化遺產課程群教學團隊、基礎化學教學與研究創新團隊、教育學教學團隊等
自治區卓越學者:梁冬麗、黃玲等
莫振高式八桂好老師:蘭翠玲
八桂名師:黃勇
自治區級精品課程一覽表
《 泰國概況》 | 《中國近代史綱要》 | 《英語教學法》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 《模擬電子技術》 | 《 力學》 |
《民族民間文學》 | 《中國現當代文學》 | 《電磁學》 |
截至2018年9月,學院有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廣西教育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創新平臺共8個,自治區級高水平創新團隊3個,被確定為廣西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研究基地。
廣西高校哲學社會科學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特別委托建設基地:百色起義研究網絡信息平臺
廣西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建設研究基地:百色學院鄧小平早期思想研究中心
廣西高校重點建設實驗室:生物能源研究與開發實驗室
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桂西區域生態環境分析和污染控制重點實驗室
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稀土合金結構研究與性能開發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廣西高等學校高水平創新團隊:傳統·地方·國際交融的嶺南與東盟文學交流互動創新研究團隊(團隊負責人:梁冬麗)、中國——東南亞跨境民族文化遺產研究創新團隊(團隊負責人:黃玲)等
研究成果
截至2018年9月,學院共獲得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3項,省部級科研項目85項;科研資助總經費4300多萬元。全校教師共發表學術論文近5000多篇,其中被SCI、EI收錄190多篇,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發表900多篇;共獲得廳級以上科研成果獎210多項,其中省部級26項,譯著《布洛陀史詩》(壯漢英對照)獲中國文聯評選的第十一屆中國民間文藝“山花獎”。
學術資源
館藏資源
據2019年4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館藏紙質圖書近120萬冊,涵蓋哲學、經濟、文學、教育、藝術、外語、工業技術、農業科學、數理化等二十二大類;電子圖書包含教學、人文、科技等共285.1萬冊;每年訂購報刊2100余種;網上包庫訂購有中文資源(中國知網系列數據庫、維普期刊平臺、讀秀中文學術搜索等)、外文資源(外研社外語資源庫、國道外文特色數據庫、EBSCO外文數據庫等)、教學資源(KUKE音樂庫、起點考試網等)、創業就業數據庫等;珍稀文獻資料(《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中國野史集成》、《英格蘭大百科全書》以及各種地方史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