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師范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嶺南師范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截至2018年4月,嶺南師范學院有教職工1500多名,其中教授150多名、博士320多名,高級職稱教師占比約40%,碩士學位以上教師占比約90%;“珠江學者”1人,廣東省“千百十工程”培養對象151人,28名教師被聘為兄弟院校碩士和博士生導師,58名教師獲授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教師、省級教學名師和南粵優秀教師等稱號;21人被遴選為廣東省“揚帆計劃”人才;9人被遴選為廣東省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培養對象;21人被評為省級“強師工程”資助對象。有省級教學團隊1個(不完全統計)。
省級教學名師:劉海濤
省級教學團隊(不完全統計):漢語言文字學教學團隊
國家級特色專業:漢語言文學、化學
省級特色專業:漢語言文學、化學、英語(師范類)、物理學、歷史學、數學與應用數學
國家級人才培訓基地:全國重點建設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基地、全國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培養基地
省級師培基地:中小學教師師培基地、職業教育師資師培基地、幼兒園園長師培基地、學前教育師資師培基地
省級實驗教學平臺(部分):廣東高校教師教育教學技能實訓中心、藝術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化學教學提高型重點實驗室、機電基礎實驗教學中心、生物科學實驗室
省級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廣東省中小學教師發展中心
學科建設
截至2018年4月,嶺南師范學院建有省優勢重點學科2個,省特色重點學科4個(課程與教學論、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漢語言文字學、材料物理與化學)。
省優勢重點學科:教育學、化學
省級特色重點學科:課程與教學論、高分子化學與物理、漢語言文字學、材料物理與化學
截至2016年11月,嶺南師范學院建有省級協同創新培育平臺1個,省級工程技術開發中心3個,省級重點提升平臺1個,廣東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廣東省實踐科學發展觀研究基地1個。
省級協同創新培育平臺:粵臺教師教育協同創新發展中心
省級工程技術開發中心:廣東高校新材料工程技術開發中心、廣東高校植物工程技術開發中心、廣東高校數字化學習工程技術開發中心
省級重點提升平臺:廣東高校新型光電功能材料研究開發中心
廣東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粵西教師教育研究中心
廣東省實踐科學發展觀研究基地:城鄉協調發展研究基地
科研成果
2012年,嶺南師范學院共有21個項目獲省級以上科研項目立項資助,總經費377.5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6項,資助經費總額141萬元。有14項成果獲湛江市第八次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2014年,嶺南師范學院共有7個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立項,其中面上項目1項,青年科學基金項目6項,共獲資助經費215萬元;另有1個項目獲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全校共有15項科研成果獲湛江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2015年,嶺南師范學院共有20個項目獲廣東省教育廳重點科研項目立項。
2016年,嶺南師范學院共有24個項目獲廣東省科技廳立項資助,累計獲資助金額360萬元;其中,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專項16項、公益研究與能力建設專項5項、協同創新與平臺建設專項3項。年內共有16項成果獲湛江市2014-2015年度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6項、三等獎9項共16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