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黑龍江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學院擁有教師669人,其中專任教師478人,兼職教師216人;在專任教師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的225人,占專任教師的47.07%;具有講師等中級職稱的205人,占專任教師的42.89%;在專任教師478人中,具有本科學歷的411人,占85.98%,具有碩士學位的188人(含在讀),占39.33%;具有博士學位的8人(含在讀),占1.67%。在具有講師及其以上職稱的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教師中具有“雙師型”(含雙師素質)385人,占80.54%。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和黑龍江省政府特殊津貼1人,省級教學名師8人,省級教學新秀獎3人,省級教學能手獎1人,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4個。
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市政工程技術專業(群)教學團隊(谷峽)
省級教學團隊(4個):建筑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給排水工程技術專業教學團隊等
省級名師:趙研、孫景芝、谷峽
學院有中央財政支持的國家級重點建設專業4個,地方財政支持的省級重點建設專業1個,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2門,省級精品課程11門;中央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2個,省財政支持的實訓基地4個;主編“十一五”國家高職高專規劃教材37部,全國普通高等教育高職高專精品教材2部。學院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專業2013年7月被教育部評為國家級專業教學資源庫,獲得550萬元經費支持,近兩年獲得省級教學成果獎7項,其中一等獎三項。
國家精品專業(1個):建筑工程技術專業
中央財政支持國家級重點建設專業(4個):建筑工程技術專業、建筑裝飾工程技術專業、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專業、市政工程技術專業
地方財政支持省級重點建設專業(1個):建筑電氣工程技術專業
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2個):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技術、建筑經濟管理專業
精品課程
序號 | 課程名稱 | 負責人 | 獲獎級別 | 獲獎時間 |
1 | 建筑電氣控制系統安裝 | 孫景芝 | 國家級 | 2007年 |
2 | 水污染控制技術 | 谷峽 | 國家級 | 2007年 |
3 | 手繪表現圖圖技法 | 李宏 | 省級 | 2007年 |
4 | 水污染控制技術 | 王有志 | 省級 | 2007年 |
5 | 建筑電氣控制系統安裝 | 孫景芝 | 省級 | 2007年 |
6 | 地基與基礎 | 王秀蘭 | 省級 | 2007年 |
7 | 市政管道工程施工 | 邊喜龍 | 省級 | 2008年 |
8 | 設計基礎訓練 | 張 波 | 省級 | 2008年 |
9 | 裝飾材料選購與識別 | 安素琴 | 省級 | 2008年 |
10 | 建筑與裝飾材料 | 孫詠梅 | 省級 | 2009年 |
11 | 室內供暖工程施工 | 王宇清 | 省級 | 2010年 |
12 | 市政道路工程施工 | 蔣俊山 | 省級 | 2010年 |
13 | 供熱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技術 | 吳耀偉 | 省級 | 2010年 |
學院現有占地面積96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3萬平方米。其中教室面積6.5萬平方米、實驗實訓面積3.7萬平方米。圖書館面積2.3萬平方米、學生宿舍面積7.2萬平方米、學生食堂面積1.5萬平方米、文體場館面積1萬平方米,行政用房0.6萬平方米、其它建筑面積10.2萬平方米。擁有各類圖書75萬冊。學院教學儀器設備總值達9134萬元,擁有設施先進的校園網,共有計算機3474臺,其中學生用計算機3295臺。學院擁有現代先進教學儀器設備的校內實驗實訓基地197個,校外實習實訓基地348個。 學院形成了以土建為優勢,以建筑工程技術、設備、管理為特色,土建、制造、輕紡、財經、材料、電子信息、藝術、旅游8大類55個專業協調動態發展的專業結構布局,學院設有13個二級學院和4個教學部,55個專業及專業方向,全日制在校生1.2萬余人。
科研獲獎情況
獲獎年度 | 獲獎部門(項數) | 獲獎類別 | 合計 | 獲獎等級 | 獲獎數量 |
2012年 | 職教學會(84項) | 課題 | 7項 | 一等獎 | 3項 |
二等獎 | 2項 | ||||
三等獎 | 2項 | ||||
教材 | 12項 | 一等獎 | 2項 | ||
二等獎 | 8項 | ||||
三等獎 | 2項 | ||||
論文 | 43項 | 一等獎 | 5項 | ||
二等獎 | 23項 | ||||
三等獎 | 15項 | ||||
教學設計 | 13項 | 一等獎 | 9項 | ||
二等獎 | 4項 | ||||
課件 | 9項 | 一等獎 | 8項 | ||
二等獎 | 1項 | ||||
2012年 | 中國高等職業教育研究會(10項) | 論文 | 5項 | 三等獎 | 3項 |
優秀獎 | 2項 | ||||
課題 | 5項 | 三等獎 | 3項 | ||
優秀獎 | 2項 | ||||
2012年 | 高教學會(30項) | 課題 | 3項 | 一等獎 | 1項 |
二等獎 | 1項 | ||||
三等獎 | 1項 | ||||
教材 | 8項 | 二等獎 | 2項 | ||
三等獎 | 6項 | ||||
論文 | 19項 | 一等獎 | 1項 | ||
二等獎 | 5項 | ||||
三等獎 | 13項 | ||||
2012年 | 教育教學論文評比(20項) | 論文 | 14項 | 二等獎 | 5項 |
三等獎 | 9項 | ||||
多媒體課件 | 6項 | 一等獎 | 1項 | ||
二等獎 | 2項 | ||||
三等獎 | 1項 | ||||
優秀獎 | 2項 | ||||
2012年 | 中國建設教育協會(7項) | 課題 | 7項 | 一等獎 | 1項 |
二等獎 | 3項 | ||||
三等獎 | 3項 | ||||
2012年 | 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3項) | 課題 | 3項 | 二等獎 | 2項 |
三等獎 | 1項 | ||||
2011年 | 職教學會(54項) | 課件 | 8項 | 一等獎 | 4項 |
二等獎 | 3項 | ||||
三等獎 | 1項 | ||||
論文 | 30項 | 一等獎 | 1項 | ||
二等獎 | 17項 | ||||
三等獎 | 12項 | ||||
課題 | 11項 | 一等獎 | 3項 | ||
二等獎 | 4項 | ||||
三等獎 | 4項 | ||||
教材 | 5項 | 一等獎 | 3項 | ||
二等獎 | 2項 | ||||
2011年 | 職教學會(13項) | 教學設計 | 13項 | 一等獎 | 10項 |
二等獎 | 3項 | ||||
2011年 | 高教學會(39項) | 課題 | 7項 | 一等獎 | 2項 |
二等獎 | 4項 | ||||
三等獎 | 1項 | ||||
教材 | 12項 | 一等獎 | 4項 | ||
二等獎 | 3項 | ||||
三等獎 | 5項 | ||||
論文 | 20項 | 一等獎 | 1項 | ||
二等獎 | 5項 | ||||
三等獎 | 14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