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醫藥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湖南中醫藥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湖南中醫藥大學師資力量:
截止2018年6月,有在職教職工1876人,其中專任教師和實驗室人員1360人;具有正高職稱教師211人、副高職稱教師302人;有博士生導師108人、碩士生導師422人。
入選國醫大師3人,有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衛生部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人,衛生部先進工作者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67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1人,國家級優秀教師2人。湖南省“121人才工程”第一層次人選4人,湖南省高層次衛生人才“225”工程醫學學科領軍人才培養對象3人,省學科帶頭人17人,醫學學科帶頭人22人,省科技領軍人才1人,省優秀專家1人,省優秀中青年專家12人,省級優秀教師4人,省級名醫69人,省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4人,省“百人計劃”專家7人,“芙蓉學者”2人。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學名師2人,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學奉獻獎2人。湖南省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培養對象及后備人選7人,省學科帶頭人培養對象17人。現有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團隊4個。
國家級教學團隊:
中醫診斷學教學團隊
省級教學團隊:
中西醫結合臨床教學團隊、方劑學教學團隊、針灸學教學團隊、中醫診斷學
精品課程
有1門國家級精品課程,9門省級精品課程。承擔國家規劃教材參編85本,其中主編29本,副主編30本。
國家級精品課程:
中醫診斷學
省級精品課程:
中醫診斷學、方劑學、針灸學、 推拿手法學、刺法灸法學、實驗針灸學、免疫學基礎與病原生物學、醫藥信息學-MATLAB應用、大學英語
截至2016年8月,該校建設建設有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國家中醫(肝病)臨床研究基地1個、國家發改委工程實驗室1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中醫藥科研實驗室11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二級中醫藥科研實驗室6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基地1個;湖南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1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3個、湖南省工程技術中心3個、湖南省特色創新服務平臺1個、湖南省工程實驗室2個,湖南省中醫藥文化研究基地1個、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1個;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6個、湖南省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5個。有SPF級實驗動物中心1個、國家級科普基地5個。所有科技實驗平臺實行校院兩級管理,對全校學生預約開放。
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
第一附屬醫院
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湖南省中藥粉體與創新藥物省部共建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國家發改委工程實驗室:
湖南中醫藥大學中藥粉體關鍵技術及裝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醫藥粉體技術工程中心
教育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
中醫內科學實驗室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
經穴-臟腑相關重點研究室、超微中藥臨床應用重點研究室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中醫藥科研實驗室:
血管生物學實驗室、病理生理實驗室、針灸生物信息實驗室、中藥藥性與藥效實驗室、中藥藥理(心血管)實驗室、中藥鑒定與資源實驗室、肝臟病理實驗室、分子病理實驗室、皮膚免疫與病理實驗室、中藥制劑實驗室。
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中醫診斷學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湖南省工程技術中心
心臟病診療中心和微創外科中心
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中藥現代化科研實驗室、中醫內科學、針灸生物信息分析、中醫病癥實驗室
SPF級實驗動物中心
湖南中醫藥大學實驗動物中心
科研成果
截至2016年8月,該校有在研課題688項,縱向在研科研經費6600余萬元,參與973計劃項目14項、863計劃項目4項、獲批國家科技重大專項4項、國家重大新藥創制2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0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課題104項、國際合作專項2項。獲國家級及省部級科技成果獎106項,其中“中藥超微粉體關鍵技術研究及產業化”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開發中藥新藥51個,科技成果轉讓84項,獲國家專利205項,科技開發和新藥轉讓費9958.3萬元。 [4] 該校通過項目實施帶動湖南省42個GAP基地建設,中藥種植面積達70萬畝,年度新增產值7億元。承擔省級以上教育教學研究課題137項,獲國家、省級教學成果獎14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