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潭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湘潭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湘潭大學師資力量:
復校時,國務院號召全國支持湘潭大學建設,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人民大學近90所名校向我校輸送了622名優秀教師。高水平教師及先進的辦學理念與治學精神,為學校高起點辦學奠定了堅實基礎。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488人(另有外聘教師946人),具有高級職稱或博士學位的教師比例超過75%;有留學經歷的教師達到25%;先后從美、英、法、日等國家引進了一批高水平的專家學者。擁有正高職稱人員314 人,副高職稱人員628人。
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雙聘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外聘科學院院士、工程院院士15人,英國物理學會會士1人、“長江學者”6人(含特聘、講座、青年長江)、教育部長江學者創新團隊4個,國家杰青、優青基金獲得者5人,國家教學名師4人,全國模范教師3人,全國優秀教師10人,國家級教學團隊4個,國家“萬人計劃”人選4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7人 ,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七屆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全國專利信息領軍人才和師資人才2人,國家知識產權專家庫專家2人,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 ”人才1人,中國高被引學者2人,教育部新(跨)世紀人才計劃人選30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52人,湖南省科技領軍人才2人,湖南省“百人計劃”人選12人,湖南省“芙蓉學者”計劃特聘教授和講座教授20人,湖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7 個,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4個,湖南省“徐特立
教育獎”獲得者1人,湖南省優秀(青年)社會科學專家8人,湖南省優秀教師16人。
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歐陽曉平等
雙聘中科院院士(2人):潘際鑾、周其鳳
外聘科學院院士(10人):周向宇、袁亞湘、閔乃本、張澤、白以龍、葉恒強、楊衛、陳潤生、曹鏞、田禾
外聘工程院院士(5人):李恒德、趙伊君、彭先覺、薛群基、聞立時
英國物理學會會士(1人):Rudolf A. Roemer
萬人計劃(4人):黃云清(百千萬工程領軍人才)、李哲濤(科技創新領軍人才)、鐘建新(教學名師)、楊麗(青年拔尖人才)
長江學者(6人):鐘建新、鄭學軍、李佑新、聶家旺(講座)、楊麗(青年)、李哲濤(青年)
國家杰青基金獲得者(4人):周益春、黃云清、鄭學軍、湯華中
國家優青基金獲得者:裴勇
國家級“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8人):黃云清、鐘建新、彭國甫、周益春、張海良、高協平、羅婷 [102] 、廖永安
國家教學名師(4人):周益春、文衛平、季水河、鐘建新
全國模范教師(3人):張海良、鐘建新、李時華
全國優秀教師(10人):蔣建敏 、張淳源、滄南、劉朋生、郭漢民、陳仲瀘、季水河、李壽佛、李佑新、章兢
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1人):羅和安
中國高被引學者(2人):王先友、周勇
Scinece、Nature發表者(2人):黃建宇、鄧國軍
香港太平紳士、上海東方學者:顧敏康
IIEEE技術創新獎獲得者:李正(李正是第6位獲此殊榮的大陸華人科學家)
全國專利信息領軍人才:肖冬梅(首批全國知識產權領軍人才);師資人才:邱洪華
國家知識產權專家庫專家(2人):肖冬梅、劉友華
教育部“新世紀(跨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人選(30人):黃云清、周益春、陳艷萍、蘇旭平、彭國甫、張海良、丁建文、廖永安、譚援強、黎華明、羅文波、喻祖國、何振、劉平樂、孫立忠、鄧國軍、金湘亮 、楊汝岱、曹覺先、歐愛民、陳艷紅、黃顯中、王金斌、胡肖華、陳赤平、葛飛 、夏新華、顏佳華
芙蓉學者教授(20人):許進超、周益春、鐘建新、李江宇、孫長慶、李文、鄧建新、鄭學軍、喻祖國、彭向陽、王金斌、楊才千、RUDDER WU;錢宇、馮云田、劉海亮、楊圣祥、R.A.Roemer
科研機構
截至2014年6月,學校建有1個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等4個國家級理工科科研平臺,3個國家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部共建協同創新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教育部校園卡標準化研究所1個;湖南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3個,湖南省人文社科研究中心(基地)23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省級理工科研平臺26個,中央與地方共建基礎實驗室9個、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12個。
國家級理工科科研機構(4個):
序號 | 名稱 | 所在學院 | 負責人 | 歸口部門 |
1 | 新能源裝備及儲能材料與器件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化學學院 | 王先友 | 科技部 |
2 | 特種功能薄膜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周益春 | 國家發改委 |
3 | 新型儲能電池關鍵材料制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 化學學院 | 王先友[109] | 國家發改委 |
4 | 化工過程模擬與強化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 化工學院 | 羅和安 | 國家發改委 |
國家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個):
序號 | 基地名稱 | 基地主任 | 批準時間 | 批準部門 |
1 | 湘潭大學毛澤東思想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 李佑新 | 2004年11月 | 教育部 |
2 | 中國共產黨革命精神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 李佑新 | 2013年7月 |
國家部委級人文社科研究基地(2個):最高人民法院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研究基地、國家旅游局中國紅色旅游創
新發展研究基地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研究所(6個):
序號 | 名稱 | 歸口部門 |
1 | 低維材料及其應用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教育部 |
2 | 環境友好化學與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教育部 |
3 | 智能計算與信息處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教育部 |
4 | 化工過程模擬與優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 |
5 | 復雜軌跡加工工藝及裝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 |
6 | 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校園卡標準化研究所 | 教育部 |
湖南省2011協同創新中心(3個):
法治湖南建設與區域社會治理協同創新中心
毛澤東思想研究協同創新中心
環境友好與資源高效利用化工新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湖南省理工科科研平臺(24個):
序號 | 名稱 | 歸口部門 |
1 | 科學工程計算與數值仿真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 省科技廳 |
2 | 材料設計及制備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 |
3 | 高分子材料應用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 |
4 | 環境友好化工過程集成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 |
5 | 薄膜材料及器件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 |
6 | 微納能源材料與器件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 |
7 | 電化學能源儲存與轉換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 |
8 | 巖土力學與工程安全湖南省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 |
9 | 新型化學電源及其儲能材料湖南省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
10 | 計算科學湖南省國際科技創新合作基地 [112] | |
11 | 湖南省機械智能產品工業設計中心 | |
1 | 特種功能薄膜材料湖南省工程實驗室 | 省發改委 |
2 | 鋰離子儲能電池技術與應用湖南省工程實驗室 | |
3 | 集成電路設計與應用湖南省工程實驗室 | |
4 | 化工過程模擬與優化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 | |
1 | 智能制造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 省教育廳 |
2 | 量子工程與微納能源技術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 |
3 | 先進功能高分子材料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 |
4 | 綠色催化與反應工程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 |
5 | 重金屬污染控制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 |
6 | 工程結構動力學與可靠性分析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 | |
7 | 綠色化工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 | |
8 | 鋰離子動力電池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 | |
9 | 電子信息研發與產業化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 | |
10 | 過程工業先進排程與能源優化調度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 |
省級研究平臺(人文社科)(23個):
湖南省法學研究基地
湖南省檢察理論研究基地
湘潭大學訴訟法學研究中心
湖南省調解理論研究與人才培訓中心
湖南省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理論研究基地(與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共建)
湖南省專利分析與評估中心(與湖南省知識產權局共建)
湖南省經濟安全研究基地、
湘潭大學社會主義經濟理論研究中心
湖南省預算與會計理論研究基地
湘潭大學政府績效評估與管理創新研究基地
湖南省政府績效評估研究中心
公共信息資源管理與開發利用科普基地
信息資源管理與知識產權研究基地
湖南省中特理論體系研究中心湘潭大學基地
湖南省中外文學與文化研究基地
湘潭大學紅色旅游研究基地
湖南省湘學研究基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