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湖南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學,F有教職工近4000余人,其中專任教師1800余人,教授、副教授1100余人,中國科學院院士3名,中國工程院院士3名,雙聘兩院院士2名,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名,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名,“千人計劃”53人,“萬人計劃”學者13人、“長江學者”15人,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21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6人,入選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百千萬人才工程”一二層次人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3人、國家創新人才推進計劃中青年創新領軍人才2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入選者134人,湖南省“百人計劃”學者64人,湖南省“芙蓉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講座教授1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01人,國家教學名師4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3個,教育部“長江學者與創新團隊發展計劃”創新團隊8個,湖南省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11個。(數據截止日期:2017年01月)
全職院士(6人) | ||
俞汝勤 | 姚守拙 | 譚蔚泓 |
陳政清 | 羅安 | 丁榮軍 |
雙聘院士(2人) | ||
馬克儉 | 張澤 | |
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人) | ||
譚蔚泓 | ||
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 | ||
童柏棟 |
國家級教學團隊
團隊 | 負責人(帶頭人) |
---|---|
土木工程創新性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團隊 | 沈蒲生教授 |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團隊 | 賴明勇 |
通識平臺大學數學課程教學團隊 | 黃立宏 |
大學文化與成人之道課程教學團隊 | 章兢 |
金融學專業教學團隊 | 段進 |
具體課程如下:
年份 | 級別 | 課程名稱 | 所在學院 | 負責人 |
---|---|---|---|---|
2003 | 國家級 | 工業設計史 | 設計藝術學院 | 何人可 |
2004 | 國家級 |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 | 土木工程學院 | 沈蒲生 |
分析化學 | 化學化工學院 | 王玉枝 | ||
高等數學 | 數學與計量經濟學院 | 黃立宏 | ||
毛澤東思想概論 | 馬克思主義學院 | 柳禮泉 | ||
國際金融學 | 金融與統計學院 | 楊勝剛 | ||
2005 | 國家級 | 中國傳統文化 | 岳麓書院 | 章啟輝 |
2006 | 國家級 | 貨幣金融學 | 金融與統計學院 | 張強 |
國際貿易學 | 經濟與貿易學院 | 賴明勇 | ||
2007 | 國家級 | 有機化學及實驗 | 化學化工學院 | 郭燦城 |
大學信息技術基礎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李仁發 | ||
商業銀行管理學 | 金融與統計學院 | 彭建剛 | ||
大學文化與成人之道 | 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 | 章兢 | ||
理論力學 | 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 | 劉又文 | ||
2008 | 國家級 | 發動機排放污染及控制 | 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 | 龔金科 |
管理學 | 工商管理學院 | 陳收 | ||
基礎化學實驗 | 化學化工學院 | 蔡炳新 | ||
基礎工程 | 土木工程學院 | 趙明華 | ||
西方經濟學 | 經濟與貿易學院 | 劉輝煌 | ||
2009 | 國家級 | 計算機組成與結構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趙歡 |
學校設有2個國家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實驗室、2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個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國際合作基地、1個科工局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5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4個教育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3個教育部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4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1個湖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省工程實驗室、4個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3個機械工業重點實驗室、15個湖南省省級社會科學研究基地。學校目前參與組建國家“2011協同創新中心”3個;牽頭建設省級協同創新中心3個。(數據截止日期:2016年12月)
國家級 | |
---|---|
化學生物傳感與計量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 汽車車身先進設計制造國家重點實驗室 |
機器人視覺感知與控制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 電力驅動與伺服技術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
國家高效磨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國家電能變換與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智能型新能源汽車協同創新中心(國家級2011計劃) | 出土文獻與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國家級2011計劃) |
高性能計算協同創新中心(國家級2011計劃) | 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 |
化學生物學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 | 汽車輕量化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 |
智能電網優化與控制學科創新引智基地(111計劃) | 生物醫學與生命分析化學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
建筑安全與環境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智能電網優化與控制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44] |
國家理科基礎科學(化學)研究和教學人才培養基地 | 國家工科(化學)基礎課教學基地 |
國家級司法鑒定中心 | 國家知識產權培訓基地 |
中德環境研究中心 | 中加能源環境生態中心 |
國家級示范教學中心 | 中意工業設計中心 |
國家保密學院長沙分基地 |
教育部 | |
---|---|
先進催化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環境生物與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輸變電新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微納光電器件及應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建筑安全與節能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特種裝備先進設計技術與仿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電力推進與伺服傳動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視覺控制技術及應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汽車電子與控制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 教育部輸變電研究生創新基地 |
湖南省 | |
---|---|
湖湘文化研究基地 | 湖南省分子模擬中心 |
湖南省WTO研究基地 | 湖南省計算技術研究所 |
系統科學管理工程研究所 | 湖南省統戰理論研究基 |
湖南省知識產權教育培訓基地 | 湖南省汽車產品質量監督檢測站 |
湖南省汽車模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 |
湖南省低碳經濟與社會發展研究所 | 環境生物與控制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
湖南省檢察理論研究基地 | 橋梁抗風及新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
湖南省先進材料制備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 | 湖南省物流與仿真技術重點實驗室 |
法治湖南與區域治理研究院暨依法治省領導辦基地 | 中國文化軟實力研究中心 |
湖南省廉政研究基地 | 湖南律師教育學院基地 |
湖南省結構損傷與診斷重點實驗室 | 湖南省機動車排氣污染控制技術研究與檢測中心 |
生物納米與分子工程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 湖南省噴射沉積技術及應用重點實驗室 |
湖南省風力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湖南省先進電力電子與電機技術重點實驗室 |
智能信息處理與應用數學湖南省重點建設實驗室 | 湖南省電氣科學及其應用重點實驗室 |
化學與分子醫學協同創新中心(省級2011計劃) | 綠色汽車協同創新中心(省級2011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