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化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懷化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截止2014年9月,學校有教職工976人,其中教授77人、副教授239人,具有博學位教師90人,碩士學位的教師508人;有省級教學名師1人,省級學科帶頭人5人;省級教學團隊3個,15人獲得過曾憲梓教育基金獎,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8人分別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yōu)秀教師”、“全國教育系統(tǒng)勞動模范”稱號。
省級教學名師(1人):譚偉平
教學團隊
編號 | 團隊名稱 | 負責人 | 主要成員 | 級別 | 獲得年份 |
---|---|---|---|---|---|
1 | 人文教育學教學團隊 | 楊吉興 | 楊高男、宋紫、羅玉明等 | 省級 | 2009年 |
2 | 植物學教學團隊 | 呂金海 | 伍賢進、劉勝貴、佘朝文等 | 省級 | 2010年 |
3 | 體育教育專業(yè)教學團隊 | 屈杰 | 譚紅、陳德林、余學好等 | 省級 | 2010年 |
精品課程
序號 | 課程名 | 負責人 | 級別 | 獲批時間 |
---|---|---|---|---|
1 | 動物學 | 向孫軍 | 省級重點建設課程、省級優(yōu)秀課程” | 1997年 |
2 | 中國古代文學 | 吳波 | 省級重點建設課程 | 2003年 |
3 | 聲樂 | 李強 | 省級重點建設課程 | 2003年 |
4 | 中國現當代文學 | 張建安 | 省級精品課程 | 2006年 |
5 | 聲樂 | 李強 | 省級精品課程 | 2007年 |
6 | 高等代數 | 王樹桂 | 省級精品課程 | 2008年 |
7 | 中國畫 | 胡光勝 | 省級精品課程 | 2008年 |
8 | 法理學 | 李偉迪 | 省級精品課程 | 2009年 |
9 | 植物學 | 呂金海 | 省級精品課程 | 2009年 |
10 | 油畫 | 劉健 | 省級精品課程 | 2010年 |
教學成果
截止2011年,學校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省部級教學成果獎18項。
項目來源 | 成果名稱 | 主要參加人員 | 獲獎等級 | 時間 |
---|---|---|---|---|
省教育廳 | 懷化學院體育教育專業(yè)民族傳統(tǒng)體育課程建設與實踐的研究 | 屈杰 張惠春米健群 彭慶文張斌 | 三等 | 2002 |
省教育廳 | “教學、實踐、科研”三結合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動物學教學的探索和實踐 | 向孫軍 楊其仁劉勝貴 謝恩義呂金海 | 三等 | 2002 |
省教育廳 | 面向21世紀師專美術系培養(yǎng)高素質、復合型美術教育與設計人才的研究與實踐 | 王幼凡 曾樹松胡林 劉磊霞田儒貴 | 三等 | 2002 |
省教育廳 | 提高新辦教學本科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探索與實踐 | 魏耿平 楊霞王樹桂 林曉艷吳毅清 | 三等 | 2004 |
省教育廳 | 基于WindowsNT局域網絡和Windows平臺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無紙化考試NPTS系統(tǒng) | 徐德華 彭小寧王義學 唐波楊宏來 | 三等 | 2004 |
省教育廳 | 《人文社會科學概論》(教材) | 楊玉琪 王文明楊吉興 許順富楊音南 | 三等 | 2004 |
省教育廳 | 音體美特殊專業(yè)大學英語教與學研究 | 郭建輝 劉巧燕 許利平 楊媛莉 田玲 | 三等 | 2006 |
省教育廳 | 普通高校體育現狀與課程體系的建構研究 | 張慧春 鐘億群 范國梁 粟金濤 譚 紅 | 三等 | 2006 |
省教育廳 | 數學建模教學實踐與應用型、創(chuàng)新型數學人才的培養(yǎng) | 周志強 林曉燕 舒曉惠 王樹桂 李 敏 | 三等 | 2006 |
省教育廳 | 加強寫作課程實踐教學研究用其初步成果 | 楊雙安 劉中黎楊代忠 李沅和鄧齊平 | 三等 | 2006 |
省教育廳 | 班級教育管理與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以懷化學院04級生物工程1班為例 | 張 儉 劉勝貴 伍賢進 劉曉文 王雙見 | 三等 | 2008 |
省教育廳 | 美術學專業(yè)基礎課程改革與學生綜合素質培養(yǎng)的研究與實 | 劉磊霞 田儒貴 楊金成 吳宗勤 李昀蹊 | 三等 | 2008 |
省教育廳 | 教學、訓練、科研三結合,提高民族傳統(tǒng)體育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研究與實踐 | 余學好 屈 杰 劉慧群 陶 坤 李小明 | 三等 | 2008 |
省教育廳 | 湖南省中學教師資格認定培訓的理論研究與實踐 | 張慧春 胡 建 陽柏蘇 李升興 馬吉歡 | 三等 | 2008 |
省教育廳 | 地方院校物流、旅游管理專業(yè)本科生職業(yè)技能“135”培養(yǎng)模式 | 王文明 尹 芳 王淑貞 向儒先 袁 敏 | 二等 | 2010 |
省教育廳 | 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規(guī)范化教學管理體系建設的理論與實踐——以懷化學院為例 | 宋克慧 楊吉興 姜又春 張 儉 李茂科 | 三等 | 2010 |
省教育廳 | 地方院校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yè)實踐能力培養(yǎng)模式的研究與實踐 | 姜書良 黃蒙水 姚勁松 蔣卓倫 楊李軍 | 三等 | 2010 |
省教育廳 | 成人教育本科畢業(yè)論文質量監(jiān)控體系研究 | 李升興 張慧春 補愛軍 范小南 馬吉歡 | 三等 | 2010 |
科研機構
截止2014年9月,學校擁有湖南省重點實驗室2個,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哲學和社會科學研究基地2個,湖南省高校社科重點研究基地2個等省、校級科研機構(平臺)20個。
序號 | 平臺名稱 | 審批機構 | 負責人 | 獲批時間 |
---|---|---|---|---|
1 | 民族藥用植物資源研究與利用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 湖南省科技廳 | 佘朝文 | 2008.9 |
2 | 武陵山片區(qū)生態(tài)農業(yè)智能控制技術湖南省重點實驗室 | 湖南省科技廳 | 宋克慧 | 2013 |
3 | 湖南省民間非物質文化研究基地 |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領導小組 | 吳波 | 2007.1 |
4 | 湖南省和平文化研究基地 |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領導小組 | 譚偉平 | 2010.9 |
5 | 湘西藥用植物與民族植物學湖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 | 湖南省教育廳 | 佘朝文 | 2008.6 |
6 | 民族民間文化藝術研究中心 | 湖南省教育廳 | 王又凡 | 2012.5 |
7 | 湖南教育科學農村學前教育研究基地 | 湖南省教科院 | 栗濤 | 2012.12 |
8 | 懷化學院非物質文化遺產工作站 | 湖南省社科聯 | 夏立發(fā) | 2012.4 |
9 | 懷化市影視動漫創(chuàng)意基地 | 懷化市委宣傳部 | 王又凡 | 2012.10 |
10 | 懷化市工業(yè)產品設計與文化創(chuàng)意研究中心 | 懷化市科技局 | 王又凡 | 2012.9 |
11 | 功能無機及高分子材料懷化市重點實驗室 | 懷化市科技局 | 胡揚劍 | 2013.9 |
12 | 懷化市生態(tài)農業(yè)智能控制懷化市重點實驗室 | 懷化市科技局 | 賀達江 | 2013.9 |
13 | 民族藥用植物活性成分高效利用湖南省高校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 | 湖南省教育廳 | 胡興 | 2010 |
14 | 民族醫(yī)藥研究與開發(fā)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 | 湖南省教育廳 | 胡興 | 2009 |
15 | “中藥制劑與質量控制湖南省高校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 | 湖南省教育廳 | 陳迪釗 | 2010 |
16 | 溫室大棚智能化控制系統(tǒng)的應用研究創(chuàng)新型人才團隊 | 懷化市科技局 | 米賢武 | 2013 |
17 | 瓷廠溫度監(jiān)控管理系統(tǒng)的研發(fā)懷化市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 | 懷化市科技局 | 向少華 | 2012 |
省級產學研示范基地一覽表
序號 | 基地名稱 | 負責人 | 成立時間 | 批項單位 |
---|---|---|---|---|
1 | 湖南省高校“民族醫(yī)藥研究與開發(fā)”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 | 胡興 | 2008年12月8日 | 湖南省教育廳 |
2 | 湖南省高校“中藥制劑工程與質量控制”產學研合作示范基地 | 陳迪釗 | 2010年5月18日 | 湖南省教育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