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師范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華中師范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截至2017年6月,學校現有教職工3800余人,專任教師1966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293人,博士生導師397人,專兼職院士、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教學名師”、“千人計劃”入選者、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等各類國家級人才40人 [1] 。擁有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華中師范大學是國家首批批準的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單位之一,有權自行評審和授予教授、副教授職稱和博士生導師資格。
人文社會科學資深教授(2人):章開沅、邢福義
長江學者(14人)
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9人)
王恩科 | 楊光富 | 張禮知 | 周遠揚 | 朱長江 |
楊亞東 | 許怒 | 彭雙階 | 黃雙全 |
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
團隊名稱 | 負責人 |
---|---|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教學團隊 | 馬敏 |
教育學教學團隊 | 王坤慶 |
中國現當代文學教學團隊 | 王又平 |
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主干課程教學團隊 | 朱長江 |
電子商務管理教學團隊 | 王學東 |
文藝學教學團隊 | 胡亞敏 |
國家級特色專業(12個)
序號 | 專業名稱 [42] | 項目負責人 | 所在院系 | 立項時間 |
1 | 英語 | 張維友 | 外國語學院 | 2007年 |
2 | 化學 | 萬堅 | 化學學院 | 2007年 |
3 | 教育學 | 涂艷國 | 教育學院 | 2008年 |
4 | 思想政治教育 | 龍靜云 | 政法學院 | 2008年 |
5 | 漢語言文學 | 張巖泉 | 文學院 | 2008年 |
6 | 數學與應用數學 | 何穗 | 數學與統計學學院 | 2008年 |
7 | 歷史學 | 邢來順 | 歷史文化學院 | 2009年 |
8 | 物理學 | 劉守印 | 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 2009年 |
9 | 體育教育 | 王 健 | 體育學院 | 2009年 |
10 | 生物科學 | 王玉鳳 | 生命科學學院 | 2010年 |
11 | 心理學 | 郭永玉 | 心理學院 | 2010年 |
12 | 教育技術學 | 趙呈領 | 信息技術系 | 2010年 |
截至2017年6月,華中師范大學擁有擁有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國際聯合研究中心2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網絡媒體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教育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教育部戰略研究基地1個,學科創新引智基地3個,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3個,文化部“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國務院農村綜合改革工作小組辦公室“中國農村綜合改革創新研究中心”等其他部委社科重點研究基地6個,首批“中國智庫來源索引”(CTTI)2個(中國農村研究院與長江教育研究院),省級重點研究基地13個,以及各類省級重點研究基地11個.
國家級科研創新平臺
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 | 數字化學習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 | 教育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 |
國際聯合研究中心(2個) | 夸克物質及探測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智能生物傳感技術與健康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部級科研創新平臺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3個) | 中國近代史研究所 |
---|---|
中國農村研究院 | |
語言與語言教育研究中心 |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 | 農藥與化學生物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夸克與輕子物理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
青少年網絡心理與行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個) | 教育部教育信息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
學科創新引智基地(3個) | 教育數字媒體與可視化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夸克物質物理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
綠色農藥與合成化學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 |
其他部級重點研究基地(7個) | 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網絡媒體中心 |
文化部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 | |
國際體育總局體育文化研究基地 | |
國僑辦僑務理論研究武漢基地 | |
中國農村林業改革發展研究中心 | |
中國旅游研究院武漢分院 | |
國務院農村綜合改革工作小組辦公室中國農村綜合改革創新研究中心 |
省級科研創新平臺
湖北省重點實驗室(6個) | |
湖北省高能物理重點實驗室 | 數學物理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
人的發展與心理健康湖北省實驗室 | 遺傳調控與整合生物學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
地理過程分析與模擬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 湖北省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心 |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3個) | |
湖北省社區建設研究中心 | 漢語國際推廣研究中心 |
湖北省基礎教育研究中心 | 湖北省電子商務研究中心 |
湖北省社會發展與社會政策研究中心 | 道家道教研究中心 |
湖北省文學理論與批評研究中心中心 | 地方政府治理與地方發展研究中心 |
湖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發展研究中心 | 湖北省房地產發展研究中心 |
湖北省教育信息技術研究中心 | 湖北省黨的建設研究中心 |
湖北省學校德育研究中心 | |
湖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7個) | |
湖北省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湖北省教育數字化技術工程研究中心 |
湖北省生態與環境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湖北省中小企業共性技術農藥研發推廣中心 |
湖北省中小企業共性技術水資源環境保護推廣中心 | 夸克物質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
武漢市化學殺菌劑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校級科研創新平臺(13個)
農藥與化學生物學實驗室 | 分子物理與化學實驗室 | 分析與測試實驗室 | 納米材料實驗室 |
高能物理實驗室 | 光電子信息工程實驗室 | 神經生物學實驗室 | 分子生物學及細胞工程實驗室 |
水生生物學實驗室 | 非線性分析實驗室 | 計算機網絡理論與應用技術實驗室 | 人的發展與心理健康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