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體育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武漢體育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截至2013年,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擁有一批在國內外有較大影響的專家學者和知名教練員。專任教師、教練員中有高級職稱人員400余人,教師中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體育學科評議組成員1名、國家社科基金體育學科評審組成員1人,教育部全國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楚天學者”特聘教授4人,國家體育總局 “優秀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百人計劃”3人,湖北省突出貢獻專家10名、湖北省新世紀高層次人才2名、享受國務院和湖北省政府津貼專家18人,博士生導師26人,全國優秀教師2人,湖北省優秀教師3人,三名教授入選湖北省學位委員會第三屆學科評議組哲學教育學學科組成員;省級教學團隊2個。 [6]
省級教學團隊
教學團隊(省級)
團隊名稱 | 帶頭人 | 審批時間 |
體操教學團隊 | 呂萬剛 | 2009 |
籃球運動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 孫義良 | 2010 |
精品課程
國家級 | 籃球 | 孫義良(2010) | 體操 | 呂萬剛(2009) |
省級 | 體育新聞學 | 張江南(2011) | 傳統體育養生 | 石愛橋(2011) |
足球 | 謝朝忠(2010) | 乒乓球 | 陳小華(2010) | |
游泳 | 王超英(2009) | 散打 | 曾于久(2008) | |
排球 | 佘敏克(2008) | 田徑 | 鄒克寧(2007) | |
體操 | 呂萬剛(2006) | 運動訓練學 | 胡亦海(2006) | |
學校體育學 | 唐宏貴(2006) | 體育管理學 | 高雪峰(2005) | |
運動心理學 | 漆昌柱(2005) | 武術套路 | 溫力(2004) | |
運動生理學 | 任建生(2004) | 籃球 | 王賀立(2003) |
科研機構
截至2012年,學院有6個省部級研究機構。
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實驗室:體育工程重點實驗室
國家體育總局研究基地: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體育工程實驗室、全國舞龍舞獅科研基地、體育文化研究基地
湖北省教育廳基地:湖北省體育產業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2005至2010年,學校各級科研課題的申報渠道不斷拓寬,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課題立項11項,省部級社科課題立項25項,國家體育總局奧運攻關課題立項6項,省科技廳、教育廳及其它類別課題立項100余項,立項課題總數達201項;外源性科研經費顯著性增加,彌補了學校科研經費的不足;科研成果的質量進一步提高,4篇學術論文被國際SCI檢索系統收錄,2項科研成果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6項教學研究成果分獲省部級一、二、三等獎,3項研究成果獲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優秀成果三等獎,1項研究成果獲武漢市科技進步二等獎,另有10項成果獲其它科研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