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理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湖北文理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截止2017年2月,學校有教職工1518人,專任教師945人,其中教授125人,副教授285人,博士研究生237人,碩士研究生526人。有“千人計劃”學者1人,“百人計劃”學者3人,省級教學團隊2個,高水平學科科研團隊6個。設有“楚天學者”崗位13個,在崗“楚天學者”7人;設有“隆中學者”崗位20個。聘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終身教授陳剛、中國工程院院士段正澄、著名歷史文化學家馮天瑜等榮譽(客座)教授127人,有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兼職碩士生導師100余人,有一批享受國務院、省政府特殊津貼的中青年專家。
省級教學團隊(2個):電工電子技術教學團隊(李文聯)、物理科學與技術教學團隊(張增常)
教學建設
截止2013年12月,學校擁有國家特色專業2個,省級品牌專業4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省級精品課程1門;形成了工科為主、文理支撐、突出應用、協調發展的學科專業體系。2012年榮獲湖北省政府教學成果一等獎。
國家特色專業(2個):物理學、地理科學
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5個):基礎物理實驗教學示范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綜合工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數字媒體實驗教學示范中心、英語實驗教學示范中心
省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數字化設計與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省級品牌專業(4個):物理學、思想政治教育、地理科學、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省級精品課程(1門):政治學原理
學生成績
2013年,學生獲得國家級獎項38項,省級獎項94項,其中“全自動立式封裝機”獲得全國三維數字化創新設計大賽一等獎;學校榮獲“就業湖北”先進高校、湖北省大學生創業孵化示范基地等榮譽10余項。
截止2013年12月,學校擁有國家科研平臺6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2個,省級校企聯合研發中心2個,省級技術轉移示范中心1個,院士工作站1個,省級創新團隊4個。
國家科研平臺(6個):中國三國文化研究基地、中國屈原學會宋玉研究中心、國家汽車零部件檢測重點實驗室(與湖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共建)、國家動力電池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與湖北蓄電池質檢中心、武漢理工大學共建)、國家汽車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與湖北蓄電池質檢中心共建)、國家數控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湖北文理學院分中心
湖北省重點實驗室(1個):低維光電材料與器件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湖北省2011計劃)(2個):汽車零部件制造裝備數字化湖北省協同中心、漢江發展研究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籌)
省級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鄂北區域發展研究中心
省級校企聯合研發中心(2個):酚醛樹脂改性及應用研發中心(襄陽和昌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與湖北文理學院化科院)、壓敏電阻器研發中心(與襄陽市三三電器有限公司共建)
省級技術轉移示范機構(1個):湖北文理學院
科研成果
2011年-2014年,學校獲得國家基金項目31項,省部級項目76項,市廳級項目356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獎22項;實現科研項目經費9900余萬元;發表論文(作品)2600篇(幅),其中核心期刊1200篇(幅);出版專著200部;獲授權專利150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