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中醫藥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湖北中醫藥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截至2018年6月,學校共有教職工1159人,其中專任教師688人,具有高級職稱的427人;擁有中國國醫大師2人,中國全國名中醫1人,中國全國名老中醫專家學術繼承工作指導老師13人,中國全國名老中醫藥專家傳承工作室14個;湖北省“百人計劃”特聘專家3人;“楚天學者計劃”特聘教授4人、講座教授5人,“楚天學子”3人;“杏林英才專項計劃”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39人,湖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22人;中國全國優秀教師2人,全國模范教師1人,中國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人;湖北中醫大師8人,湖北中醫名師14人,湖北省中青年名醫6人;武漢中醫大師4人,武漢中醫名師4人,武漢中青年中醫名醫4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3個。
類別 | 姓名 |
---|---|
中國國醫大師 | 李今庸、梅國強 |
中國全國名中醫 | 陳如泉 |
湖北中醫大師 | 凃晉文、張六通、詹亞華、王伯祥、李同生、張曉星、王勝利 |
吳壽善、姜惠中、陳如泉、田玉美、孫國杰、梅國強 | |
湖北中醫名師 | 熊昌源、王鵬、邱明義、沈忠源、張赤志、陳陶后、周安方 |
倪珠英、邵朝娣、李家康、王柏枝、甘愛萍、皮先明、邱幸凡、劉克忠 | |
湖北省“百人計劃”特聘專家 | 張國軍、馬元春、余維川 |
湖北省教學團隊 | 傷寒論教學團隊 |
中醫基礎理論教學團隊 | |
中藥資源與中藥鑒定教研團隊 |
精品課程
課程類別 | 課程名稱 |
---|---|
國家級精品課程 | 針灸學 |
國家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 針灸學 |
國家級精品視頻公開課 | 黃帝內經養生概論 |
省級精品課程 | 中藥鑒定學、中醫診斷學、經絡腧穴學、傷寒論、中醫基礎理論、藥劑學、中醫內科學、中醫護理學基礎、臨床生物化學檢驗、分子診斷學等 |
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 | 中醫基礎理論、中醫內科學、分子診斷學、醫療市場營銷學、方劑學、中藥鑒定學等 |
截至2018年6月,學校建有2個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3個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Ⅲ級實驗室、5個湖北省和武漢市重點實驗室。學校是中國十大國家級中醫臨床研究基地“中醫藥防治肝病基地”、國家產業技術創新戰略重點培育聯盟;是湖北省中藥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湖北省產業技術創新基地“道地藥材與創新中藥新產品研發技術創新基地的依托建設單位”;是中國國家中醫藥標準化技術培訓和研究中心、中國全國中醫醫院信息管理中心、湖北省中醫藥繼續教育基地。
平臺類型 | 平臺名稱 |
---|---|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中藥復方與中藥資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重點研究室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老年性癡呆(醒腦益智)重點研究室 |
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研Ⅲ級實驗室 | 中藥化學科研三級實驗室 |
中藥藥理學科研三級實驗室 | |
中醫藥實驗中心 | |
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 | 老年病中藥新產品湖北省協同創新中心 |
針灸治未病湖北協同創新中心 | |
湖北省研究中心 | 湖北省非物質文化研究中心 |
湖北省中藥炮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湖北省中藥保健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湖北省藥用植物研發中心 | |
湖北省中藥標準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湖北省研發推廣中心 | 湖北省中小企業共性關鍵技術中藥工程研發推廣中心 |
湖北省重點實驗室 | 湖北省中藥資源與中藥化學重點實驗室 |
武漢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武漢市中藥創新與規范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武漢市功能食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武漢市技術中試平臺 | 武漢市中藥現代化共性關鍵技術中試平臺 |
共建實驗室 | 湖北中醫藥大學與湖北福人藥業共建中藥研究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