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許昌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截至2018年10月,學校現有教職工1565人,其中專任教師1334人,副高以上職稱410人,博士學位教師284人、碩士學位教師793人。有全國優秀教師、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師德先進個人6人,河南省教學名師2人;2人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6人入選河南省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19人入選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有5個河南省創新型科技團隊、3個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和4個省級教學團隊。聘請院士、長江學者、千人計劃專家、國家杰青、中原學者等學術領軍人才在內的30余名特聘教授和兼職教授。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王紀年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鄭直 、申建偉
河南省教學名師:張彩霞、吳國璽
河南省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名單不全):鄭直、申建偉、范麗波、何偉偉
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支持計劃(名單不全):高遠浩、申建偉、尤建設、杜戰濤、高軍峰、平源
長江學者(特聘):徐勇、于雷
河南省教學團隊:英語專業核心基礎課程
河南省教學團隊:應用數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應用心理學核心課程教學團隊、電力電子教學團隊、英語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河南省精品課程:《中國現代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英語語音》、《形體訓練與舞蹈編導基礎》
河南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植物地理學》、《英語語音》、《形體訓練與舞蹈編導基礎》
河南省精品課程:《中國現代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英語語音》、《形體訓練與舞蹈編導基礎》
河南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植物地理學》、《英語語音》、《形體訓練與舞蹈編導基礎》
河南省精品課程:《中國現代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英語語音》、《形體訓練與舞蹈編導基礎》 [3]
河南省精品資源共享課程:《植物地理學》、《英語語音》、《形體訓練與舞蹈編導基礎》
截至2017年10月,學校成立有表面微納米材料研究所、應用數學研究所、數字信號處理與智能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科研機構,與河南大學、河南財經政法大學等高校聯合成立有3個省級協同創新中心;擁有2個河南省重點實驗室、2個河南省工程實驗室、1個河南省工程技術中心、1個河南省工程研究中心、1個河南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個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1個河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設有河南省微納米能源材料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復雜系統建模與高性能計算院士工作站、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等。學校“潁川眾創”入選國家級“眾創空間”,依托該校建設的許昌大學科技園是省級大學科技園和省級科技企業孵化器;擁有5個河南省創新型科技團隊、4個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
河南省重點實驗室:河南省微納米能量儲存與轉換材料重點實驗室、食品安全生物標識快檢技術重點實驗室
河南省高校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機械系統振動與控制重點實驗室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培育基地:魏晉文化研究中心
河南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電力通信數字信號處理
河南省創新型科技團隊:河南省動力學與控制研究創新型科技團隊 、河南省微納米結構與應用研究創新型科技團隊、河南省生物標識快檢產品研發創新型科技團隊、河南省低維特色功能材料與應用創新型科技團隊、密碼學與數據安全理論及應用創新型科技團隊
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新型光電器件的設計、開發及理論分析團隊、微納米結構與應用科研團隊、食品質量與安全快速檢測技術研究與應用團隊
許昌市市級工程技術中心:許昌工業機器人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清潔化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深基坑支護與安全控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科研成果
2016-2017學年,學校獲國家基金項目10項、省部級項目64項、省部級科研成果獎勵5項;在核心期刊上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36篇,其中被SCI、EI、CSSCI等收錄116篇;出版著作185部;獲批國家專利254項,其中發明專利34項,實用新型專利216項,外觀專利4項。
截至2014年,學校先后獲得包括國家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重點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技術計劃以及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國家博士后基金項目等在內的一批國家級高層次課題40多項。
2002至2004年,學校共完成科研成果1061項,獲獎科研成果122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