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華北水利水電大學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截止到2018年4月,學校現有教職工2111人,其中專職教師1564人,具有正高級職稱教師215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647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2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1人,國家‘千人計劃’外國專家1人,全國模范教師3人,省優秀專家、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省級教學名師、模范教師和優秀教師42人。特聘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復明、王浩、周豐峻、王光謙、夏軍等為我校雙聘院士。
特聘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王復明、王浩、周豐峻
特聘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王光謙、夏軍
省級精品課程(15門):《水工建筑物》(2003年,負責人:孫明權)、《巖石力學》(2003年,負責人:劉漢東)、《水力學》(2004年,負責人:李國慶)、《土力學》(2005年,負責人:劉漢東)、《機械控制理論》(2006年,負責人:楊振中)、《技術經濟學》(2006年,負責人:李創)、《機械設計》(2007年,負責人:嚴大考)和《地下水動力學》(2007年,負責人:陳南祥)
校級精品課程
課程名稱 | 院系 | 負責人 | 年度 |
---|---|---|---|
中國農業水資源雙語教學 | 水利學院 | 周振民 | |
工程地質學 | 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 | 黃志全 | 2011 |
橋梁工程 | 土木與交通學院 | 趙順波 | |
操作系統 | 信息工程學院 | 朱貴良 | |
液壓與氣壓傳動 | 機械學院 | 劉仕平 | 2007 |
汽輪機原理 | 電力學院 | 張利平 | 2007 |
工程水文學 | 水利學院 | 孫保沐 | 2007 |
無機及分析化學 | 環境與市政學院 | 劉秉濤 | 2007 |
水利工程施工 | 水利學院 | 康迎賓 | 2007 |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 思想政治教育學院 | 張梅 | 2007 |
管理學原理 | 管理與經濟學院 | 朱雪芹 | 2007 |
高等代數 | 數學與信息學院 | 劉法貴 | 2007 |
房屋建筑學 | 土木與交通學院 | 陳愛玖 | 2007 |
工程圖學基礎 | 土木與交通學院 | 趙艷霞 | 2007 |
數據結構 | 信息工程學院 | 莊晉林 | 2005 |
水電站 | 水利學院 | 張麗 | 2005 |
混凝土結構 | 土木與交通學院 | 趙順波 | 2005 |
建筑材料 | 土木與交通學院 | 邢振賢 | 2005 |
機械控制理論 | 機械學院 | 楊振中 | 2005 |
國家“十二五”規劃教材(1個):《水文工程地質》(陳南祥)
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6個):土木工程綜合訓練實驗教學中心、水利實驗中心、機械工程與車輛實驗中心、大學物理實驗示范中心、地質工程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數學與信息科學實驗中心
校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工程力學實驗示范中心、數學實驗示范中心
河南省科技創新團隊(1個):“水工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科研團隊”
截止到2018年,學校有2個水利部重點實驗室,10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8個省級工程實驗室;17個鄭州市級重點實驗室,4個院士工作站,1個院士實驗室,共30多個研究機構,與90多個科研院所和企業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研究或聯合培養研究生的協作關系。
類別 | 級別 | 名稱 |
---|---|---|
重點實驗室 [33] | 水利部(2個) | 1、水利部水工結構重點實驗室2、水利部結構材料重點實驗室 |
河南省(18個) | 河南省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河南省巖土力學與結構工程重點實驗室(2006)2、河南省節水農業重點實驗室(與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田灌溉研究所共建)(2012)3、河南省農業節水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2)4、河南省水利機械抗磨防腐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2016)5、河南省流體機械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6)6、河南省水體污染與土壤損害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6)7、河南省生態建材工程國際聯合實驗室(2016)8、河南省水利環境模擬與治理重點實驗室(2017)9、河南省水工結構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7)10、河南省水利工程地質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7) | |
河南省工程實驗室1、高透水路面材料河南省工程實驗室(與鄭州航空管理學院合建)(2012)2、節能型智能污水處理河南省工程實驗室(2013)3、大型起重運輸智能制造裝備河南省工程實驗室(2015)4、供水管網智能化管理河南省工程實驗室(2016)5、水利大數據分析與應用河南省工程實驗室(2017)6、大型工程環境災變監測河南省工程實驗室(2017)7、河南省公共安全視頻大數據工程研究中心(與河南華安保全智能發展有限公司共建第三)(2017)8、湖庫水生態環境保護與修復河南省工程實驗室(與河南水利與環境職業學院共建第三)(2017) | ||
鄭州市(17個) | 1、鄭州市鋼結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09)2、鄭州市虛擬現實新技術重點實驗室(2012)3、鄭州市測控技術與儀器重點實驗室(2012)4、鄭州市文物保護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2013)5、鄭州市生態建筑材料重點實驗室(2013)6、鄭州市水沙災害防治重點實驗室(2013)7、生態建筑材料與結構工程國際科技合作基地(2012)8、鄭州市預應力工程智能新技術研發重點實驗室(2014)9、鄭州市水利工程安全重點實驗室(2014)10、鄭州市新材料及水利機械表面重點實驗室(2014)11、鄭州市水工結構震動與安全重點實驗室(2015)12、鄭州市工業余熱利用重點實驗室(2015)13、鄭州市軟件測評重點實驗室(2015)14、鄭州市工業工程與物流仿真重點實驗室(2015)15、鄭州市起重運輸裝備虛擬設計重點實驗室(2015)16、鄭州市結構檢測與性能提升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6)17、鄭州市城市綜合防災重點實驗室(2016) | |
教育廳(10個) | 1、巖土力學與結構工程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2006)2、水工結構與材料工程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2009)3、生態高性能建筑材料高校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009)4、河流環境與河流工程模擬重點學科開放實驗室(2010)5、水工混凝土材料與結構河南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012)6、車輛能源利用清潔化高校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012)7、水利水運及治河高校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2012)8、水工程水文化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2013)9、河南省工業與民用建筑專業職業教育骨干教師培育基地(2008)10、水文化研究中心2014年度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培育) | |
院士工作站 | 河南省地下空間利用技術院士工作站河南省水利防災減災工程院士工作站河南省水文學及水資源研究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多沙河流治理院士工作站河南省現代數值分析與可視化仿真院士工作站 [34] | |
院士實驗室 | 河南省巖土力學與結構工程重點實驗室 (顧金才院士) | |
協同創新中心 | 中原經濟區水資源高效利用與保障工程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新型城鎮建筑技術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參與)山洪地質災害研究協同創新中心(校級)河南省糧食核心區農業節水高產技術研究協同創新中心(校級) |
其他校級科研機構:鋼結構與工程研究院、巖土工程與水工結構研究所、廣譜哲學研究所、藝術教育研究中心、水文化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