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師范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洛陽師范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截至2018年9月,學校現有教職工17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人員500余人,具有博士學位人員400余人。教師獲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全國優秀教師、全國模范教師、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省優秀專家、省學術技術帶頭人、省高校科技創新人才等各類優秀人才稱號200余人次。
教學名師:
類別 | 姓名 | ||
---|---|---|---|
全國優秀教師 | 時明德 | --- | --- |
河南省政府特殊津貼人員 | 張瑞玲 | --- | --- |
河南省學術技術帶頭人 | 馮恒強 | 丁超亮 | 徐晨 |
河南省高等學校教學名師 | 孟憲 | 張凌江 | --- |
河南省級優秀教學團隊:
基礎數學課程教學團隊 | 中國文學教學團隊 | 基礎物理教學團隊 |
基礎化學教學團隊 | 有機化學教學團隊 | 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教學團隊 |
精品課程:
類別 | 名稱 | 立項時間 | 類別 | 名稱 | 立項時間 |
---|---|---|---|---|---|
河南省級雙語示范課程 | 排球 | 2013 | 河南省級精品課程 | 中國美術史 | 2010 |
宏觀經濟學原理 | 2015 | 視唱練耳 | 2011 | ||
有機化學 | 2013 | 籃球 | 2009 | ||
河南省級精品資源共享課程 | 排球 | 2013 | 電動力學 | 2008 | |
教育心理學 | 2015 | 解析幾何 | 2011 | ||
語言學導論 | 2015 | 有機化學 | 2005 | ||
有機化學 | 2013 | 中國現當代文學 | 2007 | ||
解析幾何 | 2012 | 多媒體技術及應用 | 2007 | ||
多媒體技術及應用 | 2012 | 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 | 2007 | ||
河南省級精品課程 | 排球 | 2005 | 高等代數 | 2006 | |
熱學 | 2004 | 數字電子技術 | 2006 | ||
綜合英語 | 2005 | --- | --- |
教學成果:
名稱 | 負責人 | 類別 |
---|---|---|
MOOCs背景下的地方高校通識教育課程改革探索 | 周震等 | 2016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
校--校合作共建“卓越教師”培養機制的研究與實踐 | 劉岸英等 | 2016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
地方院校青年教師教學能力提升模式與研究實踐 | 時明德等 | 2013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
地方師范院校基礎教育卓越教師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 | 王利亞等 | 2013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
精品課程的七整合建設模式研究與實踐 | 馬武等 | 2013年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 |
截至2018年9月,學校有中原經濟區智慧旅游河南省協同創新中心、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功能導向多孔材料重點實驗室等省部級科研平臺38個。獲批教育部國別與區域研究基地、林業和草原國家創新聯盟各1個。
類別 | 名稱 | |
---|---|---|
河南省級協同創新中心 | 中原經濟區智慧旅游協同創新中心 | --- |
河南省重點實驗室 | 河南省功能導向多孔材料省重點實驗室 | 河南省電磁變換與探測重點實驗室 |
河南省電子商務大數據處理與分析重點實驗室 | ||
河南省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河南省紅棗資源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河南省冷水魚養殖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河南省工程實驗室 | 綠色無機保溫材料實驗室 | 納米生物材料實驗室 |
河南省文化類研究中心 | 河南省公共文化研究中心 | |
河南省語言類研究中心 | 河南省一帶一路語言服務研究中心 | |
省級國際聯合實驗室 | 河南省智慧城市國際聯合實驗室 | --- |
河南省高校省級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 | 光譜技術實驗室 | 綠色雜化功能材料實驗室 |
河南省高校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
河南省高校人文社科研究基地 | 河洛文化國際研究中心 | 河南文化傳播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
河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 | 河南省文化產業發展研究基地傳統音樂、民俗、唐三彩研究基地 | |
其他研究基地 | 地面供暖泡沫混凝土研發基地 | 國家體育總局河洛體育文化研究基地 |
洛陽市重點實驗室 | 激光光譜技術重點實驗室 | 電子商務與物流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 |
中草藥中間體技術重點實驗室 | 河洛文化虛擬再現重點實驗室 | |
組合編碼與圖像處理重點實驗室 | 納米生物材料重點實驗室 | |
洛陽市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物聯網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
洛陽市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 | 城市文化研究中心 | 科技創新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 |
中小企業研究中心 | 中原音樂文化傳承與產業發展研究中心 | |
古籍整理協同創新研究中心 | --- | |
河南省創新型科技團隊 | 光譜技術與應用河創新團隊 | 有機無機雜化功能材料創新團隊 |
功能導向晶態孔材料創新團隊 | 棗科學研究與應用創新團隊 | |
河南省高校科技創新團隊 | 綠色雜化功能材料創新團隊 | 空間電磁研究及應用創新團隊 |
空間電磁研究及應用創新團隊 | 功能導向晶態孔材料創新團隊 | |
河南省高等學校哲學社會科學創新團隊 | 技術發展與社會公正問題研究團隊 | 20世紀文學轉型與思想傳播研究團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