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大學泉城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隊伍水平如何?
高考填報志愿時,濟南大學泉城學院師資力量怎么樣、師資隊伍水平如何是廣大考生和家長朋友們十分關心的問題,根據公開信息可知:
學院師資隊伍以濟南大學為依托,高級職稱教師占40%,碩士、博士學位教師占95%。法國教育家埃米爾·涂爾干說:“教育的成功取決于教師,教育的不成功也取決于教師。”培養造就一支學術水平較高的,具有愛崗敬業精神,具有教書育人責任,具有較高教學水平的師資隊伍,是濟南大學泉城學院可以持續發展的關鍵,是學院實現發展目標的根本保證和條件。學院始終把師資隊伍建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堅持“培養、引進、激勵、保障”的師資隊伍建設思路,大力推進“人才興校”戰略,加大培養和引進人才的力度,全面提升教師素質,建立競爭激勵機制,完善師資隊伍建設體系。師資隊伍以濟南大學為依托,形成了以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為核心,高級職稱教師為主力,優秀中青年教師為支撐的高水平教師隊伍。具有高級、中級和初級職稱的教師比例分別為:34.4%、58.7%、0.01%;具有碩士、博士學位教師的比例近三年分別是59.9%、23.7%;45歲及以下教師占師資總數的77.7%,形成了一支專兼結合、責任心強、愛崗敬業的教師隊伍,滿足了人才培養需要。、
為適應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國家發展戰略,濟南大學泉城學院在濟南大學、大眾報業集團的通力合作下,在山東省教育廳及省市各級政府的傾力支持下, 于2011年遷址山東煙臺蓬萊。山東蓬萊地處山東半島北部,瀕臨渤海、黃海,與遼東半島及韓國、朝鮮、日本隔海相望,是國際知名的"世界七大葡萄海岸"之一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學院依山傍海,北望長島,東臨蓬萊閣,規劃占地1816畝,校舍面積17.5萬平方米;基礎設施完備,教學科研條件優越,是一所環境優美的海濱大學。學院不僅占據了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優美的自然環境,更適應了環渤海經濟區、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國家戰略規劃和膠東半島高端產業聚集區的發展對高等教育及人才培養的需求。國家戰略規劃區域環境為學院的教學、科研、就業、國際交流提供了廣闊空間,學院將乘勢而上,再創輝煌。
學院面向全國招生,執行國家普通高校的統一招生計劃。本、專科學生修滿規定的全部課程,考試合格,分別頒發相應的本、專科學歷證書,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對符合條件的本科畢業生,我院授予相應的學士學位,享受國家普通高等教育畢業生待遇。
濟南大學是山東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綜合性大學、山東省重點建設大學,具有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授予權。學校現設24個學院,擁有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5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36個二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2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67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12個碩士專業學位培養類別、92個本科專業。學科專業涵蓋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和藝術學等10個門類。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學生36784人。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2100人,其中教授300人,副教授69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027人,中國工程院院士3人(其中外籍院士1人),國家“千人計劃”項目入選者2人,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人,國家萬人計劃2人,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2人,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1人,教育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5人,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入選者1人,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2人,教育部新世紀人才支持計劃2人,泰山學者攀登計劃人選4人,泰山學者特聘教授、海外特聘專家19人,泰山學者青年專家3人,國家和省部級有突出貢獻專家24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3人,國家教學名師1人,國家級教學團隊1個,省級教學名師12人,省級優秀教學團隊6個。
學科建設
濟南大學泉城學院設本科專業38個,高職(專科)專業7個,涵蓋經濟學、管理學、文學、理學、工學、法學和藝術學等7個學科門類23個專業類,現有本、專科在校生7000余人,其中普通本科生6000余人,高職(專科)生1000余人。師資隊伍以濟南大學為依托形成了以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為核心,高級職稱教師為主力,優秀中青年教師為支撐的高水平教師隊伍。
學院設施
學院依山傍海,北望長島,東臨蓬萊閣,規劃占地1816畝,校舍面積17.5萬平方米,圖書46萬冊,圖書館,田徑操場,風雨操場,教學樓,實驗教學樓等硬件設施完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