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祝西南民族大學建校70周年大會隆重舉行
春秋迭代,奮楫揚帆;七秩風華,共憶崢嶸。10月29日上午,西南民族大學在航空港校區體育館隆重舉行慶祝建校70周年大會。全體師生員工、海內外校友和關心西南民族大學建設發展的各界人士歡聚一堂,以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共襄盛會。
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國家民委主任、黨組書記陳小江線上出席慶祝大會并講話,國家民委副主任、黨組成員邊巴扎西及國家民委相關部門負責同志線上出席慶祝大會。四川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包惠,副省長羅強,省政協副主席曲木史哈、祝春秀,省政協第十一屆委員會副主席羅布江村,省政府副秘書長降初、劉全勝,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鄒瑾,成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旭光等領導和嘉賓出席大會。
四川大學等近20所成都兄弟高校、科研院所領導,四川省政府辦公廳、省科技廳等單位的領導同志,以及學校離退休老同志、社會各界人士、新聞界朋友、校友代表和師生員工代表參加大會。
上午10時,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西南民族大學黨委書記楊敏宣布慶祝大會開始。
陳小江在講話中代表中央統戰部和國家民委,向西南民族大學師生員工和廣大校友表示熱烈祝賀,向關心支持學校建設發展的中央有關部門、四川省、成都市及社會各界表示衷心感謝。陳小江強調,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高度,創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形成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推動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取得了歷史性成就。前不久召開的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對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作出全面部署,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立意高遠、思想深邃,既是做好新時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也為推進民族院校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
陳小江指出,西南民族大學是在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關懷下建立的,是新中國最早成立的民族院校之一。70年來,學校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累計培養了22萬余名畢業生,為西南民族地區乃至國家建設輸送了大批優秀人才。70年來,學校堅持把民族團結作為生命線,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促進各族師生共居共學、共建共享、共事共樂。70年來,學校堅持扎根基層、服務祖國大西南,積極投身脫貧攻堅偉大實踐、服務青藏高原生態文明建設,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各族群眾中。70年來,學校發展成為具有3萬多名學生、近3000名教職員工、12個學科門類的綜合大學。特別是近十年,學校在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科技創新等各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
陳小江指出,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黨的民族工作和教育事業,對民族院校改革發展寄予殷切期望。西南民族大學要始終牢記初心使命,弘揚優良傳統,不斷提高辦學治校水平,努力為服務黨和國家戰略、服務祖國大西南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要牢牢把握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圍繞“四個服務”教育方針,努力把學校建設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重要陣地、培養各民族優秀人才的重要基地、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基地、扎根基層服務祖國大西南建設的重要基地。要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貫穿立德樹人全過程,強化思想政治工作和師德師風建設,把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辦學治校、教書育人全過程,用中華文化培根鑄魂、啟智潤心,教育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國家觀、歷史觀、民族觀、文化觀、宗教觀,堅定對偉大祖國、中華民族、中華文化、中國共產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高度認同。要發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紅色資源豐富的優勢,努力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出特殊貢獻;高標準抓好科研平臺建設,把更多科研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助力各民族共同走向社會主義現代化。要努力建設高水平現代化綜合大學,以深化教育綜合評價改革為契機,加快學校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步伐,大力培養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人才。
陳小江強調,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承擔著神圣使命,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來抓,大力培養造就一批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學生是學校的主體,青年人朝氣蓬勃,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要肩負歷史使命,堅定前進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努力成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堪當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
羅強在講話中代表省政府,向西南民族大學建校70周年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西南民族大學是培養少數民族干部和專業人才的重要搖籃,承載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光榮使命,肩負著推進各民族共同繁榮發展的重任。70年來,學校始終不忘黨和國家創立民族高校的初心,傳承優良辦學傳統和紅色基因,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和民族政策,銳意進取,改革創新,培養了一大批優秀干部和專業技術人才,用熱血忠誠奉獻,書寫責任擔當,為經濟發展社會和諧進步作出了重要貢獻。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希望學校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賡續紅色血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定走內涵式高質量發展之路,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始終堅持以師生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積極服務國家民族地區戰略需求,努力彰顯辦學特色優勢,培養更多優秀人才,奮力建設高水平現代化綜合大學。他表示,四川省將一如既往支持學校改革發展,與國家民委一道,為學校加快發展創造更加良好的環境。
中央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郭廣生代表各兄弟高校對西南民族大學建校70周年表示熱烈祝賀。他表示,西南民族大學始終與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同頻共振、同向同行,以強烈的家國情懷和使命擔當,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我國高等教育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中央民族大學與西南民族大學都從延安走來,同根同源,傳承著共同的紅色基因,擔負著共同的光榮使命,同是中國共產黨扎根中國大地創辦高等教育的生動實踐。他希望西南民族大學與各兄弟院校精誠合作、深度交融、共同進步,續寫友誼與合作的新篇章,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新的貢獻。
西南民族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劉玉彬以《七十載弦歌奮進 新時代再創輝煌》為題致辭。他指出,西南民族大學因黨而生、為黨而立、向黨而興,從誕生之日起就與國運相系、與時代同行。70年來學校在新中國初升的晨曦里成長,在改革開放時期跨越式發展,在新時代里奮進新征程,始終傳承紅色基因,潛心立德樹人,服務國家戰略,促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走出一條扎根中國大地建設高水平現代化綜合大學的奮進之路,譜寫了一曲自強不息、勵精圖治的時代樂章。
回望七十年奮斗歷程,劉玉彬強調,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學校永恒的主線,立德樹人是學校永續的主業,“和合偕習、自信自強”民大精神是學校永遠的本色。弦歌奮進七十載,和合鼎新譜新篇。站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上,西南民族大學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緊緊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深化綜合改革為動力,始終堅持政治立校,加強黨對學校的全面領導,始終堅守初心使命,培養更多全面發展、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時代新人,始終強化使命擔當,做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擁護者、宣傳者、踐行者,努力把學校建成高水平現代化綜合大學,建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示范高校。
校友代表,1978級數學專業本科生、北京大學全球健康發展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博雅特聘教授劉國恩代表廣大校友線上為母校70周年生日送上祝福。他回顧了自己在西南民族大學的求學經歷和感受,感恩母校為自己搭建了成長成才的第一道臺階,才有后來一路向上的發展機遇。他希望各族學子珍惜母校這束照耀你我的“教育之光”,努力實現人生價值。
教師代表、中國語言文學學院院長王啟濤教授在會上發言。他說,學校永遠是心中最深沉的愛、最亮麗的色彩。在學校70華誕之時,最想表達的就是對學校的感恩之情,他表示將繼續堅守教書育人使命,接續努力奮斗,做為人師表的典范,續寫新的時代華章。
學生代表為70周年校慶獻詞。同學們飽含深情,向西南民族大學表達最深沉的熱愛和祝福。
楊敏在主持大會時表示,我們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勇于擔當、善于作為,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高水平現代化綜合大學建設步伐,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大會還舉行了“西南民族大學立德樹人獎”頒獎儀式。
校慶前夕,各級領導同志、各地政府、社會各界朋友、兄弟高校以及海內外校友等紛紛通過視頻、賀信、賀電等多種形式向西南民族大學70周年校慶表示祝賀,祝愿民大新征程再譜新篇。
1.2022年西南民族大學選科要求對照表在北京,西南民族大學專業選科北京要求2.西南民族大學學子在第十屆全國大學生金相技能大賽中榮獲一等獎3.西南民族大學獎學金標準助學金評定標準,一般多少錢什么時候發4.西南民族大學2021年最低錄取分數線多少分,附專業分數線5.西南民族大學2021年錄取分數線統計(附2019-2020年歷年分數線)6.西南民族大學是幾本學校,是一本還是二本有專科嗎7.西南民族大學舉辦2021年大學生講思政公開課和微電影展示頒獎大會8.2022年西南民族大學有哪些院系和專業,比較好的專業排名有哪些9.2021年西南民族大學新生宿舍條件圖片環境怎么樣,有獨立衛生間嗎 10.2021年西南民族大學大一新生開學時間安排,新生什么時候開學大會通過四川教育發布視頻號、微博、抖音,四川廣播電視臺科教頻道新媒體,川教觀察SCTV視頻號、微博、抖音,西南民族大學官方微博等各大媒體平臺進行直播,全校師生同上一堂凝聚人心、砥礪前行的“大思政課”,與社會各界關心支持學校事業發展的朋友共同見證這一難忘時刻。